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怎样写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0-04 08:05:40归属于读后感怎么写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怎样写读后感
一、名师说法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写读后感,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技法点击】
写读后感,有一种写法,被有些老师归纳为“引、议、联、结”式,这种结构循序渐进,顺理成章,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不妨加以套用,以便迅速构思成文。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以《读<画蛋>有感》为例,如果阐述“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可以这样引述:“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画家,曾创作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不朽的名作。可是,当我读完《画蛋》一文后,才知道这位艺术大师后来的艺术成就源自于画蛋。老师对他的第一次训练,并不是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让他画蛋,并告诫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只有下一番苦功,反复练习,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如果阐述“学习必须虚心踏实,不能好高骛远”,那么引述时就要突出“达·芬奇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成一代宗师”这一点。

二、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就上例而言,阐述“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可作如下论述:“为什么要从画蛋开始呢?画蛋,实际就是从基础做起,苦练基本功。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地’,就不可能有万丈高楼的‘起’。不从基础学起,没有画蛋练就的得心应手的基本功,就不可能具备创作所需要的本领,就不可能有《最后的晚餐》等不朽之作。所以,凡事要想有所成就,都得从基础抓起,苦练基本功。”
这里的“议”对原作相关内容所进行的议论,在“议”的时候,要扣住感点,回到原作中,做就事论事的议论,目的是交待自己感点得来的思想过程。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 既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实际,又可以是社会实际;既可以是自己的切身体会,也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实际事例;可以是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老在原材料上打转,感想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联系不具体,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
在联系实际、纵横拓展时,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联系实际时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纵横拓展要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二是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克服只是在开头提一下原文,下面就丢弃原文作发挥的毛病。具体地说,就是联系实际进行议论时可不时地把原文中的词句“点缀”其间在,给读者以既“开源”又“见流”的良好印象。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这一步的目的在于归纳上文,总结全篇,进一步强化观点。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

【时文引路】
厚拙的人生有力量
——重读《西游记》有感
前几天,重读《西游记》,看了一段段童年就熟悉的师徒四人历尽艰难的故事,我渐渐被唐僧所吸引,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敬重。在取经队伍中,唐僧能力最弱,可是他有别人不具备的坚韧,那么多的艰难、绝境,他都挺住了,那么多的诱惑、陷阱,他都胜过了,自始至终未曾动摇,直到走进最初寻求的圣地。他,才是真正的强者!
唐僧没有降妖捉怪、上天入地的本领,远不如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甚至连猪八戒、沙僧都不如,缺少英雄气质,给人一种钝、笨的感觉。但是,他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和信念的追求者,一个称职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十万八千里,像超长的马拉松;八十一难,像“八十一项铁人赛”,意志软弱、信念不坚,都会半途而废。这些都没有阻挡得了他去西天的决心,可见这是一个内心世界何等强大的人。由此看来,唐僧的钝、笨不是无能的表现,倒是一种厚拙的体现,而厚拙的人生才则是最有力量的人生。
想起《神雕侠侣》中那柄玄铁重剑,剑身黑黝黝的,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圆圆的像个半球,重得几乎拿捏不住。钝剑无锋,是剑的非凡境界——因为无锋,全靠人的内力强大;虽然无锋,厚重的力量却无坚不摧。钝剑无锋,大巧不工。由剑联想到人,利剑精光耀眼、吹毛断发,就像令人眼睛一亮的聪明人;重剑却像面目平庸,反应木讷的人,他们大都韧劲儿十足,在短跑中往往是败者,而在马拉松、铁人多项中,必定是王者——慢,但决不放弃,就是爬也要爬到终点。这样的人是不败的,而唐僧就是这样的人。
利剑轻灵,承重时易折易断。钝剑重拙,难折难断。由此想到,人聪明、灵秀固然重要,若缺乏“钝”的品质,仍难成大器。近年流行“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创造的词汇,直译为“迟钝的力量”,指的是拥有迟钝而坚强的神经,不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产生情绪波动。渡边淳一写道,“钝感”是相对敏感而言的,过于敏感往往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不因为一时得失而喜忧,保持信念往前走。
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钝感力”这个外来的时髦词汇,是唐僧钝剑人生的绝好印证。
这时,我解开了童年的疑问——为什么由唐僧带队取经。《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前言里的一句话:总统之所以为总统,不在于智力,而在于意志力和决断力能否经得起考验。取经团队的核心,除了他,还能是谁?
俗话说,一岁年龄一岁心,少年读《西游记》,眼睛总盯着那根金光闪闪的金箍棒,人到中年,才从唐僧心里发现这柄毫不起眼的玄铁重剑,读出了一种重拙的人生。
(选自《意林》,略有删改)
点评:
这是一篇严格按照“引—议—联—结”方式写就的读后感。第一段围绕“弱”和“胜”简叙唐僧的事迹,是为“引”;第二段分析唐僧的性格特征,提出“厚拙的人生才则是最有力量的人生”的感点,是为“议”;三至六段联系《神雕侠侣》中的玄铁重剑、日本作家的钝感力、马拉松等体育运动进行议论,是为“联”;最后一段再点“拙重的人生”,照应开头和感点,是为结

