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把自己当回事儿》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5-24 06:44:38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把自己当回事儿》读后感

《把自己当回事儿》 杨天真

 

读完,觉得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杨天真真的看的很清楚,希望有空的你也可以读一读。

 

读书笔记:

 

1 P2 徐浩峰说,稚气最难,霸气最易。

 

2 P5 讨论的时候她说她的观点,我说我的观点,碰撞之下有共鸣的直接达成协议,有矛盾的不强求,简单快速只为解决问题。我想,这还是因为我俩在工作上的共识:永远只对事,不对人。

 

3 P8 少数脱开这个“范式”的人,是靠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特殊契机,以及锲而不舍的“战斗”才实现的自我解放。

 

所以,在我眼里,杨天真有点像只“微胖的天鹅”:表面上浮在水面悠闲自在、十分优雅,实际上水底下的脚蹼一直在猛劲儿地扒拉。

 

好吧,我很希望读完这本书的每个人都能像杨天真一样,拥有这样的信心和气场:大杀四方,闪闪发光

 

4 序

与我做过的所有事情一样,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性很强,是顺应需求,是整理思考,是触达人群。

 

写书的过程是一场密集思考下的输出,也许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被遗忘在岁月的浮尘中,也许还有新的收获来不及整理成看上去尚可阅读的文字,好在随着做读书笔记和记录思考点滴的习惯养成,所有的思考和总结都不会遗失,如有更新和成长,我会持续奉上。

 

看,我就是这么把自己当回事儿。

 

5 P4 真诚,是解决问题的最快途径。

 

这就是真诚,说可以说的,不能说的也直接表达。

 

兵不厌诈,“诈”是一种特殊手段,但我们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沟通的常态。

 

有效的沟通,通常要求的是稳定的沟通双方,而大买卖都是源于持续不断的小买卖。

 

真诚的态度,是要与人性中的自私与贪婪对抗的,甚至要直面自己的很多问题,承担更直接的责任。

 

PUA就更不用说了,使用那么多的套路和伎俩,就是为了控制别人,达成自己的目的。PUA的核心是沟通双方的不平等,如果不上些手段就没法达成目的。

 

从本质上来说,双方并没有获得一种真实的关系,只是通过暂时蒙蔽他人而达成的一种临时性信任,而这种信任是非常容易破灭的。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在事情上,你可以上各种各样的手段,但在人身上,就不要上手段了,在人身上使用的所有手段,最后都会反噬。

 

真诚,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的不真诚可能会在短期内给你带来好处,但是从长期看,都是给自己埋下的雷。

 

6 P7 是的。因为大家都不够真诚,所以你更要真诚。

 

我们和别人说的、对别人做的,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一个信息:我是谁。

 

随着你个人的职业进阶,你会遇到越来越多成熟的人,他们工作状态成熟,情绪也成熟。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我们就会越发感知到真诚的力量。

 

这些人都有识人辨人的本事,能洞悉人性,而我们耍的小聪明在他们面前会暴露无遗。

 

别人的不真诚、总体环境的不真诚,都不能成为我们自己不真诚的理由。因为当我们真的看得够高、够远的时候,就会发现:哪怕只有一毫米的差别,真诚,还是比不真诚高。

 

7 P11 一个好的沟通机制需要告诉消费者A和B的利弊,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客户。

 

缺乏真诚的目的性是很容易让人洞察到的。

 

这些沟通不就是需要沟通者具备进攻和防守的能力吗?这一点,我不否认。关于价格,关于利益的沟通,肯定会充斥着信息的不对等以及心态和能力的博弈。

 

好的沟通,可以是一种攻防状态,但绝对不是一种战争状态。攻防是你来我往,战争是你死我活。

 

在沟通中,真诚的态度会为我们在制定策略和推进沟通的时候设置一个起码的底线,这个底线可以让双方在互相信任的状态下进行沟通。

 

8 P14 我叫杨天真,取自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她什么都懂却还那么天真。

 

放心,我没有天真到认为人可以做到不撒谎,也没有天真到认为撒谎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行为,更没有天真到认为我们应该放弃谈判中的所有策略。

 

说了一个谎,就是开启了一个无限循环。

 

谎言有即时的好处,却有长久的隐患。真诚或许无法及时获利,但从长远看,能创造益处的积累。

 

仓央嘉措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诗:一个人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如果我们真的把这句诗看作一个认真的问题,那我的答案是:越少越好。

 

我们已经有太多挫折和磨难要面对了,何必把精力和时间花在撒谎上呢?请再真诚一些。

 

我并不是在鼓励大家在不具体分析的情况下,只能真诚,不能撒谎。我是在鼓励大家:要知道谁和你的根本利益一致,要知道如何与伙伴相处,要知道真诚是一切合作的基石。

 

有个说法很流行;聪明人总会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谎言,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不够聪明,不是吗?

 

如果有些事情说不出口,最后让我引述一句季羡林老先生的话: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9 P20 这样的想法让沟通变得扭曲,真正的问题被虚假的说辞粉饰,埋下了有可能在未来越来越严重的隐痛。

 

其实真诚就像是一场快刀斩乱麻的手术,当时可能会痛彻心扉,但是只有彻底清创,对症下药,我们才可以好得彻底。

 

不管是男是女,都可以接受自己不被爱或者被抛弃,但都绝不想在欺骗中不知所以。

 

沟通不仅是对现在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真诚可能会伤害现在,但撒谎伤害的是未来。

 

我们每个人在沟通中都一定会有这样的困境:说谎会轻松一下,会把痛缓解一些,会让场面更好看一些,但是这个谎言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条尾巴会波及之后的种种。

 

10 P25 现在自己做了老板,回想当时的情景,才发现老板只是想知道你到底可以负责多少事情,承担多少责任。

 

如果这件事情你已经分不出足够的精力,交给其他人就好了。避重就轻的行为反倒会在老板那里减分。

 

第一,这会让自己显得眼高手低,能力值不匹配。

第二,这会让同事误解你好大喜功,什么事儿都往自己身上揽,容易不合群。

最后,这会显得自己特别没有责任心,老板会担心整个团队因此受到影响。

 

面试中,除了被问及自身的优点,我们常常还会被问及缺点和不足:“你的缺点是什么?”

