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为什么现在内卷的那么厉害?为什么父母不能和我们平等交流?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那么冷漠?为什么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长大之后似乎一直在与这个世界做斗争,与那些世俗做斗争。可能不是长大后,可能也正因为这些而长大。我们缩在墙角,跑到山坡上,站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心底呐喊:为什么?读读余华的《活着》吧,它会给你答案。
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原也没想到会这么快看完,但是那个叫福贵的老头总是在日子挺好的时候遇上点坏事,坏事过后又给点儿希望,让人好奇。到最后却也只剩福贵一个人了,感觉这个人怎么那么惨啊,好像所有倒霉的事都喜欢去找他。那个令人同情的老头却坐在田埂上给别人讲故事,好像还为找到了愿意听他故事的人而高兴。看完之后,我也不懂它想给我们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是说世事无常,我们随遇而安吗?但似乎也不太符合习主席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主旋律。偶然之间,我看到了余华写的序,才恍然明白了这本获得国际文学奖的《活着》的意义。
余华的序中说他是痛苦的,长期以来,他的作品都是源于理想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的关系。要么是一位童话作家,活在理想之中;要么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活在现实之中。真正的作家只为自己的内心而写作,可是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我们对一些事情的不满不也是事情的发展与我们的预期发生了冲突吗?事情逐渐偏离心中的轨道,起初懵懵懂懂的不服气,经历挽救无果,最后沉浸在痛苦之中。我们如此,余华也是如此,很多优秀的人都是如此。余华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挣扎,不断探寻那个平衡点,最后他似乎找到了:“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他遵从自己的内心写下了《活着》,并认为这可能是二十多年写作给予他的酬谢。
这个道理很多年前他就明白了。日文版自序里他谈了另外一个话题——时间时间就像无声的语言,它什么也不说,但就是能让人清晰的感受到它在奔跑。福贵的一生,从地主家逛窑子,蹲赌场的花花大少爷到最底层的雇农,经历战争被抓去充大兵,社会改造没收家具和牲口,到现在坐在田埂上讲故事,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穿插我们的一生,默不作声,却清楚的感受到它的流逝。我们又可以回到余华找到的那个平衡点,超然的境界怎么做到啊?用时间,把伤痛交给时间。放眼整个宇宙,从远古到现在,或远古更早以前,我们所经历的时间微乎其微,我们也不需着急,看的事情多了,淡了,便也释怀了。
有意思的是意大利学者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您的小说《活着》在那样一种极端的环境中还要讲生活而不是幸存?”余华的回答是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者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活着》里的福贵让余华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自己的子女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还有那个偏头女婿,还有那个叫福贵的老牛。我忽的想起在“我”遇见福贵的那个下午,他自鸣得意的民谣,在阳光里笑的十分生动的黝黑的脸。我总是用幸存者的角度看福贵悲惨的一生,殊不知在他的世界里,他是满足的,是充满希望的。
用时间对待超然,用满足对待一视同仁。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站在自己的角度,感受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