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看《繁花》,读《繁花》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1-07 11:14:21归属于观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看《繁花》,读《繁花》

印象里《繁花》得茅盾文学奖那年我就买了一本,可惜山猪吃不了细糠,翻了两页,不适应这本书的语言体系,我就放下了。

电视剧《繁花》看了几集,感觉不是金宇澄笔下的《繁花》,墨镜王镜头里的上海也不像我从前在很多影视剧里见到的上海,豆瓣上有网友吐槽电视剧《繁花》是拿上好的金骏眉去煮了一锅茶叶蛋,这个比喻绝了,开始时我也这么认为,没想到电视剧越看越喜欢,沪语不看字幕听不懂,但就是爱听。

据说剧里的沪语也分地域,像游本昌老爷爷说的是带宁波口音的上海话。小说《繁花》是很悲凉的,字里行间都是隐痛,人物就没几个好下场。繁花落尽,遍地残红,观众应该不想看这种惨景。小说里李李走不出惨痛的过往,最终出家为尼,汪小姐处处不顺,在孽情中打转,身怀畸形胎儿跳楼自杀,拍成电视剧会让人心里堵得慌。宝总一生四段情,最后孑然一身。

剧未必尽善尽美,但是90年代那种热气腾腾、斗志昂扬的生活图景和浓郁深厚的市井人情倒是能提振和熨贴人心。有项数据说,现在的年轻人平均只有2个好朋友,实际上可能一个真朋友也没有,看到阿宝陶陶邮票李玲子菱红葛老师有饭一起吃,有钱一起挣,吵吵闹闹就是走不散,感觉像是都市童话。

墨镜王审美一流,《繁花》的质感、光影上佳,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在他的镜头里男帅女靓,最绝的就是墨镜王对人情世故的刻画和男女情感拉扯的呈现,随便一个场景一个镜头一句台词,信息量极大,卢美琳和杜红根5分钟的对手戏,牵扯出江湖儿女过往的爱怨纠缠,宝总说蓓蒂变成金鱼游走了,隐射的是那场疯魔吃人的运动。

玲子送汪小姐珍珠耳环引发连锁反应,汪小姐当不成科长,玲子自己不经意间看清宝总在乎汪小姐多过自己,做不成宝夫人这个梦了,好在她也在大风大浪里趟过,一番休整后重新出发,理清了和宝总的账,也算清了这份情,重开夜东京,是她奔向新生活的第一站……人物塑造实在厉害,选角严丝合缝,电视剧《繁花》里的上海未必是真实的90年代的上海,但是《繁花》里的人却是活生生的可以感知可以看懂的人。

可能是爱屋及乌,看了电视剧意犹未尽,倒想看小说了。

无论怎样,电视剧《繁花》都是小说《繁花》孕育出来的。可能金宇澄给了墨镜王灵感,他拍了自己心中的上海。

墨镜王很有想法,虽然他的《繁花》不是金宇澄的《繁花》,但小说应该给了他不少灵感。他生于1958年,根据推算,宝总、玲子、雪芝应该也是50后,李李的身份证写着1962年4月8日生,汪小姐估计也是60后,所以绕来绕去,墨镜王讲的是自己那代人的故事。他生于上海,5岁移居香港,后来又去了国外,他眼里的上海是一场童年故梦,他的上海故事少了伤痛、悲凉和晦暗,多了快乐、温暖和浪漫,因为墨镜王的心里没有伤痕。或许这是《繁花》电视剧和小说大相径庭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