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3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3-06 08:46:30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是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一部研究明史的著作。乍一看书名原以为无非是普通的编年体史书。阅读后发现实则不然。这部著作开启了读史书的全新视角—“大历史观”,由点及面,从小事件看大问题,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透析历史发展趋势,探析晚明帝国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

        “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黄仁宇先生史学理论的精髓是站在整个“大历史”角度,主张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地审视历史。即对历史材料的把握不仅需要显微镜,结论阐述更需要望远镜。在长时空的隧道里通达历史事件的发展。黄仁宇先生选择了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作为横截面,精选了6个主要人物来做解剖,依次出场为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已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只是了解16世纪中国社会体制的一个个切入点,但却可以管窥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的种种问题。

        明朝末年,国家在政治方面强化君主权力,信奉儒家政治伦理的治世功能,突出文官制度的重要作用;在经济方面重农抑商,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闭关锁国且禁止海外贸易;在军事方面分化武将权力,忽视武器装备升级和军事体制改革,以免兵权威胁到君权。这三大治国观念僵化了政治、固化了思想、封锁了经济、松弛了军备,使晚明日渐失去活力。大明王朝就像一个被盐水灌溉的树,外表依然枝繁叶茂,根部却已开始蔫软、扭曲。表土之下,明朝的官场制度、经济制度、军队制度均在一系列刺激下露出软肋。至此,黄仁宇得出结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基于对晚明总体性危机的考察和历史“停滞论”的理解,黄仁宇提出中国社会内部不可能解决“政教合一”的症结,只能在外力刺激下“被现代化”。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卢镗,也统统没有好结果。对个人来说,任何努力和抗争都无异于蚍蜉撼树。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最终成为历史的注脚。见微知著,那一年并未发生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抽丝剥茧,一个朝代的症结已经越发的凸显,官场、经济、军队,三种制度在万历十五年埋下癌变的伏笔,整个历史开合发生微妙的变化。大历史观下不存在孤立,这样的时代,皇帝只是个牌位。努尔哈赤的铁骑踏平的,只是一个隐藏着腐朽仍在硬撑的王朝。就像英文版的书名那样写道“1587,A Year of No Signficance”这样的伏笔,以无关紧要之名,覆灭了明朝。

        万历十五年这标题,读此书之前看上去普普通通。读过后则很是心酸,甚或带有某种悲情的宿命论,即貌似细致小节无关紧要的偶然事件透着波涛汹涌的必然。书中写到的每一个人,都遭遇到了明帝国所即将遭遇的悲剧。只不过,这悲剧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终结;而对帝国来说,则是倒退与封闭的序幕。正是在看似一切太平、一切正常的时候,悲剧的种子已经扎根发芽,只是不知道何时、以何种形式爆发而已。此时,无论是挥斥方遒的改革者张居正,还是秉持中庸的调和者申时行,或者谁都不敢公开否定的道德楷模、世无双出的军事天才戚继光,抑或是离经叛道的思想新锐李贽,都被体制性的衰败所吞噬。书中将这种大历史背后的人物命运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这正是它至今回响不绝的重要原因。因为历史学家的责任,就是以前人的故事警示后人,希望“前人之鉴”能成为“后人之师”。前人和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今人才能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