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疯娘》有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6-11 08:22:07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浓墨饱蘸书真情,泪雨纷飞哭疯娘

      ——读《疯娘》有感

          中外奇文积如山

          深昧此篇冠古今

          疯娘有情慈母泪

          顽子纵难报深恩

   当我第一次手捧《疯娘》,读完此文时,已是泪雨滂沱,情不自禁,心里只有深深的震撼。深感此文是一篇,多少年来未遇的横空出世的旷世佳作。让我久久的回味思索,反观自身,身为人子,这些年是多么愧对母亲。此后,每读一次,我都是泪流满面,心中郁积万千感慨,千言万语梗堵在心,情出肺腑,言为心声,情郁于中,不吐不快,每欲提笔赘言,唯恐词不达意,言不由衷,有辱大作,诚惶诚恐,姑数次欲言又止。数月来两种思绪激烈交锋,今日终于鼓起勇气,试作一拔山倒海之壮行的决心,笔录下对此文的续貂之语。

   此文首先具有崇高深刻的主题-母爱。人物性格鲜明,构思巧妙,选材新颖,写作手法高超绝伦。是一篇集多种写作手法之大成的作品,写法运用,不着痕迹,炉火纯青。对于学生来说,堪称学习写作的典范之作。下面就此文的写法,作一管之见赘言,恭疏短引,以抛砖引玉。经过一番梳理,此文艺术手法上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鲜明,崇高深刻,人物性格突出

二、抑扬烘托对比中揭示中心

三、情节起伏,一波三折,剧情多次反转,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四、选材构思平中见奇,稳中求变。

五、铺垫照应伏笔悬念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极大增强了文章可读性。

六、细节描写以小见大,触动人心,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七、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显得真切自然,亲切可感。

八、心理描写使人共鸣,用意深邃,细品方奇。

九、环境描写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十、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深得古典小说精髓。

十一、叙述描写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并用,过渡衔接,天衣无缝。

十二、文风质朴,情感真挚,秉笔直书,异常真实,没有含糊其辞,不作无病呻吟。

十三、详略有致,张弛有度。

十四、文贵教化,振聋发聩,起顽立懦,发人深省。十五,双线并行,交错推进。

   本文的主题,是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名人伟人,写尽写滥的一个话题,这点本文也不例外,主题正是博大深沉的母爱,歌颂了一位疯癫的女人,当她身为人母时,却能一改疯癫,表现出异常的理智与清醒,用生命诠释了对儿女的爱,这种爱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作品成功的塑造了疯娘这一人物形象。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奶奶,父亲,我等鲜活的人物,每个人物都写得丰满,真实可感可敬,读来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倍感亲切,仿佛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是我们亲人的一个影子。

   先抑后扬的手法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作者的对娘的情感是由开始的厌恶鄙弃,到全家人的短暂的相处之乐,再到最后娘不幸离世的自责,愧疚,哀挽。这是对娘前后感情变化的抑扬。文章开头就直陈其事,直言不讳的写娘,疯癫邋遢,丑陋不堪的形象,后文,凡是为了儿子都非常的清醒,理智,形成娘在行为表现上巨大反差的抑扬效果。在行文中,又加入了烘托对比等手法,来加强这种感情,表现在奶奶、父亲、我和村民每个人在对待娘的态度上,首先我对娘的感情先是,粗暴与鄙弃,后来初步接受娘,最后当娘去世后,是无尽的悔恨与痛惜,文章的主题就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之下凸显。而不同身份的人物,同样是对娘的歧视,却又表现出了不同的人物出发点,我对娘是吼是怕丢面子,是怨恨,这是源于我的虚荣心和幼稚,而奶奶驱赶娘是家贫被逼无奈的举动,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心酸。而父亲打娘是打人消灾的苦肉计,以平息对方的怒火,免遭赔钱的后果,是屈辱的求全,而村民对娘的辱骂,冷眼,则完全是一种人性的丑陋。这些人,虽然都是对娘的无情,但却各有不同,烘云托月般,反衬了母亲处境之凄凉,命运之悲苦,无人关注重视母亲的冰冷现实。