【佳作研习】
○佳作一
善听则明
——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①

邹忌的妻子偏爱他,他的妾畏惧他,他的客人有求于他,所以都说邹忌比徐公美,实际上邹忌比徐公差得远。邹忌从这件事想到了整个国家,于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劝谏齐王广开言路。齐王爽快的同意了,并颁布了劝谏的具体措施。一年之后齐国政治修明,没用一兵一卒就使敌国畏服,纷纷来齐朝见。这就是有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要内容。②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也很重要。试想如果邹忌把道理摆的一清二楚,可齐王就是不听从,还会有“战胜与朝廷”的结果吗?不会。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对个人、群体乃至国家都有很大的好处。③
很多人都知道楚汉相争的故事。当时刘邦有三位人才,张良负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萧何负责筹集粮草,保证运输畅通;韩信负责挥师百万,战必胜,攻必取。刘邦积极听取三人的意见,做出正确的抉择,才会建立西汉大业。而项羽虽力量强大,却刚愎自用,十分固执,谋士范增多次献计均不采用,最终落得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由此可见,领导者如齐王般善于听取正确意见,有利于集体的发展、强大。若不善于听取意见,则会损失惨重,追悔莫及。④
商朝的最后一位国军纣王,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宰相比干诚恳劝谏,纣王非但不听从,还杀了他。国家其他重臣也去劝谏,几乎都落得与比干同样的下场。于是商朝逐渐变的衰落,为周所灭。如果纣王如齐威王般善于纳谏,有错就改,还会亡国吗?可见听取正确意见的重要。⑤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诚恳地嘱咐后主,要广开言路,就是希望后主如齐王般广泛纳谏,整顿国家朝政。⑥
由此可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非常重要,我们只有学会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最终才能获得成就。让我们做一个善听的人吧。⑦



①正标题点明主题,副标题标明文体。


②叙述“读”的内容。


③对“读”的内容进行评议,点明感想。




④通过刘邦项羽的对比,来论证论点。




⑤再举反面的例子。

⑥引诸葛亮的言论作为事理论据。

⑦总结全文,归结论点。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按照“引——议——联——结”的思路的读后感。文章先围绕兼听则明简述《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内容,再对其进行适当的议论,得出在听取正确意见的感点,然后联系刘邦、项羽、商纣王的事实和诸葛亮的对后主的教诲,深入地阐述感点,最后作进一步的归纳。文章中心明确集中,结构完整合理,是一篇较为成功的读后感习作。

○佳作二
做大写的人
——读《鱼我所欲也》有感

孟子在他的《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曾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离我们的时代非常遥远,但他的思想却连续影响了好多代人。是啊,人类从万类生灵中脱颖而出,必有其异于草木鸟兽之特性,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义”了。①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人”也是义;孔融让梨是长幼有序的伦理之义,桃园结拜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之义;苏武牧羊是维护国家尊严的义,文天祥留取丹心是坚守民族气节的义;夏明翰不怕砍头是追求信念的义,长江大学学生舍己救人是生命升华的义。②
义是充沛在天地间的浩然正气!义是生命的真谛,是人生的航标,它的内涵极其深刻而高远。孟子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敢问义在何方?义在脚下。③
其实,“义”不只表现在生和死上,它更多的是表现在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平民百姓,如何选择同样也有“义”的考量。④
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本名琼·辛顿,芝加哥大学核子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参加过“曼哈顿工程”,广岛、长崎的灾难使她放弃了做科学家的梦。1948年,她来到延安,次年4月在简陋的窑洞里与阳早结婚。此后二人辗转内蒙古草原、渭河平原,最后落脚北京郊区的农场,一直与奶牛为伴。他们改良奶牛品种,把年产奶量从不足7000公斤提高到9088公斤。⑤
有感于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放弃美国国籍,到中国放羊,孤立地看也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将其置于中国人纷纷以拿美国绿卡为幸的大背景下,这道风景就格外美丽。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生死选择是你的权利,但是唯有舍生取义的人,唯有坚守正义的人,他们才是大写的人!⑦



