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7-05 07:58:51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家庭,父亲乌拉狄斯拉夫·斯可罗多夫斯基是中学数学教师,母亲布罗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罗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学校校长。居里夫人幼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排行第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苏菲、布罗妮施拉娃、海伦娜和哥哥约瑟夫。

玛丽是一名普通人,从小时候到长大,她也自认为普通,抓紧时间学习着,进步着,虽然一步步取得了成就,但从不沾沾自喜,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她的名字和她的故事,闪闪发亮,激励着很多青年人执着追求。

天赋是难能可贵的先天条件,不是具备天赋都能成功,也不是没有天赋就一定不会成功,但从小成长的环境肯定会给人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来源于家庭,来源于学校和社会。玛妮雅出生时的波兰,是被沙皇占领强权统治下的波兰,小学生不允许学母语波兰语,只允许学俄语,在这个环境下,家人和朋友们都充满了反抗主义思想,从小刻在心中的亡国屈辱和民族热情,深深的影响了玛妮雅的品格和选择。有这么一个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小故事,玛妮雅从小博闻强识,有一次课堂上老师正在用波兰语教波兰历史,突然,沙皇督学就要上楼进入教室了,要求老师点名一个学生,背诵俄语文章,说出沙皇的名字和尊号,老师让玛妮雅回答,她用毫无表情的声音,板着面孔,竭力压住心中的反感,正确的说出了所有。

家境贫寒,无法给玛妮雅带来物质上的充足,但家庭和睦、教养极好的氛围,深刻影响了玛妮雅的个人品格,母亲斯可罗多夫斯卡夫人给予了玛妮雅最温柔的爱,父亲斯可罗多夫斯卡先生饱含学识,给予了孩子们最宽厚的教诲,一次玛妮雅踮着脚尖望着高处的玻璃匣,里边装了几支玻璃管、小天平、矿物标本,父亲简单地把它们的名字告诉她:“物-理-仪-器”,玛妮雅和物理仪器第一次相遇,并且延续了下去。

个人的成长总是闪耀着时代的印记,特别是青年人们,对社会环境有着很深的体会,在被侵略压迫着的波兰,玛妮雅从小具备了反抗意识和民族独立的爱国意识。在民族尚未独立的时候,个人已先经历着人生的抉择,玛妮雅高中毕业了,面临着就业或者深造的抉择,由于姐姐布罗妮雅想去巴黎学医,弟弟又还在读中学,玛妮雅虽然本身十分想去深造读书,但做出了工作的决定。玛妮雅找了一份家庭女教师的工作,一年五百卢布,她的打算是一部分可以供姐姐上学,一部分留下来攒给自己上学使用。乡下教书的地方,需要坐三个小时火车,四个小时雪橇,雇主一家还不坏,没有资产阶级虚伪的风气,相对只有娱乐的思想太重,深刻的思想少,玛丽亚老师未来将在这里度过三年时光。从1886年1月到1889年6月,玛丽亚负责教这户人家两个小孩的日常读书,在工作闲余,玛丽亚发现很多农民的孩子其实是不读书的,她自发带农民的孩子组成了一个班,教他们认字,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小,改变不了太多人的命运。

青春的时间总是飞快的溜走着,玛丽亚待得时间长了,觉得必须要换一个环境了,雇主家的孩子们也都去学校读书,不用玛丽亚教了。在离开乡下后,她又在华沙找了一家家庭教书,由于离父亲近了,可以经常回家,同时,有一个爱国青年团体秘密举行实验室做实验,玛丽亚有空的时候,经常去那里做实验。布罗妮雅在巴黎已经快学有所成,写信邀请玛丽亚早些攒好钱去巴黎求学,玛丽亚由于已经承诺父亲一直待在他身边,对去巴黎是迟疑的态度,于是决定在华沙教一年书了再看。玛丽亚在乡下教书的时候喜欢上了雇主家庭的大儿子,但是对方非常依赖其父母,雇主家庭对儿子喜欢家庭女教师非常反对。玛丽亚在华沙将近做了一年家庭教师,去巴黎的想法越来越近,她在一个暑假的时候约了乡下雇主家庭的大儿子在疗养院里谈话,对这份感情做一个抉择,男方仍旧优柔寡断下不定决心,玛丽亚在这里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和决定。玛妮雅要和父亲告别,因为她最放不下和愧疚的就是父亲,本来已经决定了配在父亲身边,现在又要去远方求学,父亲一无反顾的表达了支持,父女俩此时的想法都是:读完学士学位,回到华沙做一名谦虚的教授。1891年9月,玛丽亚寄好了行李,踏上了去巴黎的火车,这个抉择,就是在黑暗与光明之间作了最终的抉择,就是在无变化的渺小岁月与广阔生活之间作了最后的抉择。