 

这个问题所探讨的不仅是你目前的短板,还有两个重要的层面:

 

第一,你是否能够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局限,并且坦诚地表达出来;


第二,你是否有一个持续学习的态度,并且努力地克服自己的不足。

 

如果面试者含糊其辞,或者避重就轻,貌似遮掩了自己的缺点,实际上是给自己埋下了一个更大的雷。

 

把最擅长的人放到最合适的位置。

 

因为我们必须接受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有些缺点,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改不掉。就像我之前说过的,与其花很多精力去补短板,不如花同样的气力去提高长板。

 

每个人都一样,有不擅长的事,就一定有擅长的事。把自己不擅长的空间腾出来,不仅是为了让其他擅长的人大显身手,更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去做可以让自己发光发亮的事。

 

我不行,不可怕。我说我能行,最后却不行,才可怕。

 

11 P34 “我是杨太真,对不起,我在整理通讯录,想不起来你是谁了,能告诉我一下吗?我会重新做好备注的。”如果他不回,我会直接删掉。如果他回复,我正好可以借此和他有一个比较直接的沟通。

 

现在再遇到同样的状况,我就会很直接地跟对方说:“对不起,我真的忘了你是谁了,我们能重新认识一下吗?”

 

仔细想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变,原因大概有三个:

 

第一,谁都不是傻子,你如果真的不记得了,传达出来的信息是可以被对方隐约察觉到的,有的人会主动再介绍自己,有的人则继续装傻,看你能撑到什么时候。

 

第二,既然对方过来和你主动说话,无论你是出于维护一段关系,还是联络一下感情,总归双方的一个共同诉求是彼此相识且有意愿保持下去

 

第三,如果对话已经结束,你还不知道对方是谁,那刚刚已经发生的这场沟通除了貌似缓解了表面的尴尬,并没有起到任何实际的作用,毫无意义。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尴尬?在我看来是体验层面的不平衡。

 

在沟通中,尴尬也许会让人不舒服,但它绝对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恰恰是我们太过于害怕而选择的逃避,才会造成更大的问题

 

12 P38 谈起沟通,我们一般总会想着去“连”,连接人与人,连接情感与情感,也连接结果和原因。

 

好的沟通者不仅会“连”,还要会“断”,会切割,会分离,由此确立自己沟通体系中的边界。

 

作为成年人,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讨厌一个人,讨厌背后隐含的逻辑是对他所持有的全部或者某一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不接受或不认同


与这个人设立边界的同时,我们也是在为自己的价值系统设立红线和坐标。道不同,不相为谋。

 

底线不是一条黑乎乎的死线,它的作用是给我们提供一套完整的行为方式准则。而边界意识也给了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说“不”的勇气。

 

13 P42 如果我们做好了预期管理,沟通者就会提前让对方明白自己的语言来自性格而非恶意,并提醒对方不要把一些耿直而脱口而出的话放在心上。

 

我不止一次地强调过,好的沟通需要坦诚的态度。

 

而预期管理的出场正是坦诚态度的一种表现:“接下来我要和你说的是我的心里话,它可能不好听、不中听,却代表了我最真实的想法。”

 

我们需要在谈话的一开始就奠定这样的基调。

 

“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如果是我遇到这个问题,我就会回答:“你想讲就讲,不想讲就算了,但是请你想清楚再讲。”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就能够明白:直接让意思的表达能够尽可能准确,而预期管理则是让直接能够尽可能地照顾到沟通中的情绪,让对话的双方都不至于被直接的尖锐所伤。

 

就好像如果能够提前接到风暴预警,大家可以做好待在家里的准备,心态上就不会崩溃。

 

14 P42 你的口气可以委婉,但是内容必须明确。

 

我们对不同的事物和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当你希望自己的信息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对方那里时,你需要判断沟通中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并把自己的表达直接落实到最小单位的括号内

 

委婉的语气可以表达以后合作的可能性和延展沟通的弹性,但是内容坚决不能给对方留出误解的空间。

 

“非常抱歉,因为档期的问题,我们无法参加这次晚会的录制。非常感谢您的邀请,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15 P50 这种拉踩式的赞美,就算不是出于恶意,内心深处也还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更俯视的位置,这样是达不到好的沟通效果的。我听完这话,只想跟对方说:“你滚蛋。”

 

在我看来,此时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清晰的表达让对方理清每个人生活和隐私之间的界限。注意,这不是工作场合。

 

如果应酬,或者商业谈判,我们或许还会有其他的顾忌和考虑;如果这样的对话发生在生活里,我们就必须捍卫自己的边界。

 

别让沟通尴尬,别让沟通有火药味,别让沟通进行不下去,这是我们的思考惯性。我们是否仔细地想过,沟通的目标和核心究竟是什么?


如果为了场面上的好看,我们丢失的是自我生活的边界,是对话中的平等,是保护一个群体的利益,我坚决反对。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得理不饶人,而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沉默的体面,也从来不缺少礼貌的退让,我们缺少的是一份能够让自我得到确立的坚决,特别是我们的自我在遭遇羞辱和挑衅的时候。

 

因为会让你有这样情绪的人,自身对于礼貌和尊重的理解就需要打一个问号,至少在沟通上,他们是先有问题的那一方。

 

我们在沟通中应该注意的两件事:距离和善意

 

先说沟通,好的沟通一定要保持一种距离感,无论是谁,我们都需要知道,那不是你,也不是你的生活。

 

每当你想要从自我的角度来表述,甚至来教导对方的时候,请先问问自己:对方为什么要接受我居高临下的建议?对方为什么要允许我的看法和建议侵入他的生活中去?