①简述“读”的内容,并作简单分析。




②举例说明什么是“义”。


③分析“义”的意义。



④深化议论,指出“义”不只表现在生死先把上,还表现在其他选择上。


⑤叙述寒春的故事。

⑥议论寒春的故事。



⑦点明主旨,简明扼要。
名师点评: 
文章先介绍“读”的内容,引出孟子“舍生取义”的话,然后围绕“义”展开议论和联想,先用具体事例说明什么是“义”,再分析“义”的实质,指出“义”不仅表现在对生死选择上,更表现在人生的其他利害关系的选择上,并以寒春为例加以说明,最后指出只有舍生取义、坚守正义的人才是大写的人。文意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佳作三
滴水穿石 持之以恒
——读《愚公移山》有感
今天,我读了《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感触很深。①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愚公的老人为了出入方便,于是决定把挡在门口的两座大山挖掉。不但他决定这样做,他还要求他的子子孙孙都这样做,直到达到目标。这件事情感动了上天,天帝派大力士来搬走了大山。②
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梦想,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美好的梦想才会实现。③
人都盼望自己的行动能够成功,但成功不会一蹴而就,胜利贵在坚持。这是被古往今来无数成功人士所反复证明了的真理。④
我们都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跑得很快,而乌龟跑得很慢,它们两个赛跑,冠军非兔子莫属,这是毫无疑义的,但结果偏偏是乌龟赢了兔子。何以如此?原因就在于兔子自恃跑得快,中途睡觉了,而乌龟坚持不懈,一点点得爬,终于取得了胜利。⑤
我们读过蜀鄙二僧的故事。蜀地有两个和尚,一个富一个穷。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要去海南,你看怎么样?”富和尚不屑地说:“你凭啥去呀?”穷和尚说:“我就凭一个钵,一个瓶子。”富和尚说:“多年来我一直想租条船去,也没去成,你还能去?哼!”结果,一年以后穷和尚从海南回来,富和尚很惭愧。从蜀地到海南,中间有那么远的距离,穷和尚只用了一钵一个瓶,胜利地到达目的地,并且安全地返回。穷主和尚会成功岂有他哉,坚持而已。⑥
对于成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我们耳熟能详。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还是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许多滴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绳子也是如此,虽然柔弱,一天天地坚持,自然就能把木锯断了。⑦
巨石当道,绕石而行,或是望石而转,固然不失为智慧的选择,然而,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同样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可歌可泣!⑧


①开头简洁,直奔中心。

②复述故事内容,是为“读”。
③交代感点,简明扼要。

④分析议论感点。



⑤联想一:龟兔赛跑的故事。



⑥联想二:蜀鄙二僧的故事。



⑦联系成语进行分析。。


⑧简单议论,结束全文。
点评:
文章先总说读《愚公移山》感想颇多,而后简述故事内容,再点明感点,即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美好的梦想才会实现。然后围绕感点进行议论分析,再联系举龟免赛跑和贫富二僧的例子,并结合成语,展开议论;最后再照应开头,结束全文。文章材料丰富而无堆砌之嫌,层次转换自然流畅,语言朴实亲切。

