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断断续续读了半个月,今天把这本有趣的书读完了,跟大家推荐一下这本书。
如果你对1949年前民国这段历史感兴趣,如果你对西南联大的一些故事感兴趣,如果你对文革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感兴趣,建议你来买了读一读。
何先生在书中介绍了很多西南联大的老师和同学的故事,就单纯从了解八卦的角度,读来也挺有趣。包括胡适、冯友兰、闻一多、吴晗、金岳霖、曾昭抡、杨振宁、叶企孙、饶毓泰、赵九章、丁则良、王浩、殷海光、张奚若、钱仲书、华罗庚、许宝騄、吴有训、赵忠尧等等,各个都是行业顶尖高手,感兴趣的可以用百科查询一下这些人物的生平。
在文革期间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大多遭遇不好。像叶企孙、饶毓泰、赵九章、丁则良都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文革对中国社会的伤害是巨大的。我们不但失去了10年的黄金发展期,也失去了很多本可以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知识份子。
关于如何看待历史,最近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很多争议。何兆武先生对历史也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历史理性批评散论》《历史与历史学》等著作。分享一下他在这本回忆录中表达的关于历史的观点:
历史有两个特点。第一,所有历史都是有胜利者写的,而不是失败者写的。所以,我们读历史的时候要打折扣,打胜利者的折扣。第二,历史都是高雅的上层阶级写的,真正下层群众写的历史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流传。你要是真看了下层的历史,就会知道,广大人民真是太惨了,又穷困又愚蠢,而且到了地位很卑贱的时候,连起码的人格尊严也丧失了。
关于如何看到理想和现实,何先生的观点我也很认同。何先生很赞同1941年,罗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及免于恐怖的自由。
何先生说:“年轻的时候,想法很天真,以为只要一种理论是正确的,就可以完全付诸实践。年长了发现,有些理想恐怕千秋万世难以实现。想的太简单了,在现实面前就要碰得头破血流。”
同时,何先生也指出,我们不能因为理想不太可能实现就把它一笔勾销,毕竟还是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否则就没有希望了。
何先生在这本回忆录中,多次提到我们要不断的转换坐标,才能获得进步。何先生说:“世界上没有金科玉律,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标准,人类进步需要不断的转换坐标。一个物理学家绝不能说:牛顿字字是真理,谁要反对就砸烂他的狗头,那科学就没进步了。”
Pascal说:“习惯是第二天性”。我们在看待具体事物的时候,也常常先入为主,这就限制了我们看世界的角度。因此,要接受新的理论,在思路行不通的时候,应尝试转换思想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