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哲学类书籍太“拖拉”?
这类简单哲学问题,换着角度讲。搞一个莫名有的故事。
国外人喜欢听故事的习惯,在哪个领域都一样啊。
但这个故事太牵强。
三个问题,写得简单,搞得复杂和神秘。
就是不喜欢直说,是吧?
虽然我不知道书里讲的道理我懂没懂,但还是可以从具体情况角度来回答一下这关键的三个问题的。
一、我为什么来这里?
=我为什么存在?
你来这个世界到底为了什么?
其实每个人的出生都不是自己决定的。
有故事说孩子你原本是天使,在天上看到人间某个美好的人,你就把自己投胎到她身上。
也有现实证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大吼:你们生我,我同意了么?
生物学研究却表明不论你主观如何想,客观就是结合和成长,是百年来科学想揭秘的生命诞生过程。
然而,生活就是主观的呀,但主观的决定是在一定认知的基础上。
新生儿的认知哪有基础,由此,它当然做不出正确的决定。
但是,多少新生儿的出生并不是父母期待的。
想生儿子却生了女儿,想生个爱学习的,却生了个调皮捣蛋的?
这个前提对后面会说的个人“存在的目标”有很大影响。
但除去了这个出生的角度:我为什么来这里?
还有成长过程中个人认知的角度:我为什么来这里?
二、我害怕死亡么?
对我个人而言,我一点也不害怕。
他们常说,害怕死亡是人类最普遍的恐惧之一。
我常常想,未必。
生的苦和努力会让死的害怕要小很多。
但是不害怕死亡,不代表要主动去死。
知道生的不易,就不会轻易去说死。
死亡只是人类必经之路而已。
健康地老死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努力和尊重。也是对自己的最大尊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在靠近的感觉、带来衰老变化的感觉,是很有意义的一个体验。个人还觉得很有趣。
你不变老,你永远不知道这个过程的所有体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其实,心愿不达成,只要尽最大努力了,也不会害怕面对死亡的来临。
三、我满足么?
任何感觉都有前提。
这个问题也不例外。满足就是一种感受。
比起吃不饱饭的日子,我现在是太满足了。
比起我在知识荒漠中煎熬的日子,我现在是太满足了。
有人需要我,我很满足。说明我的存在很有价值。
大家都不需要我了,我也很满足。说明大家都过得不错。
全力以赴做事情,就能体验到做事情后的幸福感。
比如,最近身体不舒服,状况似乎很差,但我全力以赴去运动,之后就能体验到很美妙的感觉,这种满足不依赖外界,而只依赖自己的行动,这种满足可以说是持久的幸福了。
真正享受每一天。
或者说,每天都有享受时光的时候。
四、PFT(存在意义)
这三个问题讲完,似乎每本书都有一个世俗的目的:要达成一定的成就目标。
这本书中讲的就是PFE(Purpose for existing)“存在意”义。
存在就是存在本身而已,要什么意义?
目标是个主观词,是个人的主观,但也是社会的主观。社会主观的狭义理解就是群体价值观吧?
个人主观会有三种趋势就是顺从、抗议或超脱社会主观。
书上讲的个人主观目标就是个人内心的目标,一点也没涉及到社会主观,是空中楼阁似的提问和回答。
只讲遵从内心,只向自己发问,是多愚蠢的脱离实际的乌托邦。你能实现?
不断接纳新事物,更全面的去认识社会主观,可能就是一种最现实的一种途径。
一个人最初存在的意义,应该就是完成生命的体验,从出生到死亡。
你生下来,父母就会主动完成一个目标,养活你。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目标就到此为止:你能养活自己就行了。
而有的父母,就在你出生之前就对你有了更多的目标,光宗耀祖、成为人才、成为大官、学习出色等等。
做符合目标定义的事情。
关键途径涉及到人、活动、经历、旅行或者其他事物。
探索和迎接与PFT相关的各种事物。
那些事物都可能不在你身边、所在城市、所在国家等。
利用时间去突破这些限制。才能实现PFE。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在收敛到一点,到考个稳定工作,安稳度日。
书中讲了一个绿海龟的故事,就是说遵循大势而为,把精力用在你想做的事情上面。
书中也讲了一个渔夫的故事,就跟中国的放羊娃的故事差不多。
但是大部分渔夫和放羊娃,如果没有家庭长辈的支撑,他们都不可能安稳地靠捕鱼或放羊养活自己。这才是本质所在。
直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大部分人不想,而是并不现实。
我记得我问过一位年纪很大的大娘一个问题:你幸福么?
她说:有什么幸福不幸福的,别人有的我都有了,就行了。
就是劳累一生,不管起点如何,至少整个村里是没有被落下:别人有儿有女,我也有,别人村里有房,我也有,别人给孩子在市里买了房子,我们家也给孩子买了,儿女也正常结婚生子了。
儿女平凡好像也无所谓,儿女都是正常勤劳人,他们跟随这个年代该有的都有了。
这样普通的一生,好像是放羊娃的一生,又好像不是。
他们哪有什么PFE?有的只是努力攀比和跟随,不过是对美好生活的努力奋斗。
有活干,就是他们每天想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就是喜欢么?他们都没问过自己。
他们把精力都放在劳作上和跟随发展上。你要是问他们为什么而存在?
可能繁衍人类还是比较贴切的答案。
只是,从生活条件上来说是越来越好了。
另外,寻找和确定PFE,大概可以多读些传记。
从人类长河和规律上来确定PFT,可能更会符合实际一点。
指数理论。
激情和热情会呈指数级放大。
满足感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
学会移动高尔夫球的位置使其适应你的挥杆,而不是你努力去适应高尔夫球的位置。这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新体验、新理念,接触和了解新事物,才会改变你的认识。
美景每天都会出现,不论你忙碌与否、看到与否、知道与否。
祝愿大家的PFE和实现的方法都会逐渐清晰起来。乘着正向浪前进。
书籍要读几遍才不会肤浅?这本书我就读了两遍,每遍都是不一样的感受。
希望以后能够脱离肤浅的评价远一点吧。
这一篇先肤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