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礼仪金说》读后感8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1-16 09:07:52归属于读后感8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礼仪金说》读后感

这本书是我听了金正昆教授的讲座后看的,金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外交学博士生导师。他的社交礼仪讲座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风趣幽默,听完意犹未尽。这本书延续了他的风格,在介绍礼仪知识的时候,穿插他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些社交方面的小故事,让人了解社交礼仪。本书非常适合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看,比起一些板着脸孔一本正经教育人的书,这本书毫无爹味。

在书里,金教授首先讲了礼仪的含义,“礼”就是尊重,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形式。合起来就是:以尊重为本,掌握必要的表达方式。书里详细介绍了怎么称呼别人,怎么交谈,怎么接待来宾,怎么回复信函等等具体的场景,甚至还包括了怎么吃自助餐。实操性非常的强。

书里提到了人际交往的三要素:意图,行动,途径。转成大白话就是:你想不想把这事做成?你想怎么做?采用哪种具体的方式?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教授看来,术以载道,只有想明白才能做明白。书里金句频出,“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 “真正懂得交往艺术的人,是会给对方创造表现机会的人,而不是努力表现自我的人。”“一个真正有涵养的人,一定要宽容,不要随随便便判断人家的是非”。“人还是要有一些精神的。“

在金教授的讲座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解释。教授说“大学”指的是做人之道,相对的“小学”指的是文字学,说文解字的学问,而“明明德”,德字通得,指的是搞明白最重要的是什么,想要什么;“亲民”意思是为民所亲,受人欢迎;“止于至善”是告诉人们,可以追求完美,但要懂得适可而止。教授还引经据典,介绍了关于华夏民族华夏二字的含义,源自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所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还有对孔子《论语》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解释:诗---文化,走正道;礼---做人的规矩,与人合作的规矩;乐---生活应该有乐,不该自讨没趣。而金教授本人就是这样学富五车又非常风趣幽默的人。所有的礼仪,不是为了束缚自己,而是通过恰当的方式,待人接物,最终让自己过的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