 

再说善意。真正有善意的沟通一定是一种帮助的给予。当对方表达出自身的问题或困难时,最好的回答是:“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然后你要确保自己能够真心地听取对方的需求,并切实地给予对方来自你的帮助。

 

16 P59 可以说,所有的沟通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大多数人会在沟通前的准备阶段中把问题分析的很透彻,却很少人能在准备阶段就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去预设方案。

 

这种差别,就是优秀的沟通者和平庸的沟通者之间的差别。

 

当面试者可以将方案放在问题发生之前的时候,我和他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共识。

 

用这样的思路来理解沟通,可以很清晰地分解为四步:

 

第一步,做沟通的准备,锁定问题,并想好解决方案;

第二步,进行沟通,根据沟通中的细节,调整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步,完成沟通,与对方协商并确定解决办法;

第四步,执行沟通,将沟通中的解决办法运用到实处。

 

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在沟通前,我们就按照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思考,那么沟通就能达到最佳效果,以此确保沟通后的决策和行动达到最佳。

 

而超前的思维预判,是让解决问题成为沟通前提的重要元素。这种思路的形成需要进行强化的刻意练习。

 

一个好的沟通者,会把“问题意识”自主性地转化成“方案意识”。记住,方案比问题有价值,所以,有方案的人比只有问题的人更有价值

 

17 P65 主动寻找解决方案的沟通方式,既利己,又利他。沟通者也会因此获得更足的底气。

 

于我而言,如果一个任务没有完成,或者做错了,我就不会再纠结于那个错误本身。

 

我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没做到?是不够重视,还是能力不足?是时间安排不过来,还是纯属偷了个懒?是这件事情的难度系数太大,还是在沟通中发生了问题?

 

我是一个比较讲究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的人,如果有人犯了错误,过度责怪是没有意义的。

 

每一件从未尝试过的事情都经历了从全新的接触、学习到掌握其中的逻辑和方法的完整过程。而学习能力的底层正是对自己的认知和对世界的理解。


犯错很正常,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机制来防止同样错误的发生。


我的团队一直在执行一项名为“白皮书”的工作机制,把之前犯过的错误、踩过的雷都整理到白皮书里,内容越详细越好,而且有三点不能忽略:错误的原因、解决的方法和防范的策略。

 

比起个人的反省和反思而言,一个团队也应该具有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的沟通模式,很多问题是可以在发生前就拦截下来的,不一定要等到发生了再去弥补。

 

另外,如果你初入职场,我建议你也准备一本属于自己的白皮书,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犯下的错误都记录下来,时常翻看,这样不仅能够加快自身的进步速度,也会在沟通中变得更有底气。

 

我们之前说过:解决问题这个思路,应该是沟通的前提,而不是结果。要知道,老板最喜欢的是结果,而不是前提。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下次在去老板办公室认错之前,先捋一捋: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解决方案是什么?防范措施是什么?

 

 

18 P68 掌握分寸感,找目标一致的人协同你,有效地调配资源,就可以提高效率。我准时赶上了会面,朋友赞美我,说都没有麻烦她就解决了所有问题,懂得调度资源。

 

敢踩不是乱踩,是你知道该加速的时候就去加速,是你看到了前路无障碍,相信自己的提速能力时敢大胆地一脚踩下去。

 

但我们做预判的时候,视角应该放在双赢上,最好是两方都得到方便,利人利己。

 

一旦能够习惯性地为别人考虑,节约别人的时间,生活中无数的沟通就会在一个又一个的细节堆积之后,变得顺畅又充满人情味。

 

把整个节奏安排好,大家自然就会比较舒服,而“找到一种大家都舒服的方式”在沟通中又是无比重要的。

 

我们需要明白,这样的习惯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也不是什么心机谋略,而是切切实实地在乎和为别人着想,让对方能够更精准和自由地掌握他的时间。同时,这样的举动也在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我们的时间都非常重要。

 

我在乎你的时间,因为我也同样在乎自己的时间。这种共通的价值观,可以贯穿整个沟通过程,让双方都能赢得彼此的尊重。

 

19 P72  而我强调的正是从“谁负责”到“我负责”的转变,这是一次关键成长,这个逻辑转变改变的不仅是沟通中的状态,更是一个人的行为状态。

 

我的成长速度确实是最快的,未来的空间和发展自然也在同倍速成长。

 

在最后,我想以同样的道理在沟通的讨论中做一个变形:沟通中的责任是沟通者需要承担的,什么样的沟通者会成长得最快呢?

 

答:愿意主动为自己的每一次沟通承担责任的人。你主动迎上去承担的责任越多,渐渐地,你得到的回报也会越多。

 

20 P76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从天而降的临场发挥,一切皆源于准备。

 

没有人可以轻易做到临场发挥,所有的临场发挥都是厚积薄发。

 

有的人是靠几十年如一日的阅读,有的人是靠生活中时时刻刻的观察与思考。

 

沟通的氛围应该是轻松的,但沟通者的思考状态不能松弛。

 

只有在沟通前和沟通中时刻聚焦最核心的目标,时刻寻找共识的基础,时刻切入共情的场景,我们才能让沟通真正地有效。

 

21 P79 其实,有时候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往往非常朴素。如果我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多事情都是不可理喻的;如果试着去了解沟通的对象,站在他的位置看他眼前的风景,就会发现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读。

 

但凡我们了解到对方的“屁股坐哪儿”,就会懂得对方采取这种思考方式和行动逻辑的缘由,也就一定可以找到达到沟通的方法和内容。

 

了解对方的诉求,体会对方的难处,是一个优秀的沟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要做到这一点,不妨先从对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诉求着手。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沟通时,先看看对方的屁股坐在哪儿。

 

我们不仅需要从自身出发,也要从对方的工作性质和需求出发,把沟通的成本降到最低,也给对方提供最大便利,一次就保证沟通的结果。

 