二、猜题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歌唱,是内心倾吐的情思;歌唱,是时代迸溅的火花;歌唱,是青春飞扬的旋律。我们歌唱祖国,祝愿她繁荣昌盛;我们歌唱亲情,礼赞她的至真伟大;我们歌唱时光,咏叹她的瞬息美好……歌唱,那土地中幼芽拔节的声音;歌唱,那历史深处幽远的回响;歌唱,那美好未来金色的荣光……就让我们放声歌唱吧,谱写青春的乐谱,敲击青春的鼓点,演奏青春的华章……
请以“歌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导航】
1.明确写作主题
首先要明白“歌唱"什么。应结合文题提示,把指向的内容确定下来。这是文章素材选用问题,实质上也是主题择取问题。如“歌唱祖国”,可歌唱时代变化,可歌唱自然伟力,可歌唱亲情友谊,可歌唱顽强不屈的精神,等等。我们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写出来最易于打动读者、自己又有把握写好的内容。
2.力戒空洞乏味
确定了写作主题,就要思考材料的具体择取与打磨问题。写这个文题同学们最易犯的错误是假大空,是空泛乏味。克服这一毛病的最好方法,是具体细节要以事撑起,以小见大。以“歌唱祖国”为例,如果我们选择祖国历史如何悠久幅员如何辽阔、英雄如何伟大等材料来写,就不好驾驭,容易写得空洞,不如选择身边小细节,诸如扶贫中一次亲眼所见,交谈中句自豪的话语,传统文化活动中一些真切的体会……从中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感受人民群众“捋起袖子加油干”的巨大力量,感受作为中国人油然而生的幸福……这样“歌唱”祖国,写出的文章才显得真实,才接地气,才易打动人心。
3.选择合适的写作形式
要明确“歌唱",是一种以“歌”而倾吐的“哈唱”。可以是某-首歌.最好是首能够为同学们所熟悉的有意义的歌,抑或是自己编写的一首歌一一诗歌。我们把这首“歌"贯穿于文中、交代“歌唱”的背景、经过、结果,写成记叙文也可择几首歌, 呈现几个版块的“歌唱"内齐,以小标题形式引导,这样层次显得更清晰。歌唱",也是种礼赞 由衷的赞美.所以写作内容可以确定为礼赞某一人、某一物、某一事或某一 新风尚等。这样的内容 ,写作时一般是抒情散文式的,需要我们展开想象联想,多“点”开花,或采用托物寓 意方式,借物“歌唱”,但不论哪种散文,都要有条一以贯之的抒情线索。
4.融入浓烈的感情
在写作时,一定要把情感渗入文中。这种源于内心由衷的赞美,可以把它蕴藏于字里行间,这就需要我们选用得体的表达感情的语句、字词。也可以直抒胸臆,在具体叙述中,特别是在文章结尾等重要位置,拿出一些抒情语句或抒情段落,升华情感深化主题。文章主体事件的叙述,更是一种情感积累与迸发的过程,写作时也应注意感情基调,注意情感蓄势。
【满分范文】
歌 唱
清晨,鸡似乎还来叫,阿奶已站在自己的岗地里,顶着矿灯,开始摘桃。
南岗已是一片沸胜。摘桃的人在各属的区域说着闲话,矿灯闪耀,一如天上还来褪尽的星星。
阿妈眼前就是一个大桃,坠在一根垂下的校条上,在光東下泛着嫩红的光。这也一如她孙女儿小娟那张小脸。她伸手抓住了那桃,手轻轻一拧,那桃还带着几片绿叶;她没想到桃那么沉,又用手掂了掂,至少有半斤吧——四两以上的桃要卖到两元以上,她心头一阵欢喜。
还是村主任说的对:阿妈,你把岗上这几亩麦地也种上桃树吧,坡陡土死,种上上千棵桃树,一年也有上万元收入。这女娃村干部还领着一位戴眼镜的扶贫干部,从县里来的。他冲着村主任说:“这树苗栽种,我们来吧!”阿妈一合计,自从小娟她爸出走之后,这岗地也未收几次像样的庄稼,便答应下来。
小娟他爸呢?可没少让阿妈伤心。上高中就不成器,到处打工,一年到头钱看不见一分,却招来债主逼着阿妈要债。不久又带回个外地女人,添了小娟,可有一天那女人跑掉了,再也不见踪影。小娟她爸又在外游荡,偶尔回家就是要钱。阿妈抱着小娟蹲在门墩上哭:“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呀!”一想起这事,阿妈心里就像有块石头在滚动,疼得喘不过气来。
天大亮了,摘的桃也堆了一大堆,阿妈关了矿灯。
