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教育的特色与反思
中国教育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它是为政府(或社会)培植人才的教育,既陈东原先生说的“养士教育”。中央政府就像一个很大的唧筒,把资源都吸收到政府去,而把剩下的再拿来分给国民。传统的中国社会,在这种情形之下当然没有健全的私人领域,只能支持官方所订立的学术方针和教育价值。
大部分中国人的正式教育无非就是学习儒家整套经典及其注释,一般称为“四书五经”。另外,读书人也练习根据“四书”的经义和作文章的格式范例来写文章,后者就是所谓的“八股文”。而科举制度利用高官厚禄吸引应当具有崇高道德品行的人,也挑战了教育的道德目标。同时在长达一千年左右的历史里,科举塑造了一个只由单一社会流动管道所支配的社会。再加上其他许多以单一标准衡量优秀表现的方法,中国社会于是极度标举一元性以及价值阶层性的信念,而且全都奠基于一种绝对主义思想。
科举制度为了人们渴望表面上的分配正义而长久延续,让中国教育付出了独特而且无可估量的代价,至少在帝制中国时代绝对是如此。但同时,不能忘记的是上一个世纪中叶,以迄今日,仍然有许多中外的学者对科举制度推崇备至,甚至于认为八股文乃是训练作文的好方法。就如同硬币的正反面,在卷纸上描绘答案时,我们可以只画一面,但现实里始终是合二为一的。
人类以教育的方式来把自己所相信的、最好的、最宝贵的信念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它的保守性固然由此而生,但是一个影响深远而历史悠久的文明,它的教育内容和制度必然包含着许多宝贵的遗产,等待着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