然而站在自身角度以及根据过往的经验总结,很多杂事和细节必不可免,至少我们可以在时间上给足对方,让他有充分的准备去协调、平衡和处理。

 

所以,我会要求团队一定要把事情想在前面,能够早告知的一定不要拖到最后一秒。

 

如果我们对节目的录制有其他想法,我一般会让团队提前做好几版不同的方案,并且把每个方案的重点和问题都标注出来,让对方清晰地了解到我们做出更改的缘由。

 

如此一来,让对方与我们的困难、想法以及解决方案直接触达,也就避免了双方在沟通中本能地带入对方在无理取闹的抵触情绪。

 

最后,我一直要求团队和对方时刻保持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的沟通语气,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有些时候我们确实给对方添了麻烦,所以要把“抱歉”和“对不起”多挂在嘴边。

 

反过来想想,如果一个沟通者能够在你屁股所坐的位置上给你提供有利于你工作发展的建议,你的脑袋会拒绝吗?

 

22 P83 巴菲特说:如果你打了半个小时牌,仍然不知道谁是菜鸟,那么你就是。

 

我想借用一下这句话,在沟通的话题里换一个说法:如果你已经知道对方是一个笨蛋,却仍然不知道改变和他沟通的方式,那么你也是。

 

是我们不变的沟通方式,一直在给“笨蛋”机会。

 

一旦确定了对方是“笨蛋”,就要用适合与“笨蛋”沟通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力、执行力、抗压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优秀的沟通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制定不同的沟通策略。

 

聪明人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这个世界,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笨蛋。

 

时间流逝,有的笨蛋会脱胎换骨,变成聪明人,有的笨蛋会坚持自我,一直做笨蛋。

 

我们永远不能对所有人都用一套沟通方法,那样不仅你会很辛苦,沟通结果也很难保证。

 

如果不能想明白这个道理,那就说明。你才是笨蛋。

 

23 P88 我想要抵抗和让自己警醒的,正是这种全盘接受的态度

 

我反对的从来不是健康和工作的对立,而是那些根本不经思考的固有观点和约定俗成。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她们,这样的坚毅和勇敢让我们欣赏、敬佩,也向往。

 

但在我看来,每个人的人生燃点是不一样的,可能在别人看来是个屁的事情,在我心里就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是在维护自己在意的事情,维护自己的信仰。

 

在自我沟通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且必须具备的,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在坐标中的位置,从而判断什么结论对自己有用,对现在有用。

 

也正因为有了坐标和自己的对照,我们才会知道有些结论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它对自己不适用,或者与现在的自己不匹配。

 

我们的观点应该保留被影响的空间,接受不同角度的声音,但绝不应该被统治、被支配。因为一旦失去改变的弹性,我们就失去了自我沟通的前提。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套绝对的标准,而是要去建立一个坐标,然后把自己放进去,变成那个频频闪动的点

 

只有当我们用问题回应问题,而不是一味接受答案的时候,问题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因为疑问本身的目的就不是顺从,而是思考。

 

24 P93 格局,决定了沟通的维度。

 

我当然明白,每个人的压力和感受多会受到人生阅历以及当下情绪的影响和局限。很多道理属于岁月的馈赠,只有经过时间和过往的淬炼,才能慢慢懂得。

 

我常常在直播间里回答网友的提问,其实也没有预设什么话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直播都变成了人生和职场问答。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一定就是对的,也从来不建议大家完全照搬我的模式,只是希望可以告诉大家:我用这个方法走过了一些路,最终的结果还不错,你不妨结合自己的特点,试一试。

 

我们总说答案里有你的价值观,其实提问中同样包含着你的思考、你的认知、你希望得到的别人对你的期待,以及对你格局的判断。

 

沟通的内容是由沟通的思路决定的。沟通的思路是由一个人的想法决定的。一个人的想法是由其格局决定的。所以,格局不够大,沟通维度就会小。如果一直没有提升,就会一直困在原地。

 

我们要知道:不断上升,以到达更高的层面,这是需要动机、动力和行动的。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格局这件事,你就很难有更高层次的突破,因而很难到达更高的天地。

 

本质上“格局”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可能一本书都讲不完。要提升格局,就必须要从意识到格局的重要性开始,这一点,毋庸置疑。

 

25 P102 正因为每个人都遇到过类似场景,我们才会产生疑问:沟通要共情,那么,能不能把情绪作为一种武器呢?我的回答是:最好不要。

 

第一,功利性地把情绪作为武器是一种非常低级的手段。它可能会让你一次性达到目的,同时也会建立一个印象:你是个情绪不稳定的人。

 

遇到挫折,情绪稳定的人会先做事,再处理情绪。

 

第二,长期使用情绪手段,会让周围的人免疫。等你有真情绪时就不会被重视。

 

第三,情绪的消耗会降低沟通的实质内容,它也许能帮你促成沟通的记过,却不能保证事情本身的质量。

 

经常发生的状况就是:利用情绪作为武器,可以把事情办成,却不一定能够把事情做好。

 

如果长期用这种情绪压力去解决问题,小朋友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还会成为一个根据别人情绪反馈而判断自己下一步行为的人,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之法。

 

我从来不认为情绪是一种武器,有人使用它,我不反对,但我肯定不鼓励,我鼓励的叫作共情。

 

真正的共情是理解对方,然后站在对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如果先认定情绪是种武器,我们是永远达不到共情的。

 

共情是懂得把对方跟自己放在同一立场上,而情绪作为一种武器时,沟通的对象就被当成了敌人,站在了对立面。

 

你的方式就变成了用情绪崩塌去恐吓对方,换取对方的同情,以便达成你的目的。

 

回到狼人杀,真正的高手是不带情绪的,他们永远是用自己的逻辑和思考来说服你,而你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让自己的判断力得到提升,找出每个人发言的漏洞,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聪明的人会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起了一次情绪,获得了胜利,我下一次就得起一个更高的情绪。这样下去,你就不是在玩狼人杀了,你是在演戏。