   文章的成功还在于情节的构思上,情节多次反转,一波三折,吊足了读者的兴趣,读了开头就会急于想一口气地读完全文,反转情节概括如下,娘第一次出场,疯疯癫癫,痴傻愚昧,似乎毫无可取,却被父亲娶做老婆,疯女变人妻,这是第一次反转,父亲娶了娘后,居然生下个带把的香火,疯女能生崽,这是第二次反转,生下儿子后却被剥夺养育权,有娘名无娘实,这是第三次反转,娘被奶奶驱逐,剥夺做娘的权力还要剥夺生存权,这是第四次反转,娘宁可忍饥挨饿而扒出半碗口粮,来唤起奶奶的收留,第一次表现出能揣摩人心的洞察力,这是第五次反转,娘离开儿子之前,求得一抱,这是对骨肉的不舍,这是第六次反转。五年之后娘的回归,娘有令人匪夷所思的生存能力,这是第七次反转,我懂事时,第一次见娘而拒认,我是多么冷酷,这是第八次反转。奶奶良心回归收容了娘,这与前面赶走娘起了照应,第九次反转。娘割猪草错割稻草,第一次闯祸,是娘疯的表现,第十次反转,我骂娘是猪,被奶奶打,这里写的很有深意,奶奶可以赶走疯娘,却不能容忍宝贝孙子骂娘,这正是奶奶对孩子从小家教家风严正规矩,人伦有序,尊亲敬长的表现,也是对我刻骨铭心的一次三观教育,也是我后来有点出息的所在,这是第十一次反转。娘见我被奶奶打而舍身护子,又一次展现了疯娘有爱,这是第十二次反转,娘看到儿子被打而狠狠教训同学,再一次舍身护儿,也是娘再次闯祸,这是第十三次反转。娘与我互认互亲其乐融融 这是一种顿挫写法,即,悲-喜-大悲的内容发展走向,也是全文的大转折,预示着娘的万劫不复,这是第十四次反转,父亲为平息风波,免遭索赔,痛打疯娘,又抱愧于娘而无比痛苦,这是第十五次反转。我上高中后,奶奶去世,家境再一次跌入低谷,这是第十六次反转。娘为我送菜,一年从未认错路,这又是因爱出奇迹,这是第十七次反转。娘为我摘桃,娘因摘桃子而丧命 我痛心疾首,悔恨莫及这是第十八次反转。我考上大学,却与娘天人永隔,疯娘无福,无限凄凉,这是十九次反转。纵观全文,就是在这种反转中推进情节的发展,最终达到高潮,以乐衬哀,悲喜交集,这些反转情节极大的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读者也正是在这种跌宕起伏中急于读完全文,最终达到了一种撼人心魄,发人深思的效果绚烂归于平淡:

   本文在选材构思上也别出心裁颇具匠心,写娘的佳作,千姿百态,汗牛充栋,高峰林立,本文却能平中见奇,不落俗套,独劈蹊径,自成巅峰,一般写娘的作品,都是写娘健康美丽,勤劳能干,慈爱宽容,而本文写的娘,却是一位呆傻疯愣,不谙世事的女人,但就是这样一位女人,就是这位疯娘,作者却在上在她身上注入了伟大的母爱,当疯疯癫癫与崇高伟大的母爱,集于一身,就碰撞诞生出了作者笔下这篇千古奇文,作者把疯癫与理智,无力与坚守,怯懦与勇敢,这些矛盾对立的品质,在娘的身上得到了和谐的安放,完美的诠释,那就是母爱伟大。

   文章为了表现崇高的母爱,行文上层层铺垫,处处照应,使得文章的结构层次井然有序。文章前面80%都在写娘遭受的种种苦难折磨,种种冷眼与歧视,即使是后来娘的开心,娘被作者接受和认可,那也只是短暂的,也成了使娘送命的根源(为博儿开心,摘桃子),娘短暂的一生里,饱尝精神与肉体的痛苦,写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娘的命太苦了,一辈子活在屈辱,被歧视,未尝温饱,无人关爱的冷酷世界中,与娘为儿子的付出形成巨大反差。我想读到这些,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娘掬一把同情泪,为娘感叹唏嘘,这个世上还有比娘更苦,更不幸的人吗?

文章还通过伏笔悬念与照应的手法,产生了一种,张弛有度,缓急错落的节奏感,如文中前面写到奶奶剥夺娘的抚育权,并被驱逐,这是伏笔悬念,五年后娘(为了儿子)居然回来了,这是第一处照应,娘偶然摘到野仙桃,我说句好吃,这也是一个伏笔悬念,与最终娘殒命野山谷为照应,文章开头写出我是疯娘的儿子与后来我的出息(上大学),这也是读者的心理预期,这是文章宏观上的照应。一事接一事,一环扣一环,此外,娘的第一次闯祸,又为第二次闯祸埋下伏笔,也是作者为了读者在心理情感上渐进式的接收而做的一种铺垫,为读者做心理上的暗示,让读者有心理上的准备。这样才合情合理,增强了文章的层次感节奏感

