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传习录》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2-24 11:16:48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分三卷

核心观点: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阳明曾言: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1、 天泉证道,先生提出“四局教”将致知的功夫与正心、诚意、格物贯通起来: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 ①世界观-万物一体,心即理。(“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认为“心即是天”,“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主观唯心主义)

  ②人生观-内圣外王(内圣外王,按内心不被遮蔽的良知指引即为内圣,外王即按内心良知指引自然生成)

举例:听命于君主是忠,忠是一种道德品质。但在1519年,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造反,王阳明正奉旨去福建的路上,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抗旨不遵,返回江西和朱宸濠开战。这只是因为王阳明的良知告诉他,如果不能迅速平定朱宸濠,那江南百姓将大遭涂炭。他只不过在行良知而已。而其平定朱宸濠后来也成了他的“外王”标志之一。

  ③价值观-知行合一,致良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道德指导下产生意    念 活动并执行)

3、结论:万物一体之仁,也就是天地万物以人为中心,人有良知即天地万物草木瓦皆有良知,例如看到小孩子掉井里心生急切之意,想要去把他救上来,所以我们的心和小孩子那时候是联系起来的,倘若人心冷漠,自私自利,那就是切断了与万事万物的联系,心死、万物皆死,这个观点与希腊伯利克里时代智者派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叫做,人是万物的尺度(主观唯心主义)。这也与阿德勒“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有着相似之处,当我们在小小的共同体当中感觉到了压抑、难受时,要学会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共同体当中,通过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来“致良知”,来获得幸福,成为圣人,独自修行叫智者自救,普度众生即圣者渡人(肖申克的救赎)。

传习录序

开篇提到,圣贤教人,如意用药,不可不知变通,误人误己。

举例: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论语·先进篇》,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纠偏”以达到内心的中正平和。

传习录上

徐爱录

(一)“亲民”与“新民”之争。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先生举了很多典故以论证此处应为“在亲民”,亲民有养育教化百姓的意思

(二)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16],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至善)才能够志向坚定。核心在于争论应从事物上求至善还是心上求至善,先生说至善应是心的本来面目,需“明明德”,即知行合一才能达到,即理论联系实际。

(三)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侍奉父亲的孝、辅佐君主的忠、与朋友交往的信、治理百姓的仁都不是去他们身上找,而是去自己内心找,即“冬温夏清”,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个冬温夏清不得掺杂一丝一毫的人欲(非真孝,而是在所谓的孝中有着其他不好的东西,比如炫耀之心、伪善之心等等)。

(四)郑朝朔问:“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

同上,举例如先生说:侍奉赡养父母时,让自己的心思纯粹都在天理上即可,如果只认为将那些具体礼节做得恰到好处就是至善,那就好比是扮作戏子,将帮父母取暖纳凉等事一一表演得当,也可以叫至善了。在我看来,所谓尽善尽孝如果追求恰到好处,实际上也是一种伪善,这样的恰到好处是不是内心有了“衡量之心、比较之心”而不纯粹了呢。

(五)徐爱困惑为什么许多人都知道应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但依然有很多人做不到。

先生认为,知行应合一,知道了不去做就是不知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先生举例什么是真知真行: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大学》。见到好看的姑娘忍不住多看两眼,看到面目狰狞的人下意识躲着走。都是一瞬间的反应,那为什么看到好看的姑娘没有去要联系方式呢,是因为内心有了私欲,会担心哎呀她拒绝我多尴尬,哎呀她会不会讨厌我,哎呀其他人会怎么看我,哎呀我自己好尴尬。。。。。。

(六)徐爱认为朱子之说引经据典,有《尚书》中的‘精一’、《论语》中的‘博约’、《孟子》中的‘尽心知性’作为依据以论证他“格物”之说,对先生的格物之说心存疑虑。

徐爱问:“‘尽心知性’怎么就是‘生知安行’了呢?”

先生将格物致知分了三个层次: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即,一,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二,存心养天,是学之利行事;三,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生知安行的人,时时刻刻在“纠偏”,中正而平和,如孔子70岁时那样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之利行者,学到了做好人的好处,而去做,知道了什么是“吃亏是福”,本质是为了“好处”而行。困知勉行者因为吃过亏,不得已而勉强自己去做好人。

(七)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先生想表达格物格的是自己内心的不正当,无时无刻不存养天理,存养天理就是革除不正当的欲望、想法,使得自己处于内心中正平和,一种安宁的境界,符合如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仁者人也,与人相处和谐融洽,这就要求我们事事不能总想着自己,也要为别人考虑,这叫为人为己;义者,于人困难时帮一把,看到不端的行为在保证自己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勇于见义勇为,比如看到小孩子落水,如果不去救他,内心就会愧疚,那直面自己的愧疚,就要行动,就要是自己内心重归中正平和的状态;礼者,示人以曲也。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份敬畏之心,敬畏他人,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智者,这是最难回答的,爱智慧的人总是最迷人的吧,沉静、忧郁、深邃、平和。信者,诚信也,毕竟骗人的时候,脸会发红,眼睛会飘来飘去,讲话会犹犹豫豫,无法直面内心。

(八)先生想表达,心是知道怎么做的,只是被私欲蒙蔽了,而致良知就是顺从自己的心,而不是违背自己的心,同(五)。

(九)“理”表达出来是“文”,隐藏起来是“理”,我们去孝敬父母、侍奉君王、身处困境时存养天理都是在让“理”能看得见,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要让心中充斥着所谓天理就要在人们看得到的地方用功。

(十一)这里先生否定所谓的“异端邪说”,认为天下大乱,人心不古是因为多美艳的言辞,离经叛道的书籍及学说。然而我认为正是有着各种思想交相辉映才构成这个精彩的世界,任何学说、典籍都要结合当时的时代来看,而不能以现下的人的观点来全盘否定当时思想,就像古希腊哲学从对自然的好奇转向对人本身获得幸福的关注一样,每个时代都有着恰好的思想与文明,我们厌恶混乱期盼和平与光明,但不可以以此为理由来认同删述《六经》这样否定历史之事,在我看来,历史是很客观的,主观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看法而已。

陆澄录

(一五)陆澄问:“专注于一的功夫,是否就像是读书一心一意在读书上,待客一心一意在待客上?这是否就是专一的功夫?”

先生说:“好色就一心一意在好色上,贪财就一心一意在贪财上,也可以算作是专一吗?这不过是追逐物欲罢了。专一是一心专注于天理。”

我认为并非如此,主一之功,并不是专注于所谓的天理,而是专注于当下所作之事,专注于不同阶段的不同课题,工作时专心工作,恋爱时就好好去经营爱情,旅游的时候就好好放松心情,诚然这些事情之间没办法真的泾渭分明,有时工作很忙,出去游玩时也要偶尔应对工作,但当时当下应该去专注于那时的事情,放下电话,尽快进入放松的状态。

(一八)“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与朋友相处,务必相互谦让,这样才会得益,如果相互竞争比较,则会受损。”

不光是朋友之间,家人之间、恋人之间都应如此,所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传习录通篇所表达的不外乎这三个观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心即理,去除私欲求得内心的宁静。

知行合一,天理良知自然展现后的实践,实践出真知。

致良知,不断学习才知晓良知,知晓良知就要在事事物物上去践行良知,即“事上磨”,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