 

26 P107 有些时候,内容是要给情绪让位的,我们需要判断,如果对方的问题是纯情绪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对错、观点、道理就都不重要了。

 

如果她找的是懂得共情的沟通者,那就会是一场同仇敌忾的交谈,就是对人不对事的被理解的感觉。

 

如果一个女孩找到的是一个很讲道理的说教者,在情绪没有发泄出来的时候只强调对错和道理,那么委屈感就会加倍,女孩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关心,甚至会觉得全世界都是她的对立面。

 

不好意思,人都会因为情绪爆棚而脑袋进水,你要是不能让这女孩脑子里的水变成泪水从眼睛里溜出去,你就永远都无法跟她讲道理、谈方法。

 

我有个前同事,她能力很强,但总是很情绪化。每当她有情绪波动,需要找人聊天、需要人陪的时候,我就很明确地知道:她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是想找个肩膀、找双耳朵。

 

我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跟她说:“我理解你。”“我懂。”“真的不是你的问题。”只要能让她在情绪上有个支撑,就够了。

 

纯情绪的表达到处都是,它可能发生在亲密关系中,也可能发生在职场上。它不仅发生在女生身上,男生也会有这样的需求。

 

那些酒桌上噼里啪啦、酒桌下啥都不记得的话,真的不是一种情绪对情绪的“嘿,兄弟,没事儿”?

 

27 P111 态度够真诚,对方才能真正感受到你的真诚。

 

道歉的核心不是那句“对不起”,而是对不起之后的内容。在这里,真诚的道歉要找的是原因,而不是借口。

 

要想区分原因和借口其实非常简单,借口是你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或者外界上,而原因是从自己身上寻找。

 

在道歉的逻辑里,出发点不是对方,而必须是自己,只需要思考我是不是确实有没做好的地方。对方没有问题吗?当然也有问题。

 

只要出现需要道歉的场景,那两方一定都是过错方,不存在绝对没有过错的一方。但是真诚的道歉一定会同时给对方提供反省和思考的机会。

 

如果能够意识到态度和找自己原因这两点,道歉就已经非常真诚了。

 

我想说,如果你不满足于此,那道歉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需要注意,那就是再加上一个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如此,这就是一个接近完美的道歉。

 

道歉不仅要真诚地往前看,还要建设性地往后看。

 

真诚的态度、自己的原因、解决的方案,全齐。

 

28 P115 压力过载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动作变形。

 

我们可以把压力源分为两种:间接压力源和直接压力源,它们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解压策略。我想说,比起拼命地去捏手里那只假眼球,沟通才是解压的良药。

 

直接压力源最好理解,就是某个人直接通过语言和行动对你施压,你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抵抗。这时候可以通过“直接叫停”和“寻求共识”的方法解决,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自我预警。

 

你要时刻提醒自己,现在的焦虑和紧张已经到达会导致动作变形的边缘,必须先停下来,将情绪冷却下去,把它当作一件正常的事情处理。

 

第二步,直接沟通。

 

在沟通中的压力爆棚时刻,我们就需要直接叫停,让对方明白压力的程度边界在哪里。

 

第三步,再次理清共识。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再次和沟通对象梳理事件,并且在明确信息之后,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稳定。

 

第四步,寻求(或提供) 帮助。

 

尤其在团队里,自己或者同事面临合作方施加的压力,一定不要独自面对,而要抱成一团,彼此提供支持和帮助。

 

我在家里什么也没干,晒了三天太阳,也做了三天的深度思考。所谓深度思考,就是在我们想一个问题没有答案的时候,不断拆解这个问题,逼迫自己追问答案背后的起因、问题之下的问题。

 

这就是一种自我沟通。尤其是在面对“无形之针”的时候,这种良好的自我沟通极其重要。这一点,我第一章有非常详尽的描述,接下来,我会针对具体情况分三步阐述自我沟通中的解压过程。

 

第一步,问自己:我会因为压力而改变吗?

 

第二步,问自己:如果我换一种方式,压力依旧存在吗?

 

第三步,问自己:接下来,我要如何跟相关的关键人士达成共识?

 

29 P120 我们作为有感情的人类,都对故事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好奇。

 

一个好的故事,总能拨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感性也最脆弱的部分,让我们在情感上无法抗拒。所以在沟通中,我们要把观点转化成故事,人们会抗拒听观点,但是听故事,人们会买票。

 

而讲完这个故事,就可以先共情了,并且在我接下来的叙述中,所有人都已经在情感上做好了准备,在接受程度上也已经做好了铺垫。下一步才是共识。

 

如果我仅仅这样表达,投资人是无法感知我们工作中的难处的,所以我们需要故事。

 

我们所理解的沟通中的共情,绝非一种简单的情绪,而是一种情理

 

做大码女装,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大码女孩摒除审美的固定偏见。真正地自信起来。

 

我很美,我需要被看见。

 

道理,让我们看见事;而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人。

 

共情,可以调动沟通中的温度,让我们能感受到情感,从而得到感动和抚慰。

 

太多的时候,我们选择直白,渴望道理能够直击对方,却忘记了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最柔软的地方。

 

一个人会因为觉得你说得很对,而选择同意你;但一个人只有在觉得我和你一样的时候,才会选择相信你。

 

道理,是让人同意的;而故事,是让人相信的。

 

30 P126 比如故事中的这个人,当她看见一个比她过得好的人突然有了情况或者出现差池,就会忍不住偷偷地开心,内心潜藏的意识是希望别人不如自己。

 

我不是个特定对象,我只是个出现的状况。她也不是对我攻击,她是对自己人性的不释怀。

 

或许这么说起来有点太过悲观,事实就是只有我们把对他人的要求慢慢放低,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要求别人的时候,我们自己才会好过。

 

所以,下次再碰到认识的人对你口出恶言,或者背地里对你恶语相向,想想这三个问题:

第一,他对我重要吗?