1891年11月3日,法兰西共和国索尔本,理学院-第一学期课程开课,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是其中的一名学生,她永远坐第一排,她不大说话,她有美丽的头发。学识满满的老师们在上课,听课的她脸上带着赞赏的微笑,玛丽感到幸福极了。24岁的玛丽,独自走在了求学的路上,她也遇到了很多流浪异乡的同胞,感受到了很多的爱国的热情,她也曾舍弃在音乐会上享受带来的快乐,一心扑在了学习上,她也不在意饮食的营养,宁愿多花一些时间读几页物理学。1893年,她先得到了物理学学士学位,1894年她又得到了数学学士学位。一个人若是年轻而且孤独,完全专心于学问,虽然“不能自给”,却过着最充实的生活,玛丽怀着极大的热情和纯粹,度过了求学的四年时光。

玛丽已经把恋爱和结婚从她的生活计划中划掉了。但是当天才的火焰在空气中闪过,当敬佩之心转化为了爱慕携手之心,感情就开始了。玛丽要要为全国工业促进会研究各种钢铁的磁性,但苦于没有实验室做实验,一个波兰教授和玛丽一起找到了比埃尔·居里,他在娄蒙路理化学校工作,有一间可供支配的实验室。初次见面,比埃尔·居里就觉察到了这个外国女子的吸引力,渐渐地,从结晶学现象谈起,比埃尔·居里发现这名女子能够了解,还正确而敏锐地讨论某些细节,他感到非常快乐。从一次次的接触里,两个人了解不断加深,相互鼓励,但比埃尔无法说服玛丽抛弃自己的家乡,当玛丽回家过暑假的时候,比埃尔不断给她写信,让她记得回巴黎。玛丽来巴黎后,迟疑和不确定的想法在时间中消化,十个月后,玛丽答应嫁给比埃尔了。青年夫妇在乡村中骑车冒险,两个家庭在相互接触中加深了解,玛丽和比埃尔在每天凌晨两三点的灯光里,一起学习。玛丽怀孕了,生下了女儿伊蕾娜,一个美丽的婴儿,一个未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玛丽分娩完的下一步是考博士学位,她需要找出一个论文题目来,她的好奇心和勇气,使她要选没有人走过的路。

亨利·柏克勒尔发现了奇怪的射线,可以使周围空气变为导电体,使验电器放电,这种射线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的兴趣,玛丽以此为研究的出发点,大胆地去从事一种冒险,进入一个未知的领域。1898年4月12日,居里夫人交的科学报告里宣布,在沥青铀矿的矿石里很可能有一种新物质,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居里夫人和居里一起投入了查找新物质的实验中。1898年7月,他们已经可以宣布发现了这两种物质之一,玛丽提议将它命名为钋。虽然世人已经相信了钋和镭存在,但没有人看见镭,没有人知道镭的原子量,居里夫妇需要向世人证实他们“孩子”的存在,为了离析这两种新金属,他们必须提炼大批原料,没有合适的时延场所,他们在理化学校小工作室旁边的棚屋里开始了实验,正好也从奥地利免费获取了一吨提炼铀之后的残渣,镭就藏在那里面,玛丽要从那里面提炼出镭来。1898年到1902年,居里夫妇提炼出了一分克纯镭,并初步测定其原子量为二二五。黑夜里,居里带着居里夫人去棚屋里看镭,,略带蓝色的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艰苦生活仍然在继续,1903年6月25日,居里夫人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依稀如1883年中学毕业一样,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评委主席是李普曼先生,说出了惯用的套语“巴黎大学授予您物理学博士学位,并附极优的评语”。同时,居里夫妇很自然的把制作纯镭的方法公布于众,没有收取专利费。

时光荏苒,从童年、少年到青年,时光过的很快,能够坚守自己的本性,不为所动的坚持,刻苦学习得到应有的回报,没有太多理由,甘愿忍受孤单、清贫的生活,取得巨大的成就,给世人伟大的精神,寻常巷陌中,百转千回,守着自己的心,默默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