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兆言《南京传》有感一二
区检察院 宋玲玲
学生时代起,就陆续接触过叶兆言先生的多部作品,特别是中篇小说《夜泊秦淮》和《枣树的故事》、散文集《乡关何处》等一直印象深刻,咀嚼至今,回味绵长。
品读叶先生的作品深感其创作题材之广泛,内容主旨之深邃,情感流露之真挚,其追怀南京历史题材作品尤为见长,表达了浓厚的“文人情调”,无论是漫谈古城南京、闲话文化名人,还是追怀亲朋故友,莫不显得情感真挚,博大精深,并散发着恬静淡泊儒雅之气。同样是江苏籍的知名作家苏童如此评价:叶兆言的性格为人绝对是儒家的,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满腹经纶,优雅随和,身上散发出某种旧文人的气息。
欣闻的叶兆言老师的新作《南京传》出版发行以来,备受关注好评,近日,疫情趋缓,闲暇之际,途径本市龙蟠路和珠江路交叉处新近营业的锦创书城,见《南京传》赫然列于架上,驻足翻阅起来,竟挪不开脚步,沉浸于对南京城波澜壮阔史诗般叙述之中,一时忘了窗外的熙攘与时光的流逝。
《南京传》时间长河从公元211年流淌至1949年,南京城在兴衰更替中不断重生和壮大。一座金陵城,半部中国史,叶兆言先生从公元211年孙权迁治写起,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直至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以朝代为章,回溯一千八百多年的沧桑巨变,秣陵城如何走过三国烽火,六朝金粉,南唐挽歌,明清隆替,民国风云,在历史的洪流中淬炼成形。在他笔下一个个英雄豪杰鲜活的面孔,又在南京城留下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叶兆言先生的《南京传》,由史及人,以人读城,由城观史,气贯长虹重述古都千年潮起潮落的中国史。
在南京生活二十余年,自认已经成为一个地道的“南京通”,这个城市的山水城林、一砖一瓦再熟稔不过。历史典故更是能信手拈来,娓娓叙说。尤其老家亲朋故友来宁出差旅游,总是自告奋勇当起“志愿地导”,言及南京史,说起南京事,神情不免是眉飞色舞的,他人的赞许和肯定无疑又“助长”了我的几份傲娇。读了叶兆言先生的《南京传》,愈发体会到这个城市历史之深厚,文化之博大超乎所想,超越所悟。今天的我们,见证了她多灾多难,有感于她历经沧桑和生生不息,更多了几分融入这座城、投入她英姿勃发气象万千新时代新伟业的建设中来的信念和决心。掩卷沉思,心中百感交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南京传》读后感4
一曲终了人未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南京传》
区总工会 杨 隽
初读《南京传》,因着心中对历史传记的敬畏之情,并不是十分认同作者这样随意的表述方式。几个章节过后,却发现自己被打动了。特别是读到第八章“桃花扇底看前朝”一节,感触颇深。于是写下些许感受,以期与君分享:
溅血点做桃花扇
清·刘中柱《桃花扇题辞》:“一部传奇,描写五十年前遗事,君臣将相,儿女友朋,无不人人活现,遂成天地间最有关系文章。往昔之汤临川,近今之李笠翁,皆非敌手。奇而真,趣而正,谐而雅,丽而清,密而淡,词家能事毕矣。前后作者,未有盛于此本,可为名世一宝。”被誉为明清传奇压卷之作的《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其典雅的文辞与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奠定了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我们在感叹男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时,从中也可以读到南京城当时的历史风貌,感慨晚明时期动荡不安的局势带给人们的家国之伤。《南京传》娓娓道来,由《桃花扇》讲到那段历史时期南京城的社会风情。书中还有很多引用,如《三国演义》等,将历史故事生动有趣地展现给读者。
当然,书中叙述十分客观,“文学中的正面形象常常可以蒙人,南京人可能还不知道,与阮大铖相比,深得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喜爱的侯方域,所作所为并不比阮大铖好到哪里。他降清之后,曾为清军统帅张存仁出谋划策,献计掘开荆隆口黄河大堤,为清廷剿灭令其头疼的反清武装,坐稳中原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让我们不只醉心与文学作品的描述,更激发我们对历史的思考。
