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8-06 08:51:10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这是一本2个小时内,便可轻松看完的心理学童话故事。

封面上写着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国民级”和“入门书”的搭配让我瞬间想到了《人性的弱点》啊,《穷爸爸富爸爸》啊之类的西方类鸡汤型著作,一时间有些踌躇要不要翻开它。

而“国民级入门书”两个关键词下方的一行小字成为我翻开这本书并一口气读完的动力。那行小字写道:

“该不该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哦!?这么明目张胆的要教人做事情的吗!?”

我笑了,这本书我看定了。

关于本书的文字与体裁

第一章的题目叫"整个人都不太好"。

这种“直给”型的文字输出方式,很友好。可以预见接下来的阅读过程应该相当的顺滑流畅,不必在各种专业术语以及理论、哲学的渣渣中,粘稠着拖动脚步,而气力耗尽在途中变为石像。

全文第一句话是这样的:“河岸的天气渐渐变了,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前所未有的不详气息。”哦吼,居然还很文学。翻看简介才知道,原来这本《蛤蟆先生》是以1908年出版的英国童话《柳林风声》作为模板的二次创作。

心理学+童话的组合,可以可以,格林兄弟直呼内行。若人性的起点始于童年,那么再没有比以童话为载体讨论心理更合适的事情了。

关于本书的登场人物

登场人物基本保持了《柳》书中的人设。

追求刺激,喜欢吹牛,放荡不羁的--蛤蟆先生。

谨慎小心,心地善良的--鼹鼠

精明务实,乐于助人的--河鼠

超然在上,严厉权威的--狗獾

比原作唯一多出来的人物就是苍鹭--一位心理医生。你可以从全文中为每一个角色定一个调子,快乐的,悲伤的,超越的,束缚的。唯独这位心理医师,似乎是张白纸。不,说是白纸也不准确,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存在,一定给个性质的话更像是你内心的声音。

事实上全书并没有蛤蟆,鼹鼠,河鼠,狗獾的登场,而是无数的你跳入跳出,每个角色都是你的影子,而合上全书你会发现只有一个登场人物,那就是你自己.......就像书中说的“心理咨询从来都是个自发的过程”。你所需要做的只是“自我合作”。

关于本书的故事

为了不剧透,我用七个字概括:“蛤蟆有病,好好治。”

关于本书的心理学理论框架

写这本书的是位现役心理咨询师,所以全文还是有干货的。总的看来一共有三个实操技巧。

1. 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由童年遗迹搭建而成,包含儿童时期体验的所有情感,如同色彩中的三原色。随着成长于外力的不断渗透,色彩间互相杂糅形成了五色斑斓的个性。这种状态会伴随我们一生,哪怕你已经七老八十,依旧可能会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中。这种状态下的基本情绪有:快乐、愤怒、悲伤、恐惧。比如你饿了,会莫名感到愤怒,吃饱了会觉得无比快乐,这证明你正处在儿童自我状态中。

然而儿童的所有感情需求未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此时需要儿童“自立更生”的适应环境。于是儿童自我状态就会一分为二,变成了“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前者会“我行我素”,秉持想要得不到,爷就要哭,哭破嗓子,哪怕气绝身亡也在所不惜的行事作风。后者则会“审时度势”,观察周边环境,以求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若我们只有“自然儿童状态”,人类幼崽不是哭死了,就是气死了。

我们都还活着,证明我们都经历了“适应型”的培训,也就是“认怂”。我们认怂的第一训练对象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为了“存活”,需要学会顺从、取悦、道歉。包括但不限于:“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我会努力,好好学习,让你们开心”“好的,我都听你的。”这些话,如果你说过,那么握握手,我们都是过来人。

没办法,身为幼崽的我们力量太弱,对于强大的力量我们无力反抗。但这种认怂可能最终会pua了我们,让我们对此形成依赖,习惯性的道歉,取悦、顺从别人。亦或者在认怂过程中积攒的“愤怒”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无处释放。这两种会成为今后的“病灶”。
      你是不是总觉得自己不行,胆小怕这怕那?那你很有可能被儿时的自己pua了。

