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9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1-07 09:17:54归属于读后感8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

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林间最后的小孩》,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尤其是它关于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作为一个在大自然中长大的孩子,我从小就有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记得小时候,我常常赤脚在田间奔跑,爬树、钓鱼,躺在草地上看天空的行云,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和知了、鸟儿们为伴。每当夏天的夜晚,我就躺在院子里看星星直到进入梦乡,端午节的清晨我会赶在日出前就早早出门去收集露珠。所有这些体验,不仅让我与大自然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也在我的心灵深处种下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然而,当我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环境时,内心常感到一丝忧虑。城市化的进程使得我们的生活与自然渐行渐远。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几乎完全被学习和课外活动所占据,周末和假期里,才偶尔能带他们去户外,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更重要的是,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加剧,孩子们逐渐失去了与自然的直接接触,这种“自然缺失症”带来的感官迟钝,让我不禁开始反思:如果我们不去努力重建孩子与自然的联系,他们如何能真正关心、珍惜这个世界?

读完《林间最后的小孩》后,我深刻意识到,理查德·洛夫所描述的“自然缺失症”不仅仅是孩子们对自然的陌生,它背后深刻地影响了他们对环境、对他人的理解和感知。洛夫提到,现代科技与城市生活的诱惑使得孩子们离开了自然,代之以虚拟世界中的刺激和快感。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少有机会真正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泥土的气息、树叶的飘动、溪流的声音,这些感官的变化也慢慢影响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我常常能够从一棵树、一朵花、一个鸟巢中,看到它们背后的故事与生命的轨迹,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感动。我明白了大自然对于我们的教育与滋养远远不止于知识,它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是一种与天地万物的共振。而现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时,我知道我必须为他们重新打开这扇窗,让他们感知大自然的存在与魅力。

因此,我决定从身边的社区开始,带着孩子一起去观察鸟儿、识别植物。在最近的几个月中,我开始专注于学习上海本地的常见物种辨认,带着孩子一起去散步、去观察,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聊起我们路过的花草树木。当我们一起认出一种植物时,孩子眼中闪烁的喜悦让我深刻感受到,原来与自然的联系不需要太复杂,只需要用心去观察,用脚步去靠近。渐渐地,孩子在我带领下也开始对这些植物和动物产生兴趣,甚至会主动告诉我:“妈妈,这是我们上次看到的那棵树!”

我相信,只有通过这些亲身的体验,孩子才能真正感知自然的力量,也才能在未来更好地理解并保护这个世界。大自然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只是被我们忽视了。而通过与自然的互动,不仅能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好奇心,也能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和意义。正如《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所说,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重拾感官的灵敏度,是我们为未来做出的最重要的投资。

在阅读洛夫的这本书时,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们不能让孩子失去与自然的联系,因为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无法替代的一部分。我也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用心去经营与自然的联结,孩子们定会从中获得无尽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