我心安处是故乡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该书碎片化的散文笔调,适合当代人碎片化的阅读模式。信手拈来的语调,仔细品味,凝结着作者四十年在南京这座城市的所思所感,更凝聚着四十载对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城掩埋在历史深处的一个个人物和事件的独特理解,也是一个文人四十载春秋对自己脚下土地的繁华与落寞、动荡与坚守的感同身受。不论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还是求学或工作扎根此处的异乡人,在这样一个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地方,处处传达着历史的厚重积淀,渗透着文脉传承,只需细心感受城市建设、品质品味、特别是景观绿植,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宁静之地,心无旁骛的追寻生命的意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只要沉下心来在历史中探寻沉淀,兴亡之思,家国之感,必然让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性一如既往地秉持雅洁纯粹,初心不改,畅所欲往。
人文荟萃谱新篇
5月18日适逢昆曲非遗日,纪念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系列演出之南昆版《桃花扇》在兰苑剧场上演。荼蘼外烟丝醉软,兰苑舞台上曲笛声千回百转,以一桌两椅、简洁抽象的传统舞台,展现南昆细腻婉转,典雅大方,不温不火,“细”中有戏,如工笔白描般,别有意趣。当晚,压卷之作上演,笔者再睹昆曲表演艺术家钱振荣、龚隐雷等全情投入的演出,剧场内座无虚席,年轻的观众们目不转睛,不少人跟随着幽幽怨怨的水磨腔潸然泪下,不禁感慨昆曲从几近无人问津到被越来越多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南京这座城市不断书写新的动人篇章。
昆曲《桃花扇》落下帷幕,一代代观众不曾散去。余音袅袅,影响深远。正如历代王朝兴衰留给这座古城的深刻记忆。很多历史遗迹无处可寻,却凭着文学艺术作品,千百年流芳百世,载着古城余韵,流淌到你我心中。于是,每个南京人心中,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本《南京传》。
《南京传》读后感5
流水千年间
——读《南京传》有感
区教育局 徐 蕾
提及南京,似乎总是与水断不开联系。外地人来宁,一向必去的景点中定有秦淮河。到了秦淮河边,随口吟咏几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朱雀桥边野草花”,再猛嗅上几口氤氲,似乎千年的文脉精华都涌入身体的五脏六腑之中,整个人也变得澄澈清明起来。水与南京,有着这样分不开的情缘。
及至读了《南京传》,这种似水一般的感情便愈加浓烈起来。书中描绘的南京历史,是似水般不断聚合、高潮、戛然中止,又不断涌动、重合、汇流成另一高潮的画面。南京是历经过多次毁城、无数次王朝陨灭,却又无数次于废墟中重生、在困境中崛起的城市影像。它不断被破坏、被伤害、被冲击,却又不断被重生、被复活、被发展。它经常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又始终散发着独属于它的气质。如水一般,于滴水处成行,于狭缝处缓流,于平缓处汇合,最终凝聚成排山倒海、几可冲破一切障碍的力量,浩浩荡荡地奔赴时代的海洋而去。
城如是,文亦如是。《南京传》的行文亦如流觞曲水一般平静从容。本书从公元211年孙权建城开始记叙,时间跨度横跨千年,作者细述沧桑,记数流年,既写王侯将相,也写伶仃变迁,既写春秋大义,亦不乏俗世人情。难得的是,全书上下始终弥漫着一种平和温润的口气,提及城市的辉煌、城市的荣光,没有居高临下的偏见傲慢。谈及城市的唏嘘、城市的沧桑亦无泫然欲下的悲愤凄怆。作者用水般的语言、水般的文字、水般的叙述,展现着独属于南京人乃至全体中国人水般的睿智和坚韧。从这个程度上说,“透过南京这扇窗户看中国历史”,不外如是。
笔者以为,隶属于江南的南京,与其它江南城市相比,多了些鲜亮辣刮的气质,这座城中有水,伴水多年的城市,更多的是养成了一种千年不腐、长久不蠹的城市性格。光阴流转,王朝变换,水的奔流不息,水的川流涌动,始终影响着、塑造着南京城和南京水样的性格。正因如此,在岁月和时代的迭代起伏中,南京城无论换过秣陵、上元、建邺、建业、石头、建康等多少个名字,南京人无论经历过东吴、南梁、唐宋、明清等多少个王朝,始终在这里,仍然在这里,屹立至此,巍立如斯。
流水千年,城历千载。水以沉默的语言静静注释着城中的一切,而我,也将继续在这流水千年城中,感受着属于我的似水年华。
《南京传》读后感6
南京,南京
区教育局 蔡春晓
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出南京这样的历史古城,大约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够像南京这样,以强大的生命力在历朝历代的改革变迁中游弋。从各个时代流转下来的南京,时代的烙印在它身上打下了深重的痕迹,所以南京身上承载的历史感与沧桑感像一本永远翻不完也嚼不烂的名传佳作。叶兆言先生笔下的南京像极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自述在南京这座古城里如浮萍一般起伏不定的人生,像一本人物传记,而南京二字在书中早已拟人化。
