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妈和我谈论一个问题:如何有效记住书里的内容。很多视频博主也会做有效读书和有效记忆的视频,他们做得很好,但我不想用这些方法。并不是说我不想去记,相反我特别想,我甚至恨不得把书里的内容倒背如流然后在别人面前炫耀。但我没这么做,原因特别简单,我不想把读书变得那么功利。我不是说那些做有效读书和有效记忆的视频或文字博主功利,我是认为我自己记忆的初衷是功利的,所以我不愿意这么去做,所以我的头脑里面的小人来了一场对话,他们一致决定,除了我的专业书籍和我感兴趣的英语德语书籍外(是的,我在作死自学德语,希望能学出点水花吧),其他的书籍就把它当电视连续剧一样来看,居然也看得津津有味,还发现了书里隐藏的冷笑话彩蛋,一边看还会忍不住笑,看来把正经书当电视剧看也没那么糟糕嘛。
回到《中国古代科举》这本书,和《自杀论》一样,也是我大约在3、4年前就买回来了,买了之后先看了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到了今年1月份,我就从最后第四章最后第二节倒着往前看。遥记当年看这本书的时候,还觉得有点痛苦,不记得是什么原因了,可能是因为自身对中国历史不是很熟悉(枉为中国人),再加上里面有很多名词,比如童生,贡生、监生等等,再加上我可能当时很想把这些名称全部记下来,所以看得有点痛苦。到了今年再看,我索性不去记他们了,就把他们当成字母ABC来看,然后发现其实不是很影响理解,当然观感最好的还是熟悉这些名词的内容,不过我对自己降低了要求,不行就再看多一遍嘛。
这本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科举发展史,第二章是科举制度与规范,第三章是科场舞弊与反舞弊,第四章是科举与教育。每一章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去写,每次都是从最早的朝代(例如隋唐时期,每一章都会溯源,所以开始的朝代可能不太一样,但基本都是以唐朝为主)开始,以清朝结束。第一章科举发展史,首先简单介绍隋朝前的人才选拔制度,然后慢慢推进到科举制度的确立,每一章的每一节每一小节还会穿插着所介绍朝代的民间轶事,譬如列举了父子兄弟皆为状元的家族等等,特别有意思,就好想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朝代和当地老百姓一起成群结伴去看放榜。作为一个非历史生,第二章科举制度与规范实在是有些考验我,它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科举应试的基本程序、科目的设置、考试范围与标准和考试方式的规范与标准。在《第一节 科技局应试的基本程序》就花了五个小节详细介绍了童生、秀才、贡生、监生、乡试、举人等等,概念有点多,幸好有各种民间趣事看,不然看久了脑壳着实疼。第二章还详细叙说了八股文。提到八股文,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文字狱,八股文的弊端,全身不禁打冷颤。对八股文的消极认知来源于高中课本和高中历史老师的描述。但看完了第二章后,我对八股文的恐惧减少了,反而觉得这个考试形式其实是一种节省时间成本的创新,只可惜考试内容与日后的领导力和公共事物管理没有信、效度关系罢了。八股文的套路让考生和考官都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抓住中心审题开题,事实上,我认为我们现在写文章还是把八股文这种范式的精髓保留下来了,譬如开头点题等。
第三章应该算是我看得最有意思的一章了,通篇都是在叙述科场考生舞弊的手段和监考官反舞弊的方法,真没想到古人这么鸡贼,为了功名穷尽脑汁在作弊,作弊手段一点不比我们现代人落后:飞鸽传书、买通考官、替考、袖珍书等等,真忍不住感慨,如果当年科技再发达一些,他们可能就是最早琢磨电子通讯设备的人了。不过好笑归好笑,我也会思考,作弊容易是不是也意味着考试内容应该要重新设置呢?题目是不是应该重实践而轻背诵呢?当然,这也是我不成熟的见解,但作弊这件事除了反映部分考生准备不足外,也反映了有些内容是不适合设置在试卷内。
第四章讲了科举制度与官学教育、私学教育。官学,是中央和地方办的教育机构。它和科举有一种彼消我长的姿态,并不是完全互利共生。私学教育则是指私人出资开办的学院,其中最有名的有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第四章的内容我其实是不太记得了,书也不在我的手边,我只能谈谈我的感受。虽然科举是我国文化教育史的重头戏,并影响了欧美的考试制度,但它也影响了很多现代的一些机构和制度,在我看来,现在的公立中小大学都有一种官学的意味在里面,它们少了官气,却多了传递知识的实干气;私立学校和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教育机构也有曾经的私学教育的影子,更增加了家长的焦虑和所谓的精英上流做派。没有好与不好,坏与不坏的绝对是非黑白道德评价,只是觉得历史很有趣,古人的内卷今人虽不可知,但却换了形式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