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1927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
木心先生共出版了二十五本著作,包括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等;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等;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 ;画集《木心画集》等;口述作品《文学回忆录》等 。曾三次获奥斯卡纪录影片提名的导演Francisco Bello 与 Tim Sternberg在2010年12月前往中国数次访问木心,制作了纪录片 《木心:来自地下的笔记》(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
一首《从前慢》歌曲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木心先生。当初刘欢老师在刚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问,词是谁写的?
《素履之往》摘录
1 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2 艺术家凭其作品得以渐渐成熟其人。
3 容易钟情的人,是无酒量的贪杯者。
4 有口蜜腹剑者,但也有口剑腹蜜者。
5 地图是平的,历史是长的,艺术是尖的。
6 到后来,总还是看在愚蠢的份上,再让一步。
7 论顽固,是自然最顽固,无视自然,要吃亏的。
8 老实人不会说俏皮话,最俏皮的人惯说老实话。
9 足以粉身碎骨的悬崖,人人都知守住一步之差。
10 你问人问题,她若答非所问,便已是答了,毋需再问。
11 一个人,清纯到潜意识内也没渣滓,耶稣并非独生子。
12 命运无公理,无正义,无目的,故对之不可思,遇之不能避。
13 当愚人来找你商量事体,你别费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
14 人,只能执著“自尊”的一念。此一念,谓之生,此一念,谓之死。
“深夜闲谈,托尔斯泰欲言又止:“我们到陌生城市,还不是凭几个建筑物的尖顶来识别的么,日后离开了,记得起的也就只几个尖顶。”
地图是平的,历史是长的,艺术是尖的。人家总在乎谁在台上演,演得如何。我却注意台下是些什么人,为这些人,值不值得演,因此我始终难成为演员。无论由谁看,都愿上台看,我不作这样的演员的看客。无论由谁演,都愿在台下看,我不会对这样的观众演出。”-《素履之往》摘录
读这样的文字和书,只觉得写得简单透彻。如果不是有丰富的文学历史艺术的功底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是写不出也讲不出这样的话的。
人物评价
画家陈丹青说,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他实在太博学,不仅博学,他那种诗人的跳跃性思维和文史哲互通的根基,很难有人能企及。台湾作家骆以军说,木心先生是一位全方位的艺术家,他的小说很早就碰触西方现代小说常探讨的议题,包括辜负、遗憾、忏悔及追忆,也讨论人如何站在现代荒原中,仍能保持文明人的尊严。美国艺术批评家Hilton Kramer说木心先生的画作,是一种情绪和风格,类似于北欧版画那灯火辉煌的空间,是一种辉煌的文艺复兴式作品。
人生经历
木心先生的人生经历是曲折坎坷的。
木心是他的笔名,起源于 “木铎之心” ,是佛语说法。
他出生于桐乡乌镇东栅的孙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1927年一出生,就是乌镇小少爷 。
他回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说自己害羞,不会讲话,不会应对。
我自己曾经震惊于木心先生年少的时候带着几担书进了莫干山读书写作画画的事情。
艺术家传播网是这么记录的,“木心决定去僻静的山上写作,雇了个人,挑着两大箱书就上了莫干山。一个人住在废弃的大房子里,白天晨起读书,晚上点上矿烛写文章。莫干山冬天山风刺骨,夜里更是无比寒冷。他带了一大箱克宁奶粉,冷了就冲一杯喝,然后继续读书,饭菜则由一个乡下姑娘定时送来。一天夜里,木心正在屋里写文章。忽然听见老虎用利爪抓挠木门,惊出一身冷汗。山民讥笑木心:“这傻小子,不在家好好当大少爷,非要大老远跑到这荒山野岭受苦。”冬天过去,莫干山漫山野花。下山时,挑夫的篮子里,还多了木心一个冬天写出的厚厚几册书稿。”
一个少年离开家在冬季的莫干山安安静静的读书,这是多美好的事情。
1946年,木心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随后又转到与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4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51-1952年,进入上海私立四维中学(现上海市育民中学),担任教导处职员,中学音乐课和美术课教师。1971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狱中,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65万字的《狱中笔记》。1977年—1979年,遭遇软禁,被限制人身自由。1982年起,长居美国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常见于《侨报》的文学副刊。1984年,哈佛大学举行彩墨画展、收藏仪式。1984年,在台湾《联合文学》的创刊号上,旅美作家木心粉墨登场。当时没人知道他是谁,因此被称为 “文学上的鲁滨逊”。木心一人霸占了《联合文学》三分之一的篇幅 。剩下的三分之二,平摊给了余光中、梁实秋、凌叔华等40多位作家。2006年,《哥伦比亚的倒影》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木心著作首次在大陆出版 [3] 。同年,应故乡乌镇的盛情邀请,回国定居。
木心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
下面是几张木心的画作。
1989年1月15日,木心在纽约给旅美的艺术家上课。开始上课前,木心老师问了几个问题,结果一问三不知,在座没有一个艺术家接得住他的梗,木心惊呼:“原来你们什么都不懂。”
木心先生其它语录
1 诚觉世间一切皆可原谅。《杰克逊高地》
2 庞贝册封为我的封地时,庞贝已是废墟。《赴亚当斯阁前夕》
3 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欧陆文化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忘言犹欲辩。《即兴判断》
中国的文化总是讲究意会,不可言传。一旦可以言传,必然就失去了原来的味道。中国人看重“行”多过“言”。爱吗?爱,但都是在行为中的,很少有中国人把爱每天说一遍。但是西方的文化总是鼓励表达,必须要仔细的说,详细的说,全面的说,还要广泛的引证才行。
4 做生活的导演,不成。次之,做演员。再次之,做观众。《文学回忆录》
5 我自得恶果,所以不必悲伤;我不抱希望,所以不绝望,我自寻路,一个人走,所以不反击。《文学回忆录》
这一句非常打动我,各人有各人选择的路,也是自己必须要走的路吧。自己寻找,自己走下去,不悲不喜,无得无失。
6 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少年朝食》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这样温柔的人至多不过两三个吧。可惜木心先生却一生漂泊却没有这样的运气。《浮生六记》--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捻熄灯,无人共我书半生。无人陪我夜已深,无人与我把酒分。这样的人生际遇,木心先生却仍然有很多好的文学艺术作品,也从未怨天尤人。世界未曾待以温柔,他却报之以诚。
7 这里的花都是深紫色的。我倒并不悲伤,只是想放声大哭一场。《哭》
8 我追索人心的深度 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云雀叫了一整天》
9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 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云雀叫了一整天》
不知道为什么,当读到“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觉得万般感触都涌上心头,这句话反反复复在心里脑子里重复了好多遍。
结语
用纪录片《木心物语》中的话做个结束吧,“木心先生一生漂泊,充满苦难,却真正将生活过成了一首诗。木心,出身贵族,是父母给的;活成贵族,是自己给的。他这一辈跌宕起伏,却始终保持骨子的贵族气,连坐牢都要坐出认真的格调、精致的气息。真正的贵族,没有平白无故的优雅,而是历经苦难还跟没事人一样,对生活讲究,对自己讲究。”
木心先生给我的印象就像是《素履之往》这首诗里描画的一样,士如皓月,其心朗朗;士如昭日,其姿阳阳。
附:
《素履之往》清·戚惠琳
素履之往,其行天下。士如皓月,其心朗朗。
素履之往,彼道坦坦。士如昭日,其姿阳阳。
君子之行,君子之往。山兮悠悠,水兮泱泱。
幽人其幽,良人其良。独行愿也,志兮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