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回忆》读后感
二十万字的小说,这在以往是不经看的。现在毕竟是老了,视力下降成半盲,反应迟钝,思维跟不上想象,分分秒秒的头晕,心气跟不上。
但因为是曾经在一起共过事的小弟写的书,那是必得要看的。
《夏至的回忆》一开始认为是回忆的夏天,认为也不过是有关风情乡俗儿女们的小故事,得到以后就放在手边一直也没看它。何况现在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智能手机普及,尽看了些短平快新闻八卦娱乐至死的东西,已经没有了深度的思考,思维像轱辘一样跟着节奏转,累都累死了,哪还有心思看纸质的书,心想,小弟大概是闲的,纸质书没人看的。
以至有一天择时打开小弟的书《夏至的回忆》竟是一发而不可收拾,那乡情乡俗,那已经被记忆遗忘了的小镇,又鲜活地回到了我的记忆里,打开我封闭的闸门,往事历历在目。
书以他开始记事所经历的苦难为基调,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渗透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所经受的痛苦和无奈。因为社会的极度贫穷和政策的不稳定,再加上特殊的历史时期,原来在巢湖一中教书的父亲被打成右派,作者的家庭以及作者本人整个的童年少年时期求学的艰辛可想而知。
出生就吃不饱饭,小小年纪眼看着妹妹饿死,求学的路上因为父亲的右派问题,屡遭歧视,几次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万般无奈之下做了生产队最小的放牛娃。但作者没有气馁,越挫越勇,求学的心不死,自学不辍,硬是凭着顽强拼搏精神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书中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新风新貌,作者在78年恢复高考之季,以小学没毕业的同等学历考入安徽大学中文系深造,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的飞跃,放飞翅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在大好环境下,作者仍不满足,便又抓住机会,云挂沧海,奔赴大洋彼岸,追求高学历的深造,完成博士学位,从而成为了我们那个乡间小镇上一代人的骄傲。
书读至此,心情仍难以平静,虽然在品读当中,因为激情的按耐不住,兴奋伤感之下,也数次把自己的情绪传达给作者,但仍心意难平,情难冷却,胸腔鼓胀,又回到了小镇上的青春时代。虽已古稀之年,还是撰一文,给我们的大巢湖人,以平复自己的心情,以激励我们的下一代好好读书,哪怕只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