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了凡四训》读后感15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4-23 10:43:33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了凡四训》读后感

这几天在读《了凡四训》,还未读完第一篇“立命之学”,就感概万千。在表哥店里缘得此书,也是这次回家的收获之一。此处插播一条小广告,高邮市中医推拿还请认准“华义堂”。

不由得忆起小时候表哥家的书橱,书虽没那么多,但足以陪伴我整个学生生涯;且杂,那时居然有本英文原版的“Jane Eyre”(我若不提起,某人一直不知道书橱里少了这本书)。很是感恩两个表哥,感恩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言归正传。《了凡四训》第一篇讲到了凡先生年少时在慈云寺遇到孔先生,孔先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并为了凡推算了命运,后一一应验,所以了凡“无可妄想”,按照命运的安排,亦步亦趋地生活着,其中包含“惜无子”。后了凡去栖霞山拜见云谷禅师,被点化“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从而走上积善行德、大公无私的义理之身修行之路,了凡的后半生是精进的、超越的。
感悟太多,先说一点,也是我当下关注的一点--“身为人母”。在回答云谷禅师“应生子否”,了凡坦诚、清晰地分析道:
-“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
-“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
-“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
-“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
-“好彻夜长做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
第一句是说“爱好清洁”过了度,会以自己的高标准来要求别人、对他人的容忍度很低,很难与人有亲密互动。第二句是说容易生气,不仅有许多难容之事,情绪控制也不好。第三句是讲爱惜自己名节,所以常常没有施以援手。这句我理解为更关注自己,而不是常常站在被需要帮助者的角度,比如站在孩子的视角。第四句“多言”,此处不再多言赘述。第五句“喜饮”是指喜欢喝酒,父或母频繁饮酒甚至酗酒对子女成长的负面影响,我们也有一定共识。

最后一句是说熬夜会损耗元气精神,生活习惯应当与自然规律结合。虽有时代特征,但放在现在也不为过。我不想在此讨论不同睡眠类型的科学性,我自己是猫头鹰型,但我不得不承认偶尔早起甚至看到日出,那一整天的能量是不一样的。离开魔都搬来西班牙后,我已逐渐调整自己的作息,我相信有一天我也会是只早起的鸟儿。

读完这六条,发现我们全占,很是羞愧。可怕的是,我发现自己才是百步,而我以为的“猪队友”只是五十步。同时我被深深震撼了,明代的了凡就有如此高的觉悟和通透的大智慧。而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似乎并未在学问和智慧上有多少进化。早先年经常被人问起为什么不生二胎,现在想来当初原因之一就有潜意识里的自我否认,担心自己、我们不能胜任“为人父母”这一神圣的职责。
确实,孩子的很多(我尚不认同全部)问题都来自父母。除了需要知道教养的知识和技巧,态度上还要知行合一。这还不够,我们还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因为 “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忍不住聊几句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现在有太多速成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或心理咨询师,用着零碎的心理学知识,仅从宏观方面(比如家境贫寒、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单亲妈妈等)就武断地下结论,这一片面和偏见就好比我们中国人的“原生家庭”都是中国一样(所以我们中国人都集体主义、权力距离高、高语境沟通、时空观念灵活公共等),而没有去全面地、深度地去了解微观细节,比如养育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情绪管理,应对问题的态度和解决方式、亲密关系互动和社交关系的疏密等等。
当然这也说明大家的意识现在都提高了,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我只是担心夹生的辅导师一如江湖郎中或瞎子算命,庸医之害甚于无医,“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扣帽子原生家庭是其一,我更担心的是其二:甩锅原生家庭。固然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人格等有一定的影响,但天(原生家庭也好、DNA也罢)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我认同“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孟子曰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方寸指的时心,所有的福祉都是由心而来、从心而觅。
孟子和六祖慧能所意不谋而合。我们的命运和福报并非完全由外在力量决定,而是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去求得。我们的性格、人格和认知等,都可以跳出原生家庭的影响。不要在乎别人给你贴的标签,因为“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以何眼观世界,观到何种世界,心眼决定了双眼。
如何修心?我们要不断反躬自省,净化我们的内心,断恶修善,去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自我完善。知乎上看到两句话:“每一样修行,都是为了服务我们的红尘生活。我们去学习知识,也是为了更好更有能量过好我们的生活。”
希望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能懂得众生皆苦、众生平等,去除分别心;在知识的汪洋里,不要陷入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