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这本书,值得反复读,迄今为止我读了三遍。二十年前的高中时代、七年前的转折时期和如今。围城,按书中的意思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用来比喻结婚,那必须是有经验的“过来人”才能了悟参透的。由此观之,恐怕初中的学生很难体会。除了这个涉及题目的比喻,书中巧妙深刻的比喻还有很多,大家可以随着读,随着体会它们的妙处。
教材上给出《围城》的推荐是在《儒林外史》之后,也确实,《围城》主要描写的就是抗战初期的几位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行文真实地描写也确实包含了很多巧妙的讽刺。从这两点看确实像《儒林外史》。聚会中爱出风头,表面互相吹捧,实则文人相轻。到大学后追名逐利,其实都是知识分子真实心态的写照。
关于事业,主角方鸿渐,顶着海归博士的光环回国,其实博士头衔是假的。有读者说他虚荣,我觉得不仅仅是虚荣,而是迎合舆论的一种必然选择。留洋四年如果一事无成,回去绝对是天大的笑柄,所以面对国人几千年流传下来“气人有笑人无”的舆论风向,方鸿渐必须弄个假文凭去堵大家的嘴。没想到后来到三闾大学后,就是因为学位的事而成为高松年PUA他的一个理由。
关于恋爱,用对对方极度强烈的好感去支配行动,即便没获得相应的回报,自己的精神也会弥补那份缺憾——我为她付出了,就值了。颇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感觉。方鸿渐夹在苏、唐两位小姐之间时就是如此。一个爱自己,一个自己爱。面对爱自己的人,心里有着优越感,不想立即了断那份暧昧,给了对方错误的信息导致更不堪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让自己爱的人产生了误会,从而两方皆失。
关于婚姻,结婚前是卿卿我我,花前月下;结婚后就是家长里短,生活琐事。我读方孙婚后故事时,那些琐事的描述,看的胸闷,不知其他读者会不会有此想法。一旦结婚成家,与自己的原生家庭生活在一起,会出现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从而导致矛盾;不生活在一起,亲戚常来串门,一些人专门会挑唆矛盾。这些矛盾的累积让他们二人总是吵架,最终导致悲剧的结果。
结局虽是开放式,但还是充满悲剧色彩。城外的想冲进来,是因为他们向往着与自己的爱人共同生活的幸福感;城里的人想逃出去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共同生活的诸多不顺,就会想若是自己一人生活会有多么简单随性,越这么想就会越觉得婚姻束缚了自己。故事结尾方鸿渐集所有不顺于一时,即便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结合他面临的处境和行事风格,结果也不会和谐收场。
最后出现的老挂钟,更是绝妙。前面提示了它的慢,而此时出现,颇有穿越感。倘若一切能重来,结局一定不会是这个样子。我们对未来的难以把控和率性而为导致了越来越坏的结果。这也正是我们生活的真实样子,你以为生活会是平平淡淡,偶尔惊艳。实际上生活是一团乱麻,总有那解不开的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