第二,他说的问题,我是不是真的有;如果有,则要反思和改进。

 

第三,他是不是没有控制住自己人性的黑暗面?如果不能忽略他,至少要让自己放松一些。

 

我已经属于很有勇气面对自己所有问题的人了,但不得不承认仍然会有一些无法面对和无法用情绪对撞的事情。

 

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既无法面对,又不能放下。

 

我的想法是:如果面对实在做不到的事,至少应该像斯嘉丽口中“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样,暂时把它埋到土里,转移一下注意力,千万不要把自己困死在那里。

 

面对陌生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需要知道他们不重要,或者至少尝试让他们不重要;面对认识的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要认识人性,降低自己的期待,让自己放松;而面对亲密的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还有时间

 

31 P130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问他:“难道不是你们的十六年光阴给了彼此吗?”

 

首先,婚姻是一种自愿的选择。

 

其次,婚姻不是一种简单的付出和获得,而是两个人要一起去维持的一种关系,双方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方需要和应该去做到“牺牲”。

 

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婚姻中确实存在因经济实力或成长节奏而产生的“不平等”,但是一定没有绝对的弱势方和受害方。

 

牺牲感给了付出行动的人以委屈,给了另一方以愧疚。但这两种情绪除了彼此折磨,没有任何意义。

 

以上对情感绑架的分析很挑战人们约定俗成的认知,显得不近人情、冷冰冰的。

 

所谓情感绑架,其实就是很复杂的偷换概念,把“自己”“关系”“责任”全部混淆在一起,使得情绪一团混乱。我们要厘清复杂关系,避免被情感绑架,就需要这样的冷静甚至冷血。

 

很多不理解是长时间的不沟通造成的,有时候努力沟通无果后就放弃了,因为人的观点形成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也有环境属性,要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我幸福,但是我幸福的方式,是由我自己定义的。

 

如果他们的目的只是操控我,那我就更没有必要满足了。

 

情感绑架之所以会让人不知所措,不是因为恶意,恰恰是因为善意。

 

不是因为冰冷,所以选择抵抗。恰恰相反,我们是因为温度、因为爱而选择了不同的理解方式。

 

因为我们知道,如果真的被绑架了,最终受伤害的除了自己,还有那些爱着我们的人。我们不想伤害自己,更不想让爱着我们的人因为我们的选择而遭受痛苦。

 

32 P139 

 

第一,对错的思路造成了封闭的判断。

第二,对错的思路缘源于信息量的不对称。

第三,对错的思路阻止了更多的可能性。

 

多给对方建议,少给对方意见。

 

唯物辩证法有一个很牛的洞见,那就是抓主要矛盾,沟通也一样:抓核心需求。核心需求解决了,其他改动就会变得容易。

 

不是每个沟通者都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出发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大体的方向,而具体的目标和方法会在沟通中经过不断地磨合和商榷,逐渐清晰。

 

当我们的处理方式和对方的预设越来越相同的时候,沟通的信任感就会建立起来。人嘛,总是更喜欢和自己像的东西。

 

究其原因,是对与错在世界的两端,它们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长了,没有任何沟通高手能够穿过如此遥远的距离与另一端对话。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在沟通中和对方站在一起,不断强化共识,那么就像是隔壁邻居家的状态,我们开开门,顺手就能敲到对方的门,这样说起话来既轻松,又有亲切感。

 

33 P144 要达成艰难谈判中的最终目标,就要努力促成共识。

 

我们拆解出来的第一个维度是:时间。

 

时间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达成共识,是因为我们都被困在了当下的这一刻,而无法用更长远的目光看待眼前的事物。

 

我们拆解出来的第二个维度是:同行的惯例。

 

这件事早就有人做了,这就会给对方带来无形的安全感,而进阶层面我们只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到比别人更好。

 

我们拆解出的第三个维度是: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的产生是之前思路到位的结果,要达到共识,就需要从最终目标出发,判断形势,分析局面,统筹资源,从而真正地给出下一步的具体做法。在这个维度上,共识才能真正落地。

 

面对当下的共识困境,我们需要拓展思路,从多维度、多方面、多时空来拆解目标,力图将当下不可能达成的共识拆解成一个个可以达成的小共识,而一个个小共识的累积,则会让大共识真正落地,成为可能。

 

34 P148 多方混战是沟通中的难题,因为通常不同的沟通阵营都会有各自的诉求,我们非常容易陷入多方的泥沼中,而且很多矛盾似乎都不可调和,以至于沟通崩溃。

 

多方混战中的沟通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我们需要梳理各方的诉求,准确地了解每一个沟通者背后想要的是什么。

 

第二步,拆解关键目标,从各方诉求,逐一平衡。

 

第三步,我们需要精准地定位总体目标的调性,这样各方才能在这个大的方向上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收获,从而把力气使到一块儿去。

 

背后的诉求是起点,各方的平衡要通过拆解关键目标达成,而最终的合力则需要主基调的搭建。

 

35 P154 和家人之间的沟通有时候是最需要分寸的,如果我们仅仅是抱怨或者责怪,肯定会伤害家人之间的感情。

 

如果不说,这样的麻烦势必会越来越多,无形中给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和影响。仔细思考之后,我认为问他的关键是要和家人达成一个共识:我们是一边的。

 

我们是一边的,这是一个既理性又感性的共识。

 

让沟通的双方都明确地知道我们是一边的,就能将沟通当中的多方转换成简单的两方:我们和他们。

 

“我们是一边的”是沟通者一起搭建的一个共同出发的起点。只有沟通的各方都能够稳稳地将下一步的举动立足于共同的根基之上,所有的举措才能拥有最大的合力。

 

36 P158 这不是伪善,而是我认为好的沟通应该帮助让人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我们在谈话中,常常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单纯地给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样的意见对沟通对象也是更好的选项,强迫对方去做出我们所建议的选择。

 