   文章的细节描写也非常出色,有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可以说,真正打动人心的就是这些细节描写,如文章开头写奶奶要赶走疯娘,作者看到娘一个奇怪的举动,就是把碗里的饭倒出一半到另一碗里,然后眼巴巴的盯着奶奶,这一举动恐怕是正常人也想不到,但就是这个疯女人为了能够与儿子相处不惜忍饥挨饿,而做出了这不可思议的举动,令人怀疑这个疯子娘疯吗。第二处细节描写是娘第一次见我时拿了一个脏兮兮的气球,而我却绝情的拒认亲娘,娘那时无辜的眼神,当时那颗受伤的心,令人难忘。也为后文增加对娘的愧疚做了有力的铺垫。第三处细节描写是娘被父亲打时,那种撕心裂肺的哀嚎无助,让人永远铭记。,第四处细节描写,可以说是全文最精彩的一处,也是让我每次看到都会潸然泪下的一处,就是发现成为一具冰冷尸体的娘手中还紧紧握着一个野鲜桃,娘就是为了儿子的一句-好吃而断送了性命,这是么感人至深的母爱,多么伟大的母爱,读到此处,我想再冷血的人,也会动情落泪,这样的细节文中比比皆是,都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都能触动人心中最敏感的神经末梢,收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作者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亲切感,为了使读者产生共鸣,在叙述上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使读者始终能够跟随作者,亲历亲为,如临其境,好像与作者生活在一起,耳闻目睹所经历的,一切都显得真实,可信,真真切切,而写娘被驱逐后的五年,作者就没有一句话提到娘的生活状况,这是第一人称的视角所限制,即使在作者小时候没有记忆,不懂事的年纪,同样也采用这一视角来叙事,读者却丝毫不会追究作者如何获取这些信息,也并不觉得虚假,这就是艺术创作的第一人称,它高于生活。因为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文章便于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来观照外部世界。作者写到娘被奶奶驱逐而,扒出一半口粮时,此时写奶奶异常震惊,写到我的心理活动是去揣摩娘的心思,是以此举动唤起自己的留下。这些心里描写既表现了娘的因爱变理智,也点出了奶奶同样是善良人,让人明白,是家境的贫穷,生活的辛酸,导致这这样。并非奶奶无情,还有后来写父亲用皮带抽娘,清脆的响声,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表现出我的内心对娘,因我挨打而无力解救的那种椎心的痛苦,也是为后文对娘的愧疚,自责,做铺垫。还有后来娘为我送了一年菜,而从未迷过路,作者心里觉得不解,思索后找到答案,一切因为母爱,没有这些心理描写,就很可能使读者无法明白作者的意图,这种心理描写都是为了烘托人物形象,揭示文章的主题,丰满人物性格起作用,值得细细品味、深思。

   本文是一篇小说题材,以叙述为主,但同时也兼用议论抒情描写,使文章光彩焕发,文思看山不喜平,就像美人的脸上一颗美人痣,反而使美人更加耐看,如写到奶奶,驱赶疯娘,疯娘的举动让奶奶落泪处,及时的插入了议论,写出了奶奶也是善良的女人,写到她的强硬是装出来的,作者是要让读者知道,奶奶不是冷酷无情的人,生怕读者误解奶奶,但无情的现实,主题的需要,又必须让奶奶赶走疯娘。还有后来当娘回归时,作者又写道,奶奶的良心受到拷问,心再也硬不起来了,终于留下了娘,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奶奶也有同情心,赶娘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有后来写娘穿行20里山路,从不迷路,作者百思不得其解,但其实作者心里是明白的,因此又用议论点出来,这就是母爱,这些议论,要么是塑造人物,要么是点明中心,总之,作者在文中始终围绕娘的疯与不疯进行叙述,适时的加入议论过渡,点明意图,还有几处描写与抒情,也为塑造疯娘的形象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如文中写道娘挨打,娘打同学,娘死时的环境画面,死时肖像的定格,娘死后一句环境描写—哭得漫山遍野的石头都陪着落泪。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真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气势,打开了读者的泪腺,仅仅是一句话的描写,却有着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效果,衔接过渡不着痕迹。

   文章在语言运用上,也深得中国传统文学的笔法,极具个性化,用词造句颇为传神,尤其是写娘和奶奶的语言,恰如其分的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娘是疯子,语言不多,且不完整,作者就这样写道,给,给我;不,不要;小树,球,球;别别;挨父亲打时只会哀嚎不会求饶;树,伞;我,我摘的;这些语言都断断续续,语无伦次,准确的表现了疯娘的人物特点—抑或表现对儿子的爱,抑或表现绝望无阻。写奶奶的语言也同样生动传神,如,这疯婆娘给我生了个带把的孙子,带把,生动的表现了农村老妇人的语言特点,逼疯娘离开时的绝情,强硬的语言, 后来我骂娘时,对我严厉训斥的话,这几处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情感丰富,明辨是非,家教严厉,等特点,读到此处,我想读者也会反思现在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几人能像文中奶奶那样严厉教子,育孩有法。

