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绝望之后的曙光》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3-16 08:42:37归属于读后感6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绝望之后的曙光》读书笔记

记不清看过多少本毕淑敏老师的书了。每次去图书馆看到毕淑敏老师的书,都想拿来读一读,尤其是她的散文,简单、温暖,又发人深省。

前几天读了毕淑敏老师的这篇《绝望之后的曙光》,久久不能忘记文中描述的情境。

作者于1969年被分配到西藏阿里军分区。在1971年1月,那是阿里高原最寒冷的日子,他们要野营拉练。负重70斤,餐风宿露,跋山涉水。中间翻越无人区时,每人背一块冰作为水源,没有柴草,只能背牛粪,一天要走120华里山路才能赶到班卡哨所。凌晨3点钟出发,在气温零下38度的天气下,不停顿地行走了24小时……

作者形容当时的感受,“背上交叉的皮带嵌入肩骨,两腿沉重如铅,眼珠被耀眼冰雪刺得发盲,不停地流泪……问自己,人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所有的感受都是痛苦与折磨,想结束生命,从此长眠,埋骨雪山。”

她开始寻找致死的机会。既不能连累战友,还得像失足落下悬崖,才能算因公牺牲。一路寻找机会,最后寻死不得,只能像机器似的不停地向前向前……最终抵达了哨所。

作者说,“人在最艰苦的时候,常常会产生绝望,以为自己就此倒下,一了百了。但只要不懈地坚持,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曙光会重新出现。”

当看到“零下38度”这几个字,就觉得浑身发抖,更别说负重70斤,还要日夜不停歇地走120华里……想象不出需要怎样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虽然,作者也有寻死的念头,但最终坚持到了最后。

此时,想到我的一个朋友有过类似的情形。这个朋友,前几年因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焦躁不安,一切都是迷茫和混沌的。一天,他走在天桥上,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有一跃而下寻死的心,想一了百了。但转念一想,如果不致死而摔残,那就更糟了,还连累家人。再则,如果一跃而下,砸中了过往的车辆,连累了无辜的司机师傅,也是不妥的。最终,他没有勇气跳下去,死也是不容易的……

于是,他想,读书总是没错的吧!没钱买书,就去图书馆借阅。他每天躲在书的世界里,少了生活的烦恼。他每读一本书,都要写下读后感。他开始早睡早起,晨跑锻炼,并且沉下心来,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不知不觉,他把时间填得很满,生活很充实。他告诉自己,不急功近利,不活在别人的眼中,只需充实自己,过好当下这一天,不辜负时间,认真生活,就好!现在的他,听到路边喜鹊的叫声会嘴角飞扬,看到太阳升起的时候,就觉得生活充满希望……

如作者所说,人常常会产生绝望,想一了百了,但是慢慢地坚持,一步一步走过来,就看到了生活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