真正的共识一定是双方互动沟通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起点和终点是双方都同意的,因而达成的不是“都是为你好”,而是“都是为我们好”。

 

37 P162 一个粉丝喜欢一个偶像,心态大致可以被总结为两种:要么是我想占有你,要么是我要成为你。

 

影响影响力可能存在误区。它建立在我自己对这个世界美好想象的基础上,但并不是一个实际可行的事情。

 

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艺人、影响客户,但想通过影响力而影响大众这件事,是要打问号的。

 

用自己的发现去打自己的脸,这不但不丢脸,反倒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它让我在之后去理解和运用共识的时候,更加具备自信和底气。

 

从共识的角度上来说,她们在质疑我们的态度,其实我也在挑战她们。

 

我认为用户在选择产品的同时,产品也在选择用户。产品其实就是一个介质,我很清楚我的衣服将去向何处:我并不想卖给那些只想把自己藏起来的人,而是想卖给那些想把自己展示出来的人。

 

关于我的品牌,有句话很重要:把自己当回事儿。

 

我就是要找到那些把自己当回事儿的人,因为只有当你有这样的态度时,你才会明白这里的女装和其他女装是一样的,它也需要讲究设计,讲究面料,讲究工艺。只有你在乎,我所追求的价值才有意义。

 

产品,就是我们关于消费、关于美、关于自我的共识。

 

共识的过程,其实也是个互相淘汰的过程。

 

共识,不仅是在人际沟通中找到可以继续往下走的共同点,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心理机制。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坚信不疑的东西,要挑战这些底层的共识,往往不是一次小修小补能够撼动的,而是需要一场观念的地震。

 

共识,往大了说,是一种相互的淘汰,同时,它又是一次相互的挑选。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非常坦然:离开的人注定会离开,而会回来的人也一定会再相逢。

 

38 P172 经过碰撞,我们才了解自己是谁。

 

不是碰撞就结束了,而是碰撞之后还要思考。撞完之后,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受不了,知道自己疼在哪儿,在哪儿摔倒的,下次该如何避免;

 

另一种是碰撞让你发现了新的机会,认识到了自己耐受力的临界点,下次还可以更勇敢地去撞出新的火花。

 

通过这样的自我沟通和自我审视,可以判断出两条不同的行动线。

 

第一条行动是进攻,你可以去做很多事情,跟很多人交往,谈恋爱也好,努力工作也好,甚至有时候会去挑战你的上司,挑战很多你以前从未做过甚至从未想过的事情。

 

而另一条行动线叫作反思,你会总结自己不对的地方、不应该再犯的错误,以及不可以再重演的伤害。

 

成长需要一系列完整的步骤:你经历过疼痛,从而知道了背后的原因,也知道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最后明白了在想要和得到中间需要如何做到。

 

缺少了任何一步,都不是真正的成长。

 

现实情况往往是,首先,大部分人可能连去碰撞的勇气都没有。其次,碰撞完了,太多人就停留在了原地,没能好好地感受。最后,即使碰撞了、感受了,也还有很多人意识不到要理性地去分析。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是由他选择的结果决定的,不是由他的初心决定的。

 

我们都太过善于表达:我是这样的人,我是那样的人,但“这样的人”和“那样的人”往往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事情。

 

相比语言,只有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决策,才能真正表达你的样子。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规律。往往在遇到重大挫折或者产生激烈情绪的时候,我们才会加深这种思考。因为人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真正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

 

在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永远存在巨大落差,几乎无法达成一致。与此同时,当我们把维度进一步打开,你眼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别人眼中的你和真实的你、别人眼中真实的你和你眼中真实的自己,这几个维度之间,全部存在着巨大鸿沟。

 

自我沟通,就是慢慢找到这些鸿沟中的一致性。

 

只有当我们从自我开始沟通,沟通才真正拥有意义。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自己对话,就像看一场以自己为主角的电影。

 

温柔地,或者尖锐地问自己一些必须坦然回答的问题,不要欺骗自己。然后,努力地去碰撞,在碰撞中反思,不断地接近最真实的自我。

 

39 P175 我不止一次说过,只有通过极端的选项,我们才会意识到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你想要成功的人生还是开心的人生,这不是选择题,而是综合判断题,是可以好好写一篇分析文章的。


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我不断地被别人问及这个问题,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要开心,还是要成功?我现在的答案是:

 

我想要开心的人生,但是成功使我开心。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靠自己去定义的,财富的积累一定是一个方面,但也一定不是全部。

 

没有逻辑是绝对的,绝对没有绝对。

 

而你要去找到的,也不是那些令别人开心或成功的理由,一定是属于你自己的人生燃点。

 

如果每件事情都随心所欲、肆意妄为,那么开心就会变成空虚。这是一个精神层面的对立,你的自律和你的自由,永远是一体两面的,只有通过自律和节制得到的自由,在拥有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享受。

 

第一,成功需要被你自己重新定义。

第二,你的人生燃点能否和你的人生快感结合起来?

第三,开心真的是肆意妄为、无所顾忌吗?

 

最后,再问一问自己:“我想要开心的人生,还是成功的人生?”

