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与中国人》读书笔记
说在前面
• 如果要从小能猫儿2021全年读过的书里选出最喜欢的一本书的话,那一定是《美国人与中国人》;
• 我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不同的人所生长的不同环境又是什么样子的?从这些不同的环境中衍生而来的不同性格,又是什么样子的?
• 《美国人与中国人》一书,会给你答案。
简介
《美国人与中国人》是1989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烺光。
本书的目的是对美国和中国两个社会的人的共同性做深入考察。作者首先考察了艺术(特别是绘画,文学和男女之间的行为模式),接着将这些个人性格特质与社会文化环境联系起来,讨论美国人和中国人在特定境况中的行为方式如何与两种民族文化模式相融合。最后探讨了两个社会。
小能猫儿·想说
抱着了解中美两国人不同民族性格的好奇心态,我拜读了许烺光先生的《美国人与中国人》一书。
许烺光先生是著名的行为科学家、心理人类学的创始人。他在前言中提到,“我算是一个边缘人。我在一种不崇尚变化的文化里出生长大,大多数人的生命轨迹几乎是可以预测的;而我目前工作、生活于其中的则是另一种文化:它提倡变化,认为变化即是进步,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不可能一成不变。一个人的内心如果存在两种对立的文化互相碰撞、影响,这个人就只能生活在两种文化的边缘。”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环境、环境中人民的不同性格给作者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启发,他在文化碰撞的边缘行走,感受二者共同的存在。以这个角度为切口,他又讲到,“同时,我又是一个崇尚科学的人,努力尝试用一种客观的心态去记录、展示和解读我人生的各个方面。因此,这本书既不算是从中国人的视角看美国人,也不是用美国人的眼光看中国人。”他期望能展现他对中美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坦诚而公正的科学分析。以他的个人生活和严谨的学术成果为源泉,为中美这两种广泛的数据源建立了关联,对每一个个体和他们所属的社会具有意义。这也是他的作品中有客观的视角、有对中美社会的人类活动进行审慎的对比与研究,以及有两种文化全方位系统性比较的难能可贵之处。
这本书谈及文学艺术、两性婚姻、教育、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在社会文化生活的最重要构成中寻找和确定美国人与中国人思想和情感的特征。”
中国人和美国人生活方式的差异,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更重视个人的偏好,这个特征我们称之为个人中心;与之相对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强调个人在群体中恰当的地位及行为,称作情境中心。第二,美国人多情绪外露,而中国人则含蓄内敛。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看出。
两组差异存在内在的关联。个人中心导致美国人在社会关系和心理上的孤立。他们喜则欣喜若狂,痛则痛不欲生。情感作为个体生命的核心,它的波动自然极其强烈。而以情境为中心的中国人在社会关系和心理层面倾向于依赖他人,紧密地与现实生活以及身边的同伴相联系。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其他人一起分享,所以一切就显得温和平淡。
比如书中第一章谈到的绘画部分。技法上,中国用水彩、毛笔、墨等,而西洋用油彩、蜡笔、炭笔、酪彩等;材料上,中国作画用纸、丝织品等,而西洋的更加多种多样。有帆布、纸板、光面纸、木头等等。这两种绘画的根本区别即是人的主题。美国人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中国的艺术更多被赋予了政治烙印。多临摹,少创新。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本人也十分喜爱绘画和欣赏绘画。或许我会被西洋、美国绘画的热烈奔放倾倒一时,但仍会永远醉心于中国绘画的悠然心境。也许这即是前面所提到的民族性格所致。看青山白石、涧水花影,晕染开来,无限韵味。点点画画,疏密有致,落笔藏雅,似有悠远古拙的味道。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静心净意的精神。能体现在绘画里,更体现在了中美两国民族性格的不同里。
又比如书中第七章:对政府的不同态度。作者谈到,在20世纪初,中国人名利双收的途径是去做官。而美国人则有更多种途径,呈现了与中国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在美国收入榜首的人,在那个时代他们的身份有工商业巨头、影视红星等。要想为政府工作,需要家境殷实或者另有收入来源才可以。这与做官经济回报巨大的传统中国不同。造成对政府不同态度的原因在于距离感及认同,更在于其不同的社会环境:美国的总统与民众信仰同一个上帝。而在传统中国,皇帝被赋予了极高的权力。
再比如,通过许烺光先生对中美两国民族性格的深入分析,分别在第十三章——美国的问题,以及第十四章——中国人的弱点中作了呈现,两种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处事方式也可能会给两国社会带来相关的困扰。美国的问题体现在老年人、代际以及种族危机方面。老年人容易失去经济独立,容易与年轻人的生活没有交集。此外,老年人口的增长,也对社会的运行增加了一定挑战。代际方面,美国的青少年犯罪倾向较高,美国人也尚有吸毒问题亟待解决。在种族危机方面,美国人的白人种族主义、暴力合法化更增加了美国人面对这些问题的无力感。中国人同样有着自身的弱点。就像传统的束缚总在有形或无形的生活中牵制人们去挑战,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思想,没有变革的革命、不发达的科学与音乐,缺乏家族之外的志愿组织等诸多表现,也对这个社会的创新发展带来一定的难处。