   文章在叙事线索上采用双线并行,交错推进的叙述手法,一条线索写娘,收留,被赶,回村,相处,丧命,一条线索写我的成长,出生,幼年,小学,高中,大学,时而平行,时而相交,脉络清晰,并行不悖,一主一副,娘是主线,儿为副线,避免了叙述的单调冗长。

   文章在材料安排上也做到了详略分明,张弛有度,层次井然。文中写娘被驱赶,两次闯祸,都是详写,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别是娘因为我受欺负而为我讨回公道,打同学的那一幕,作者不厌其烦的把整个事件,完整的叙述,几乎让文中所有的人物角色都参与进来了,写出了娘护犊心切,不顾后果的既疯又不疯的表现,写对方家长蛮横无理,则表现了穷苦人家备受欺凌的艰难的生存状态,写父亲的表现充满了屈辱,无奈,痛苦不堪,我也正是在这件事中,明白了娘的爱而使我成长。而与主题无关的事件,一律略写,如父亲与娘成亲的过程,量离家后的五年里的生活,我如何努力学习的过程,全家人的生活场景,娘如何摘桃子的事,没有过多的叙述,只是轻轻一笔带过。

   本人在风格上可谓文笔质朴,情感真挚,叙述直率,几乎过分的真实,如开头写娘的疯,居然当众小便,本是写亲生母亲,当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但是作者,为了突出娘的疯,以达到反差的效果,作者鼓起巨大的勇气,承受着巨大的屈辱,并且作了剧烈思想斗争,才如实叙述,还有被同学取笑,被父亲痛打,分不清稻子与杂草,丑陋不堪的形象。读着这些,也许我们会油然而生的一种优越感,我们的娘都是聪明,健康,美丽的,而他的娘却是一个疯疯癫癫的傻子,但当你读完本文后,也许你的优越感将会荡然无存,因为这位疯娘,他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位母亲,因为他用生命来换取儿子的一乐,他为了儿子可以舍弃一切,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母爱,此时我想你会用哭声来代替笑声,而疯娘,仅仅是因为儿子的一句—娘啊,你真是越来越能干了,最后却因此而断送了娘的性命,由此给作者带来了如山的悔恨与自责。通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无病呻吟,只有不避讳,不遮掩,不含糊的真情叙述,极富有感染力。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今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教化沉沦,此文可谓是应运而生,泽被之处,可起春风化雨,化及冥顽,振聋发聩,感顽立懦之功,无数网友读后泪流满面,陷入长久的思索,反省,自责之中。此时,我们也许才会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曾经有多少次误会了娘,多少次委屈了娘,多少次伤害了娘,娘为儿女何计回报,儿女对娘却是处处计较,曾经的我也一度颓废,沉沦,有一次患感冒,娘劝我爱惜身体,我竟然冷冷地回了一句,死了拉倒,反正不想活了,说完我自知失言,娘立刻对我破口大骂,生了你这个不孝的儿子,当初就不该养活你,不该把你带大,我吃了多少苦,盼着你长大,有出息,没想到你竟然说这样的丧气话,真是白养了你这个儿子,,,,被娘这一顿臭骂,我犹如当头棒喝,才意识自己这句话有多伤娘的心,有多让娘寒心,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在娘前说这种话。我知道我不仅仅属于我自己,我是娘的希望,是娘的精神支柱,我要小心翼翼的活着,我要尽一个做儿子的责任,我要养老抚幼。身为男儿身,当有顶天立地心,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吞,打断了骨头要强忍。要为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奋斗不懈。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这是儿对娘的抱愧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这是慈母对儿的牵挂。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叮咛嘱早归,这是失去娘的滴血之痛。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这是感激娘的哺育之情。

   母亲是你在汪洋大海中,驭驶一叶扁舟,搏击风浪,到达彼岸的导航灯塔。

   母亲是你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跌倒再爬起为你加油呐喊的引路人。

   母亲是你那孤独迷惘的命运长河中灵魂的摆渡人。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动情处,写到此处,我又泣不成声,索性让泪水肆意的流淌,让我们为苦难劳作的母亲大声痛快的哭一场吧!让我们为爱哭一哭,哭出那死寂的爱的荒原上的一点生机,让我们为情哭一哭,哭出那荒凉的情的沙漠上的一片绿洲,让我们为孝哭一哭,哭出那冰冷的孝的天宇下的一丝温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逝者随风去,珍惜眼前人,好好孝敬你的娘亲吧。不要因为缺失了才追悔莫及,不要让遗憾,总是在事情发生之后,亲情如此,爱情友情亦如此,世间万物莫不如此,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