 

40 P182 如果这个女孩只是表达自己的“有预见性”和“协调能力”,那么这些词和上面说的“勤奋”一样,是没有温度的。

 

而她通过一个故事及其中的种种细节,让我对她的优点有了非常明确的感知和了解。

 

如果说优点的定位需要一种内在的自我沟通,那么优点的表达则需要不断外化的人际交流。

 

与自己对话,只要够深,自己就能懂。如果想让别人明白你的优点,就需要在表达方式上下一些功夫。讲故事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要知道,我们的优点是不会自动转化成优势的,它往往需要一个强链接。

 

因为审美这枚硬币的另一面代表着高标准和严要求,以及不轻易妥协。

 

要知道,沟通能力的提升能帮我们找到更深的优点,更生动地表达优点,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为了让优点转化,发挥它的价值。

 

最后再说一个小细节,每当我问出“你有什么优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会留意对方做出回答的快慢。

 

我发现,能够很快说出自己优点,或者一下子就能说出好几个优点的人,通常都具备更强的感染力。

 

因为自我认同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沟通的必然结果,这会给人带来自信,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能量。

 

没有人会拒绝生命中热乎乎的生机勃勃。

 

41 P185 有一个逻辑是成立的,通常意义上,如果大家听说了关于一个人的一些评论,然后又知道这个人完成了很多人都完不成的事,就会有一个刻板印象冒出来:有这样的成果,必然就会有这样的手段,也就一定会有这样的心机。


这个逻辑看起来天衣无缝、畅通无阻,同时也说明了刻板印象的形成缘由:我们一方面喜欢给人贴标签,喜欢看标签;

 

另一方面又没有机会去提取关键信息,何况还有趋同的压力。于是,刻板印象就产生了。我也就在不少人眼中变成了那个连我自己都不认识的人,而像这样被“重新定义”的人,从来都不止我一个。

 

刻板印象是在沟通中会遇到的常见问题,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它打交道。小到出门买份早点,大到谈成一笔大额的生意。面对刻板印象,我自己总结了两点心得:

 

第一,被误会,是一种常态。

第二,不要妄图去改变大家的刻板印象,这不太可能。

 

欲盖弥彰,永远是好奇心和猎奇心的马达。

 

如果你仔细地去研究一个艺人或者他的公司是如何被骂的,就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不是真的有人想骂你,而是总有人想骂人。

 

刻板印象不是哪一个人的狭窄,而是人类语言系统里的必然。

 

我说过,只有感受,不叫成长。放在这里是,只有面对,不叫回应。

 

解决方法:态度上不在乎,行动上用事实碾轧。

 

总会有人告诉我们,要想不被误会,就应该将关键信息做最准确的表达。也会有人告诉我们,要去做动态的管理,人都是会变化的,人永远是处在流动中的,只要及时更换自己的关键信息,就能减少单方面的印象。

 

原则上这两个办法都是有效的,但你需要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愿意也能花诅咒的时间和精力去实践。

 

道阻且长,更何况这是否真的是你想走的道?

 

面对刻板印象,我的建议是:

 

首先要不在意,然后用结果去超越这种不在意。

 

我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但不是把头一转,把耳朵一捂,而是要去具体分析。我重视有用的意见和真诚的建议,但刻板印象就是刻板的,它并不是对你的印象,而是把一种印象强行加在你身上

 

沟通中有两个认知的方向,一个方向是把自己放进去,不管是人群还是观点;而另一个方向是把自己抽出来。

 

如果我们要把自己的情绪点或者价值期待放在一个大众观点上面,我们都会被累死。

 

而我这里强调的“不在意”是一个结构问题,如果心态上做不到不在意,就需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事情上,毕竟在意结果比在意人言更重要。

 

不在意不重要,但是用结果超越了不在意,这很重要。

 

42 P190 其实放弃是很多人最终的选择,人终究不会选择伤害自己的事情,但是每个人认清真相的过程需要花的时间不同,放弃型人格就比较容易做出判断。

 

不是100%,就是0。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在应该付出的时候100%投入,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极致的100%的收获。

 

王尔德说:很多东西,若不是我们怕别人捡去,我们一定会丢掉。

 

而我们需要面对的就是清空那些不再符合我们新目标设定的东西,把自己的头脑、时间、精力都腾出位置,为迎接新的人生目标做准备。

 

因为我们在做一件新事情的时候,需要投入,完全的投入。

 

我们都曾经在自我还不够强大、不够完整的时候去妥协和迁就,随着自我逐渐完整,我们就能意识到身心合一、知行合一是多么重要。

 

向前,才是我唯一的答案。

 

43 P194 不得不承认,喜欢和不喜欢是很个人的事。

 

十多年以后,在我做经纪人也有了一些成绩的时候,有人问我当初是如何坚定地踏上这条道路的,我的回答是:我当时并不坚定。

 

我只是明确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所以在那个节点上排除了不相干的事,也排除了不愿耗费精力的选项。

 

在自我沟通和自我定位当中,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的燃点的。我的建议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就先从自己不要什么开始。

 

作为公司的CEO,我还肩负着整个公司创新的使命。“坦然于未完成”,是我最真实的感受。这世界上有些事情即便你热爱,也不用一辈子都只做它,也不用非要做到最好,我可以把生命投注在更新的可能性里

 

“不要”意味着感知。

 

会自我沟通的人对自己的内心一定有足够的敏感度。毕竟我们不能欺骗自己的感受,违反内心的渴求去委曲求全。

 

最后,是你选择离开这个行业,而不是这个行业选择了你的离开。

 

不知为何,我们好像习惯了要确定“要”和“想”,才敢做出改变。“不要”和“不想”,早已经给了我们足够迈出下一步的理由和底气。

 

44 P198 要放弃那些别人口中的好方法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向内探索自己。

 

自我定位,不仅停留在方法论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它在引导着我们关照那个容易被忽略的自我。

 

45 P201 时尚大师山本耀司有一句话很打动我,他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首先,四个象限的存在让我们知道对比的力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也就没有自我定位。我们要从社会现实的基础去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理解自己的所在。

 

任何一个社会环境,都有头部,都有可以拍桌子、拿主意的人。你的风光,一路上都在被别人决定,可能你已经尽力了,态度够好了,但有时候你还是会被排到最后面,因为总会有人比你更努力,比你更优秀,这就是社会现实。

 

真正厉害的公司,不是没有第三象限的人,而是他们当中在第三象限的人去到任何一个别的系统,都能处于第一象限。

 

能力和态度、重要和紧急、快慢和好坏、及时和长远,不同的横轴和竖轴将带来不同的思考维度和方式。

 

四个象限是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对撞,对撞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也定位到自己。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经过对撞,我们可以坦然地拥抱自己,在我们找到自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