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讲述了“一战”期间,主人公余准作为德国间谍执行挖掘英军情报的任务。他发现一个英国人的炮兵阵地在名为艾伯特的地方。
在同行已经暴露、来不及通知头目的情况下,他潜入一位叫艾伯特的汉学家家中,与其大谈一部名为《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小说手稿,后开枪杀死艾伯特,借此成功将情报传递给德国人。
这部小说的高妙之处在于对余准与艾伯特的对话描写,其过程宛如一个神奇而瑰丽的魔术,将时间和空间重叠、联想和现实交织,展现了一个充满哲学思辨的奇异空间。
书里还提及一个故事,彭㝡是云南总督,他辞去了高官厚禄,一心想写一部比《红楼梦》人物更多的小说,建造一个谁也走不出来的迷宫。
他在这些庞杂的工作上花了十三年工夫,但是一个外来的人刺杀了他,他的小说像部天书,他的迷宫也无人发现。
我在英国的树下思索着那个失落的迷宫:我想象它广阔无比,不仅是一些八角凉亭和通幽曲径,而是有河川、省份和王国组成……我想象出一个迷宫组成的迷宫,一个错综复杂、生生不息的迷宫,包罗过去和未来,在某种意义上甚至牵涉到别的星球。
“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
目前这个时刻,您穿过花园,发现我已死去;再在另一个时刻,我说着目前所说的话,不过我是错误,是个幽灵。”
感觉很多话很有哲理,像哲学家说的话。最让人感叹的是这个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很了解中国,可以在他的小说里插入一个这么中国式的故事,还有这么一个中国式的人物,一个云南总督,花十三年写这么一个故事,建这么一座迷宫。这个创意已经很了不起。
后面百度了一下博尔赫斯这个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男,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
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桥读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多国文字。
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1921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博尔赫斯仿佛受命运的驱使,来到他心中的天堂——图书馆,并终身从事图书馆工作,历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各公共图书馆的职员和馆长,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办杂志,讲学等活动。”
原来这位作家最喜欢在图书馆上班,而且最终也在图书馆工作了,相信他一定看过中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不然不会创造出《小径分岔的花园》这本书,里面提及红楼梦。
也许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个的迷宫,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选择,有时候那一个个的选择也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人生的迷宫。
而时间终究是最大的赢家,活到最后,我们才发现,经历各种人生的迷宫之后,我们慢慢变老,这个时候又开始回忆人生,也会问自己:“我当初的那个选择对吗?真的对吗?如果当初不这样选择,此刻的我又会是怎样?”
可是谁又知道呢?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命题,如同人生的迷宫一个接一个,我们最终不过是听从命运的安排,走到最后,走向人生最后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