你是不是会有拖延症?那是因为弱小的你往往通过厌恶、逃避、拖延、郁闷来体现对愤怒的表达。

一旦上述表现无法过关,剩下的就是撒泼打滚了。所以,有拖延症的朋友,你可以试着撒泼打滚一下,把愤怒宣泄完了,可能就能开始干活了。

2.父母自我状态

或许是“认怂”的时候太投入,我们的培训对象往往会潜移默化的进入我们的心灵,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常说的“我们往往会变成我们最讨厌的人”。

当你看到一个处于“自然儿童状态”的人,在餐厅又哭又闹的时候,内心是否会闪过一丝不悦,然后默默的画个圈圈。

当你看到你的恋人一天到晚打游戏,屁大点儿事儿都做不好的时候,你是否会怒从心头起,而向胆边生,甩出一句:“毁灭吧,累了。”

此刻你进入了父母自我状态,与儿童自我状态一样,与年龄无关。你只是在这个状态里,成为一个挑剔型的父母。

当然还有一种父母状态,这种则是自虐型的,不审判别人只审判自己。你会看着那位不着调的恋人自怨自艾的说:“我也就配这种货色,都是我不好。”

图片

换个思路,如果你是那个游戏的恋人,你会如何应对。你的适应性儿童自我状态可能会应激启用,顺从、取悦、道歉。然后玩场“PLOM”(Poor Little  Old Me )的游戏。你也可能会调配你的愤怒,从逃避到拖延,从郁闷到怄气,从怄气到撒泼打滚。

一切似乎无解,难道就只剩下了“毁灭”?“他人即地狱”跃跃欲试,就要登场发表演说了。别着急,还有另外一个自我状态没有登台。

3. 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父母、成人,终于三位一体了。

儿童与父母状态不会让自我学到任何东西,前者接受自己无知的状态,后者则默认自己无所不知。只有成人自我状态是个“铁憨憨”。这个由理性构成的状态,只会思考当下。与由情绪构成的儿童与父母状态不同,成人状态时时刻刻处在思考过程中。它会清晰的观照到自己以及对方目前所处的状态,聆听周围的评价,分析每个评价的准确度以及实用性,然后做出相应的判断。

比如,成人状态的你看到恋人沉溺游戏,会仔细分析他为什么会这样?是否已经上升为依存症行为,是否可以帮助他寻找到更加健康的替代品。当你权衡完所有,不能实现平衡,你会劝说自己,天涯何处无芳草。然后带着微笑,充满歉意的友好的对他说:“爱你哦,再见。”

同样如果对方处于成人状态,则会放下手中的游戏,分析对方的言行是否充满指责与伤害,如果不是则需要进一步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若你认为游戏比爱情重要,你则会劝说自己,天涯何处无芳草,然后带着微笑,充满歉意的友好的对她说:“爱你哦,再见。”

同样是分手,却没有了抓马,没有了情绪,没有了撕逼,这就是成人的状态。遗憾的是,我们的成人状态平时很少得到上场的机会。且因为是个铁憨憨,一直在场,人生则会缺少一些欢乐。就像你喊:“小爱,帮我打开siri。”它也会毫不犹豫的替你完成,搞不清这是个“梗”。

4.人生坐标

每个人的童年经历不同,每个自我状态的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会不同。如果我们能单纯的用好坏来形容我们的认知,那么这个世界无非四种情况。

1. 我好,他不好

2.他好,我不好

3.我不好,他也不好 

4.他好,我也好。

前三者或许就是萨特的“他人皆是地狱”的写照了。而第四个则更像是一句广告词,可遇不可求。

窃以为一切痛苦往往来源于主客体的无法统一。在这个二元的世界里,区分他我,从而寻找存在的意义,恐怕只有死路一条。成人自我状态的调解,或许能够减缓痛苦,但真正的解脱或许另有蹊径。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儿,也别太拿别人当回事儿,别拿事儿当回事儿,也别太拿事儿不当事儿。你......悟了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