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活着》有感12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8-23 07:43:15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活着》有感

   一本好书是如此吸引人,以至于我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将把它看完。《活着》,一句简简单单的常用语却是如此沉重,一个喜剧性的名字却有着悲剧的一生。福贵,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彻彻底底的败家子,将家里一百亩良田及家宅全部输光败光,家运从此一落千丈。

    他遭遇结婚、战争、解放、文化大革命一系列变革,他像一台放映机回顾着与他生命相连的所有人物,从父母亲到一对儿女、妻子、女婿、孙子,他们如流星从他生命的天空殒落。

  余华笔下的人物是如此跳脱,他们聪明、勤劳、上进、有着不屈从于生活的精神。然而,命运最终将他们夺走。我回想着福贵的一生虽苦,但有妻子家珍相伴。

   家境富裕时他无视家珍的贤良,他们两家门当户对,家珍从小模样儿好,尤其是对他死心踏地,即便后来父亲因福贵穷困要她回家,她仍义无反顾放弃小姐的生活随他耕苦劳作。自此,福贵不论是征兵被抓还是历经战乱炮火,都时刻惦记着他的妻儿,那个穷困飘摇的小家。

   我敬佩这个女子,也痛惜她的早逝,她从未放弃过对生存的渴望,她爱护她的儿女,女儿凤霞有几次因家庭贫困险些被福贵送人,她虽难过却沉默着,直至福贵看到女儿如此懂事,内心充满愧疚与不舍,最后下定决心再苦再难也要将她留下,而一直听从丈夫想法的家珍,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生长在封建社会,从小她便有着出嫁从夫的思想,因此才造就了她遵从夫德的性格,当然不乏有着对福贵的爱。

  这个苦难家庭经历着解放后的大锅饭时代、三年自然灾害,他们是那个年代的缩影,是中国的万千劳苦大众在经历战后,饱受着饥荒的煎熬,他们在苦苦挣扎中,想尽一切办法维持着生存的权利。

   而不幸的家珍被医生诊断为软骨病,这种无法医冶的病,让她无法尽全力应付生活,她的体力和四肢在背叛着她的身体,即便她爬着寻找野菜和树根充饥,即便她承受着儿子意外身亡的消息。

  他们的儿子有庆如果活下来,一定是有所作为的一代,可惜他生于那个年代,在庸医的错误操作中失去了生命。话说寒门出贵子,有庆同姐姐凤霞一样懂事,上学几十里路,生怕磨破布鞋,宁愿光着脚来回跑,甚至在下雪天冻得双脚通红。

  有庆非常怜惜生命,他为了养活他的两只羊,来来回回的不辞辛苦,即便后来农村吃大锅饭,所有粮食都成为公有制,连同他的两只羊。他后来依然跑到大队上为所有羊割草喂食。生命是平等的,大人迫于生计,卖羊杀羊,而在孩子的眼里,动物是他们的朋友,是一样值得珍惜的生命。

  有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生长,他看到父母辛酸,于是慢慢他不再为羊而责怪父母,他选择了在沉默中割舍。为了活着,只能有所选择,只能有所割舍,这就如同后来的有庆抽血早世,如同凤霞生产时大出血而死亡,这个家庭痛苦的接受现实。

  在不幸中遇见温情,是《活着》中看到的亮光,这本书里写尽了世间沧桑,但整本里也透露出他们相互依赖的真情,聋哑人凤霞嫁给歪头的万二喜,这是她人生的一大转折,也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虽然短暂她却享受到一个正常人的家庭幸福生活,两个身有残疾的人,用心建筑家的小窝。

  如果凤霞能顺利生产,她生下儿子苦根同福贵、二喜共享天伦,又会是另一种生活。这部小说里,没有一个人物不是苦的,以苦照苦,以苦作乐,你可以看见他们挣扎里的勇气和力量。

  我喜欢文尾自序里的一句话:“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是的,这是一本含泪的故事,但在泪水里却读出它的深度和韧性。活着,只是为了一种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其它身外之物而活,其实生命就预示着生老病死,就预示着目睹生命的流逝,命运就是场漩涡,我们身陷其中,除去抗挣便只能随遇而安。

  虽说现在已是网络时代,已是大数据时代,与五零、六零年代大相径庭,但现代有现代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说层出不穷的各种怪病,各类恶性暴力事件,家庭与人性上演的闹剧,以及当今疫情的危险趋势等等。就在今年黑色七月,发生了河南郑州暴雨,遇难99人,经济损失880多亿,南京本土疫情造成确诊病例328例。

  而国外的疫情更是令人忧心,特别是在贫穷的国家,面对疫情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妇女、儿童、老人这些弱势群体每天都面临着生死的危险,活着是种幸运。

  相对这种状况,身为中国公民的我们,为国内防疫的种种举措感受国家为民的安心。活着,用力的活着,我们虽没有经历过福贵的种种波澜,但不得不说我们亦是大环境下的幸运者,如果说福贵是那个年代的镜子,那我们何尝不是当下的折射。

  父辈有如福贵的那一代,岁月如同流沙,一次次淘洗着生命的脆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从身边流走。眼泪是无声的证明,就如那些荒草一次次覆盖,一次次重生,它们在反复的演练着生命的过程,你说它是演戏也罢,说它是种假像也好,真真假假似梦似幻。

  活着,是一道光,是光与光的相遇和踫撞,我们用光烤干了泪水,敲击着生生不息的回响,我们从光里获取温度,任它无限滋长,无限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