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2-23 05:45:18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

最早看这本书,是因为这部电影,

1930年改编成同名电影

这部电影很深的刻画了1914年的德国普通青年是怎么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沼之中,从亢奋到虚无,最终成为无定河边骨的故事,看了之后,很受触动,便去找了原著和作者。

1929年德文原著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于1916年从学校应征入伍,多次负伤。

◑战争结束后于1927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小说《西线无战事》,并取得空前成功。

◑小说于1930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同年受到纳粹党攻击而背井离乡。

◑1933年纳粹党执政希特勒上台,雷马克的作品被焚烧禁绝。

小说《西线无战事》被誉为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最著名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曾是参加该战争的一名士兵,战争结束后,他以自己的亲生经历为背景,写完了这本引起轰动的著作。

故事从一名普通士兵保罗的视角进行讲述,在宣战口号和爱国热情的煽动下,他和身边的同学们斗志昂扬地参战;然而,在残酷的战争过程中,他们发现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模样。

关于战争的英雄梦想,终究只是局外人不痛不痒的自以为是罢了。

150人的二连,无一善终。当最后一名士兵倒下,历史上留下的,却是军队报告上“西线无战事”几个风轻云淡的字。

可是,他们为之付出了青春、鲜血,甚至是年轻的性命。

一、本书的背景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如今人们普遍接受这一不幸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但身处当时的人并没有看到一场世界大战的预兆。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没有人会想到这一事件会走向一场导致1000多万士兵阵亡的战争浩劫。

1914年8月,无数青年被驱赶进了战场绞肉机,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血腥绞杀。除了荒谬的战争理由,还有荒谬的战争过程。在这场,德国东西两条主要战线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有累累白骨在战场上渐渐堆积。

德皇和他的将军们

1914年贵族制度犹存,阶级壁垒鲜明。士兵是士兵,将军是将军。与你在沟壕中同饮一瓢脏水的士兵,就是在过去几千年人类历史中难以留下一名一姓的普通人民,贵族与将军发动了战争,千万人民就要为此而死。

二、教育体制对青年的洗脑

普鲁士是最早建立公立教师为主的义务教育体系,那么,当政府需要兵源的时候,老师们会怎么做?

一口一句 爱国、战争英雄、德国需要

在影片《西线无战事》中,德国学生保罗·鲍曼及他的同学们受到老师的爱国主义鼓动,纷纷投笔从戎。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真实的战争与想象中完全不同。

三、军队体系对青年的改造

有句俗语,部队就是“不对”,当你习惯于“不对”的事,认为很正常了,就成了合格jun人了。

其实,有时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因为jun队的本质,不管怎么包装,都是杀戮机器。

部队负责训练新兵的中士欣梅尔斯特,原是当地的邮递员,本来对所有学生都很谦恭,大概是以前的退伍兵,重新穿了军装后,成了班长。他对新兵非常苛刻,强迫他们接受高强度的训练,并以整人为乐,最爱口令就是“集体匍匐前进通过水坑”!新兵训练结束后,在部队向前线开拔的头一天夜里,保罗等人一起动手,把欣梅尔斯特中士痛打了一顿,以发泄他们平日郁积在胸中的不满情绪。

但同时要认清的是,他们已经习惯于干平民绝对不会去的事,比如,匍匐爬水坑,当然,他们也准备好了去干 其它平民不会去干的事。

四、可怜无定河边骨

一次战斗一个连队只有一半人回来,但在战斗中存活只是第一步,还要忍受无止无境的饥饿,并要保证在炮火轰鸣的烦扰恐惧中不会发疯。这里没有什么英雄主义。

影片的第一场战争场面就是一幕历史级的呈现,真实、残酷、隔着黑白色也可以感受到血腥。

1930年还没有今天的烟火师,爆炸十分危险,但还是做到了不输今天的战争场面。

而这场战争戏最独特的一点是,里面没有一点英雄主义元素,也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别。每个观众都在以最冷静的视角去审视战争的残忍。看一个人冲上去,如何左杀右挡,如何避开子弹,一枪一个敌人,这不叫战争;看一群人冲上去,被机枪一排排扫倒,卑微如蝼蚁,这才是战争。

抛开决定我们战争情绪的一切因素——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等——没有任何正常人能从战争场景中得到一点愉悦的情绪。

五、真实的谎言

前线士兵与后方民众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同学与战友不是发疯就是死去。同样的,敌人也是。

《西线无战事》别出心裁地将保罗·鲍曼与一名受伤的法军士兵困在一个弹坑里。失去战斗力的法国人和世界上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挣扎,呻吟,渴望生存。在战场上杀伤敌军是一回事,但亲眼看着一个人逐渐死去是另一回事。

在刀枪面前,人没有什么不同,都有家庭,有挂念,是肉体凡胎,都不知为何而战,不知为何而死。

保罗·鲍曼受伤了,不轻不重。不用像战友那样肢体残缺,但足以让他返乡休假,回到母亲的臂弯。但期待中的家乡却变得完全陌生了,想来也是,后方还是像以前一样,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情绪汹涌,酒馆里的绅士为战略战策争执,丝毫听不进一个真实经历过战争的士兵的意见;学校里的学生仍为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所疯狂,将士兵对战争残酷的描述看成懦弱的表现。

保罗·鲍曼怅然若失——大后方的人们生活在政治浪潮与偏执谎言中一头扎进幻想,对真实战争的无情毫无了解。

保罗·鲍曼只能回到连队,只有在这里才有靠鲜血而非欺骗铸成的坚固友谊;只有在这里人们才会为了生存而尊重现实。

工农群众与知识分子在战壕里建立的亲密友谊带有天然的阶级属性。战壕里的士兵没有身份属性的区别,平等观念从中酝酿,并对战后世界有了显著影响。

一战后期俄国接连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左翼运动在全世界逐渐兴起。与之相伴的是贵族制度从此落幕,从战争的余烬中走出来的生者再也忍受不了这些存在了数千年的封建领主了。

六、人类的教训就是人类汲取不了任何教训。
揭露一战的《西线无战事》引起了巨大轰动,即使这样,二战还是发生了。

战争从来都只是一种政治手段,绝不以个人意志开始和结束,而那些血泪的惨痛代价换不来长久的和平。

雷马克的作品及其他反战作品一度遭受焚毁,雷马克本人遭驱逐出境。他的一己之力、人民群众的呼声没能唤来和平。战乱之下,活着成为偶然。

历时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及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

德军在法国阅兵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

生在和平年代的人,关于战争的概念真的少之又少。

反战,是全人类尚未完成的共同主题。谁煽动和发起战争,就是全人类的敌人。

《西线无战事》是雷马克留下的一个宝贵的时光隧道,他以冷峻客观的笔触,真实描摹和还原战争图景,刻画了民众的心路历程,向国际社会发出撕心裂肺的反战呼声。

与其说它是一本小说,更像一部纪实,它没有那么多的起承转合,而真实发生的事情就足以惊心动魄。雷马克的叙事流畅,文字灵动。在冷静中有一种克制,在克制中有一种激情,而在激情中又有一种绝望,而绝望中,又似乎透出隐隐的希望。

“他的脸上呈现出平和与宁静,好像很高兴结束终于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