《南京传》的封面,看上去就像一面经受过战争摧残后有些斑驳的城墙,通体的暗灰色昭示着历史曾缱绻着在它身上留下的印记,连带着这本书也被印上了浓厚的历史感,或许从封面开始,我就已经深陷南京文化,不可自拔。讲述南京的故事总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为在它身上的故事太多了,而在中国人的心中,无需多加讲解,“南京”二字就已传达出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厚厚的书身好像太大,大到装不下南京一路上的颠沛流离,可这本书又太小,小到写进了南京的全部历史。
南京,是一个充满苦难的城市。从孙权将指挥部无意地迁到秣陵城开始,南京就开始了它长达千年的辗转。与王朝鼎盛时期的古都相比,南京在当时只算得上是一个“小角色”,就算南京在后来成为了多个朝代的国都,可都只是昙花一现罢了。金陵王气、龙盘虎踞的亘古传说引来了多个朝代的停留,可与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洛阳、长安等国都不同的是,南京引来的多是偏安的短寿王朝。历代君王为这不可多得的龙气,在这里展开了无数场厮杀,给南京带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可厮杀过后又匆匆退场,徒留下满身伤口留给南京自己舔舐。战争的苦难在这座古城里留下的是不可去除的疮疤,直到今天,令无数中国同胞义愤填膺的南京大屠杀仍然令人不可忘却,甚至是已经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其他地界的人尚且如此,那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呢?他们又该是怎样的悲痛交加。可勇者向来永不言败,所以南京能够在几度遭劫后依然在华夏文明中生生不息,带着一腔孤勇在改朝换代的交叉口誓死捍卫一方土地。
南京,是文人的天堂。悠悠文化长河中,南京占着重要的位置,众多文人墨客在古韵十足的秦淮河畔,洋洋洒洒出数篇千年佳作。“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杜牧、“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韦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刘禹锡,还有叶兆言先生家中四代皆是文学大家,这里流淌千年的文学血脉从不泯灭。南京的文学之风从过去一直吹到今天,述说着与文人墨客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读完《南京传》,见识了作者笔下它所曾经历的辉煌与沧桑,领略了秦淮河岸边飘拂的文学风雅。叶先生的肚子里装满了整座南京,这座城的故事一言难尽,所以他写进书里,在笔下向我们娓娓道来。书中承载的是他对南京的深沉爱意,作为读者的我,既是他表达爱意的读者,又是他携手前行的同路人,跟着他一起爱上南京,爱上金陵。
《南京传》读后感7
昙花再现
区教育局 张 奔
公元549年,侯景攻破台城,又是一个王朝的结束。而对当时的建康来说,他之前见了太多,之后还会见到更多,经历朝代的兴衰成败对大多数城市来说,是地方志上的浓墨一笔,而对于南京,很多王朝史也就是他的历史。
不过,后世回过头来看,总是会用“昙花一现”来总结在南京建都的王朝,不过,那要是“现了又现”呢?
从吴国到民国,南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轮回,每一次轮回都会给这座城市留下一丝痕迹,就算是公元589年隋文帝为断绝南朝传承,将建康宫苑平为耕地,一千多年后,经过几万平米的考古挖掘,南朝遗址也重见天日。如果说,物质上的痕迹是能够感观的载体,那么,文化上的传承早已成为民族共同意识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符号,这也是南京给这个民族留下来的痕迹。
一座城市,不只有王侯将相,总是要回到市井人物,回到熙熙攘攘的平民生活。没有了六朝都城的繁华,也就没有了六朝都城的包袱,隋唐时期的南京反而获得了一份难得的宁静,就像是被遗忘的城市,岁月静好地过了三百年,或许那时的人们会怀念这座城市曾经身处荣耀的中心。
南京始终是被历史选中的城市,李家的遗支发现了这里,伴随着南唐的成立,金陵又一次成为政治的中心,和南北朝不同的是,南唐建都的几十年中这座城市没有再被战火波及。这或许是最大的幸事。不过,正像李后主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中的描述,中国的历史最不缺少的就是改朝换代,居人篱下的唯一结果就是成为对方的一部分,不过赵匡胤的胸襟比隋文帝要大上不少,南京失去了地位,保留了繁荣,回顾之前的一千年,也算是较好的结果。
“你看天上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再之后的历史踏着相似的脉络向前走,纷纷扰扰之后,一切归于平静。1945年黄炎培问“‘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该怎么办”,对这个问题体会最深的城市或许就是南京,而现在的发展已经给出了答案——找到合适的道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