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这篇《受戒》看似在叙述简单的当和尚这件事,实则讽刺和尚是一个职业,不像以前的当和尚必须接受清规戒律,现在的和尚可以拿工资,甚至可以娶老婆。
《受戒》讲述的是小明子一家男孩子比较多,小明子排行老四,他父母和舅舅一商量,决定让小明子去当和尚,这样家里可以省了吃食,而且小明子还可以攒些钱。最重要的是小明子并不反对,他也觉得自己去当和尚,理所应当的。
舅舅本来就在荸荠庵当和尚,他让小明子走几步给他看,又相了面相,觉得小明子一定能当个好和尚。不过,当和尚还得下点本,必须要念几年书。于是,小明子就得去学《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之类的书。
后来,舅舅来了带了一件自己穿的和尚衣服,叫小明子娘改了给小明子穿,然后给爹娘各磕了一个头,就随着舅舅走了。
他们后来在河边遇到了一只船,船上有个和小明子一般大小的女孩,名叫小英子,她和小明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原来小英子家就在荸荠庵隔壁,俩人日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小明子之前学习的时候,有个学名叫明海,于是舅舅就用这个学名做了他的法名。
庵里加上明海一共才6个人,5个和尚。一个是60多岁的师爷爷普照,然后是仁字辈的师兄弟三人:仁山、仁海、仁渡。
仁山就是明海的舅舅,是庙里当家的。他每天带着明海一板一眼的唱经,除了唱早经,还要念晚经。
大师傅仁山,管着庙里大大小小的事物,平时一副不修边幅的模样,光脚趿拉着一双僧鞋,在庙里这里走走,那里走走,嘴里不时发出一种母猪的“呣呣”声。
二师傅仁海 ,是有老婆的,每年的夏秋之间都来庵里住几个月 ,因为庵里凉快。庵里的第六个人就是指他老婆 ,他们两口子喜欢洗洗涮涮 ,白天躲在屋里不出来 。
三师傅仁渡,是个聪明精干的人。大师傅的账算盘还没算出来,他眼珠子一转,就已经算出来了。他打牌也是门儿清,上下家什么牌,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还会放“花焰口”,所谓“花焰口”就是和尚唱小调,他能唱一晚上不重样。
庵里没有什么清规,也从来不提这两个字。他们没事就好打牌,师兄弟三个再加上一个收鸭毛的,或者是一个打兔子兼偷鸡的。
有时候没有外人,老师叔就上,常常是大师傅输了,气得骂人。
他们吃肉不避嫌,年下也杀猪,只不过比别人家杀猪多了一道仪式,就是给那只猪念“往生咒”。
而明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往小英子家跑。小英子家是一座小岛,三面都是水 ,只有西边有一条路通往荸荠庵。
岛上有六棵夏天会结桑葚的大桑树 ,还有一个四时不缺蔬菜的菜园子 。
他们一家四口 ,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 ,大女儿像爸爸一样文静 ,小女儿比她妈妈还会说,整天咭咭呱呱的。
大女儿给说了人家,准备要嫁人 ,可她嫌她娘的绣花样老土 ,小英子给推荐一个人 ,特别能画 ,那就是明海 。
于是,小英子把明海请到家里来 ,明海画了几张,大英子喜欢得不得了 。
英子娘看到明海也喜欢 ,要收他做干儿子 。小明子也不推辞,真的就跪下磕了一个头 ,认小英子的娘为干娘。
大英子因为要赶嫁妆 ,家里的活都让小英子包了,而她的帮手就是小明子。
小明子的唱号子声更是一绝,大英子和她娘都说好听,小英子更是骄傲得不行 。
小明的没事儿常搭小英子家的船去城里给庵里买东西 ,不过都是明子划船,每次船经过芦花荡的时候 ,明子就会无端端地紧张,他就使劲地划桨。
小明子要去善因寺受戒,小英子说要划船送他去 ,她不明白,为什么小明子好好的要给头上烧12个洞 。
小明子告诉她,只有受戒了才能真正的称为和尚 。
等到受戒的所有的仪式结束,小英子又来接小明子回庵里,等到船驶到芦花荡的时候,小英子把桨放下,趴在小明子耳朵边说,要给他当老婆,问他要不要。
小明子惊大了眼睛,自然说要。
俩人飞快地把船划进了芦花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