不远处李家媳妇儿的红衬衫已看得很清了,她冲着阿妈喊:“阿妈,你摘多少了?马上让我们家福顺带到市场上,我们今天请的人少了,车装不满!”“好嘞,好嘞,又麻烦你家,我给你们出车费!”
李家媳妇儿“扑哧”笑起来,转过地边,冲着阿妈说:“阿妈,你家的桃可真大,头一年就长这么好,今年可卖好价钱!”“是呀,还是扶贫组他们推荐的猩猩红品种好,施肥打药,也吃上劲儿了……
太阳从东山上升起来,她已装了30多箱了。阿妈心里很敞亮。是呀,小娟也上大学了,长大了,这日子也一天天过来了,她心里的石头也该落下了。阿妈突然哼起小曲儿来-这 倒把她自己吓了一跳!山上运桃的货车多起来,突然山岗的那一边飘过悠扬的歌声:
“南岗的桃子熟了哟,红了半边脸。提筐摘桃的阿妈哟,她直想把歌……”
【点评】
此文属记叙文,歌唱的是扶贫政策给农村贫困户带来的巨大变化。文章择取阿妈这个点,通过扶贫种桃改变生活来展现时代主题。大背景下的小场景,小场景中的真实感受,真实感受里的小故事,织就了一首歌,赞扬党的扶贫政策的歌。文章择取阿妈凌晨摘桃这一时间点叙事,中间补叙种桃与家庭境况,选点小,内容丰,主题深,格局大。整篇文章澎湃着“歌唱”的旋律,结尾以“歌”作结,全文感情真挚,抒情性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歌 唱
清风乍起,大地飞歌;我倾情歌唱,为生命中那美丽的邂逅。
我歌唱亲情。秋深的时候,干里之外寄过来的毛衣,胸前是卡通的精卫鸟衔着绿枝,那是妈妈打工抽空手织的作品。她把对孩子的爱织在每一针每一线中。这绵长的针针线线哦,温暖着我每一一个寒冷的日子,一首藏于心中的歌,就会油然而生,深情地歌唱:
“无尽寒夜的苍穹,总有一颗闪烁的星,点亮夜的沉寂,温暖我的心……”
在这歌唱中,有奶奶于暴雨中在校门檐下拿着一把伞的张望;弟弟从宴席中偷留下的鸡腿;姥姥总要在电话那边说:“门前的枣熟了,就等Y头回来打枣呢……”这画面如滚动的屏幕,在脑海中流淌……
我歌唱真情。总是为年级“一姐”而较劲儿,总为试卷上一点点可给可不给的分数而给她大大的叉,总有着“既生瑜,何生亮”的抱怨……那一次参加省里大赛,她在老师的举棋不定中把机会给了我!兴奋,而其中更多的羞愧生生涌来,连同她的仗义、正直,点点滴滴,一首歌,它在我心头歌唱:
“是你,总在无数的焦灼中,给我力量,如炽焰中的冰雪,宁静我骚动的心……”
在这歌唱中,曾经那无理发怒烈犬般的自愧,在老师“青春期叛逆,吃火药了”的包容中消逝;那冰天雪地中,陌生大叔的拖拉机捎带,大婶还给我披上她的大衣;雨天的夜晚,那陌生的外卖小哥开着摩托车灯慢慢照着我前行……这一幕幕场景,扑面而来!
我歌唱我的祖国。2020年春注定会载入中华民族光辉的史册。新冠病毒肆虐,武汉封城,各地告急。但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就是在无数次磨难中,愈挫愈勇。在困难面前,中国人又次展现了强大的韧性与斗争精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我是共产党员,我就应该下沉到抗‘疫’一线!”“疫情不灭,我们不退。”现在疫情得以控制,无数医务工作者,全中国人民,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中,谱写了英雄的赞歌:
“我看不清你的模样,但你有一双坚毅的眼,任凭病毒怎样张狂,那双眼,永远是亮彻心底的灯……”歌唱中,我们中华民族筚路蓝褛,开拓进取。那历史深处的屈辱与辉煌,抗争的血泪与文明的荣光,以及更美.好更光明的未来,都在我们心中回荡。清风乍起,大地飞歌,我倾情歌唱,为我身处的中国,为我美好的未来!
【点评】
文章采用散文的形式,以“歌唱”为线索贯穿亲情、友情和爱国情三个版块,层次极为清晰。每个版块列出首括句,提挈全段;紧承重点支撑事例,表现并点出“歌唱”主题,引出“歌唱”语句;然后在“歌唱”的声音中,再择取表现此段内容的三四个小事例,丰实本版块内容,展得很开,“形散而神聚”。文章另一个特点是抒情性强,感情从文字中涓消而出,这本身就是“歌唱”;加之文中直接写“歌唱”的语白,编写的歌词,和题扣得很紧,含蕴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