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河是颇受喜欢的年轻书评人。
书店里,遇到他的《不止读书》,在计划之外。在书架上很多塑封的书中,他的这本是打开的,于是信手翻翻,看了目录——人与书、十九世纪的小说、读塞林格、惊喜华文创作、阅读与写作、一场误入歧途。第一感觉挺杂的。
因为腰封的介绍里,说了他是写书评的,就想着这是一本他的阅读感受,看看他是怎么写“读后感”的,跟他学学写读后感。都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把这本书的阅读定位锁定在了读后感写作学习上,是有点低哈。
不过,我真发现了两点秘密,这是我惯常的读后感里没有涉及的。
第一就是写读后感的时候,不要只是关注所读的书的内容,还要关注写书的那个人。书,是作家生活及思想的投射,我们所读的书,有很多都能找到作家生活的影子。所以,再写读后感的时候,如果能联系一下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是会让读后感内容更立体、更有感染力和阅读趣味的。写《活得通透》的读后感,除了写书中恒子奶奶的一些观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之外,更要关注恒子奶奶的个人经历,她已经90多岁了,而且身体健康、一直在工作。她是医务工作者也是家庭主妇,她的丈夫年轻的时候酗酒,时常不顾家,恒子奶奶很多年都是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工作,一边辛苦持家煎熬,她有过困顿也有过离婚的冲动,这些感悟都是她与生活和解的良方。《爱是引领和陪伴》,除了写书中提到的育儿方法之外,更要介绍书的作者谭旭东,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是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博导,是全国创意写作发起者,他的大女儿考上了北大,他的小女儿四岁多,和我儿子同岁。他是一位有爱、有智慧的人。因为学校“诗慧教育”的课题研究,我加了他的微信,关注他的朋友圈,在发布一些学术问题之外,谭教授还经常发自家孩子的日常动态,期间,关于我孩子的教育问题,咨询过谭教授一些家庭养育的方法,每次,谭教授都会秒回,并耐心解答。这让我很感动。后来,网上搜材料,不经意发现了他的这本育儿书,知道这是他实践的总结,更有谭杨子那么鲜活的成长样例摆在面前,遂一读为快,相见恨晚。谭教授是爸爸们的榜样,他的这本书是家庭教育的一本宝典。
第二就是写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点。这一点是有一点难的,稍微趋于专业化。但是作为读者,我们对一本书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的特点其实也是有感觉的,只是很多时候,这种感觉在我们心中一闪而过,我们没有及时捕捉。读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纽伯瑞系列获奖作品和任溶溶翻译的《吹小号的天鹅》,这种感受非常强烈。任老的翻译,语言风趣幽默,对场景及人物描写细腻而传神,出版社的翻译就要生涩很多,大多都是直白地翻译,你能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那种粗线条地勾勒,感受到语言的僵硬。这一点,魏小河写的《读<简爱>》非常典型。
当然,说是为着学读后感才读的这本书,其实,其它收获也还是有的。比如,对塞林格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了解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大致内容与主题思想,对李娟的认识从阿勒泰走向了她的生活经历和文学创作主题,还知道有个写纽约的张北海,还八卦了王安忆的妈妈是茹志娟,王菲和李敖两家还是世交……
原来,我读《不止读书》,也不止于了解怎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