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在网上闲逛的时候看到了武志红心理套装书,于是买回来读读。首先读的是《为何你总是会受伤》,为什么先读这一本?因为它是这么多本中最薄的一本,总共只有180来页。
我不知道这本书为啥叫《为何你总是会受伤》,书中仿佛并没有紧紧围绕这主题探究原因。
且看第一部分——与受伤的内心小孩对话,但是作者也没有写如何与受伤的内心小孩对话。以下为第一部分的目录:
我的理解是,内心小孩和内心父母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体两面。内心小孩大致可以理解为那个情绪化的自己,那个像孩子一样发脾气、任性、不讲道理、那个没有安全感、自以为是的自己。内心父母可以理解为内心扮演着拯救者、监督者的自己。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欢迎大家指正。而从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分并不是写如何与内心小孩对话,而是写怎样与现实中的小孩相处,可以算是跑题了。那这个现实中的小孩,跟内心小孩有没有关系呢?我想:这个现实中的小孩长大后,内心里始终住着那个曾经的自己,也就成了后来的内心的小孩。
以上的行文问题就不多批评了,毕竟在网络上,武志红可是国内著名心理咨询师,我们只管看书中有哪些可取之处就好了。哪怕就那么几点心得,也是值得的。
1.作者说孩子失控时,他往往归罪于外部世界。比如一个两岁孩子打翻了牛奶,他可能会发脾气打妈妈。因为牛奶被打翻,让事情失去了控制,他找不出原因,便假想外面有一个神秘的力量使然。如果这件不可控的事件使他非常难受痛苦,他便觉得这个假想的敌人是恶意的。牛奶被打翻在地失控了,刚好妈妈在身边,他便觉得是不是跟妈妈有关,妈妈是不是故意的?如果妈妈此刻能及时对他有善意的回应,并和他一起使事情变得可控,将对孩子成长非常有帮助。这样孩子长大了更有自信,对世界也充满善意。
2.认真倾听孩子,并跟孩子有眼神交流,认真回应,而不是一边看手机一边应付。这样孩子会觉得他分享的事情是有趣的有意义的,父母是爱他的。反之,孩子会觉得自己讲话没意思,父母不爱自己,将来面对大众讲话也显得紧张不自信。其实何止亲子关系,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说话的内容有人认真倾听。假如和一个朋友约会,她一直一边看手机,一边和你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你还有兴趣下次再约她吗?在这点我最大的收获是原来父母是否认真倾听还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自信,影响他的社交活动。
3.作者说:“完美的人背后常藏有超常的痛苦,因为完美的人有一个可怕的逻辑:我永远正确,错误一定是别人的。这一逻辑并非源自自信,而是专门用来推卸责任的。你若离他们很近,你就最可能成为他们的替罪羔羊。”我想,应该把“完美的人”前面加上“自诩”才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症、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一些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往往都认为自己是没问题的,反而承认自己不完美,才有改善的空间。
图片
4.超常的痛苦催生超长能力。比如一个童年缺爱的人,可能更胆小,也可能更会察言观色,练就了超常的社交能力。一个孤独的人可能是位社牛,或者说一位社牛其实内心可能也很孤独。他们或许在一开始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友情爱情,却可能在接下来的亲密关系中一塌糊涂。人性就是这样复杂,倘有一天,这样的人超越了自己的宿命,真正明白了自己人生的局限,那么他的心灵就获得真正的自由了。
了解了众生的痛苦,一方面,我们不会拿自己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你只看到别人辉煌的一面,却没看到他受伤的一面。另一方面,遇到挫折痛苦也不要害怕不要整日萎靡不振,毕竟超常的痛苦也可以催生超长能力嘛。
5.疾病的初衷是保护自己。比如一位8岁的孩子之所以孤僻,是因为他没有学会拒绝别人,任何人向他寻求帮助或者指使他做事情,他都没办法说“不”,孤僻成了对他的保护,防止太多人把他掏空。作者说我们围绕着自己的心理疾病(我觉得“心理疾病”换成“心理问题”更具普遍性)发展出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上面的第4点中的例子也是说明这个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心理疾病消灭,那么我们的优点和缺点也一并消失,最终,当我们成为一个没有一点心理问题的人的时候,也成了一个没有任何特点的行尸走肉。
所以,合理看待我们的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又或者叫性格、思维模式非常重要,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能忽视,才能把我们的生命引领到更高的维度。
6.攻击性驾驶的心理分析。攻击性驾驶的定义是:一种危害或倾向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驾车方式,比如:超速、追尾、超车、闯红灯、大声鸣笛、使用侮辱性手势、辱骂他人,暴力行为是其终极表现。原因:以自我为中心,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7.暴怒:多是因为全能自恋。他们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任何不如意,都是别人的主观恶意引起的。我想这其实就是退行到第1条中所说的幼儿期,也就是他内心的小孩在作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