这本书通过环环相扣的推理和阐释,展示出了以个人主义为中心或以情境主义为中心的美国人与中国人本质上的文化心理区别,进而看到个体的社会心理及社会的整体取向,从而可以探讨中美两国人在受到内外部挑战时将发生的改变。
《美国人与中国人》一书,更让我理解了美国梦和中国梦之间的差异与不同之处。美国梦指的是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相信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和决心,而非阶级和其他人的援助。所以现在的我们仍能看到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美国人更多强调个人奋斗的成功,以及建立人人平等、高度流动的社会。
对比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的前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在其特点上,就与美国有根本的不同。以情境主义为中心的中国人和中国政府,倾向于也致力于将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的一体化。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包括着中国梦、行业梦、各个地方的梦,等等。走的是群众路线。这让我认识到,民族性格问题可能并不是个小且不重要的话题,运用此书中理论,或许可以更新颖地解释出为什么中国可以避免美式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为什么中国普通老百姓的中国梦前景比美国梦前景更为精彩等问题。
猫儿·摘录1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有一段名言:“我在美国看到的超过了美国自身持有的。我所探讨的,除了民主本身的形象,还有它的意向、特性、偏见和激情。我想弄清民主的究竟,以使我们至少知道应当希望它如何和害怕它什么。”
猫儿·摘录2
人们很容易想象的是,拥有3000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的中国的精神焕发的全新面貌,将会深刻地影响整个世界的命运,一如当年欧洲人曾对朝气蓬勃的美国充满遐想。
猫儿·摘录3
与其说个人主义的根源是平等观念,不如说追求平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
猫儿·摘录4
信奉个人主义的美国人耗尽一生在寻找安全感,却总是找不到;而美国为了获得这种飘忽不定的安全感,不惜赌上它的物质财富、社会成员及道德伦理。美国永远不可能获得这种安全感,因为它的手段不是平等、合作,而是居高临下,试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猫儿·摘录5
物质上的满足,并不必然会消除精神世界中的焦虑与敌视。一个人如果不能摒弃用巫术思维来思考人类事务,就不能被称作是现代人。事实上,如果在精神层面无法获得自由,那么他在物质层面所获得的(或者即将获得的)自由都将徒劳无功。人类将会走入一个无休止的怪圈:毁灭—重建—更大规模的毁灭和更大规模的重建。
猫儿·摘录6
每个个体归于哪一人群,是根据他身上的共性而非个性。
猫儿·摘录7
每个社会的成员共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心态和期待,这些共同意识是人们打交道时的基本指标,使社会稳定和持久。
猫儿·摘录8
我们应当看到,人的行为如同一张蜘蛛网,乍看似乎杂乱无章,实则脉络分明。一旦了解其构架和节点,我们就会发现看似分散的要素实则存在确实的内在联系,看似自相矛盾的行为实则来自同一个源头。
猫儿·摘录9
中国人独特的情境中心的生活方式,将自然演进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所亲近的艺术范式。它们强调外部现实而不注重内心世界;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而不重视对外在环境的反抗。同样,西方(包括美国)的个人中心的生活方式更倾向于情感驱动,追求可知抑或不可知的本原,以反传统和创新的手段来发现和坚持个体意识。个人主义不仅出现在西方的绘画和小说里,也影响着商业、宗教、政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行为。
猫儿·摘录10
美国对凌驾于他国的优越感的需求,植根于长期形成的国民性;而中国政府的反美姿态只是基于对短期政治利益的考虑,与民众的期待无关。
猫儿·摘录11
中国人倾向于以亲子关系为生活核心,后天形成的责任、义务要与这个核心相适应。而美国人总是从一种社会环境移向另外一种,以新的关系取代旧的关系,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转换会一直持续下去。
猫儿·摘录12
情境中心的中国人面对偶像时主要的情感因素是敬畏,其他因素的作用相对小;而个人中心的美国人最核心的情感因素是仰慕,渴望拥有对方的特征或与对方相一致。
猫儿·摘录13
美国人最大的问题集中在人际关系领域,即个人的原子化及其积聚的爆炸性。中国人最棘手的难题多与外部环境有关,他们缺乏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改变现状的内在动力。
猫儿·摘录14
中国人不关注个体,但强调要把某一个具体的人的资历当作是否被社会接受的决定性因素;美国人强调个性,但在涉及某个具体的人时,无论这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被美国化,仍会毫不犹豫地对其设置社会与职业上的各种障碍。
猫儿·摘录15
中美双方的差异不在于是强调物质还是精神,而在于中国人将人际关系视为生活之核心,从而造就了相互依赖的生活方式;美国人则试图从中逃脱,于是孤立的个体为了保护自己而产生控制物质世界的欲望。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间里,我最大收获就是能更深入了解到美国人与中国人不同的民族性格,并运用书中的理论,试着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再解读与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