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王鼎钧先生回忆录—《怒目少年》有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8-28 07:17:5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王鼎钧先生回忆录—《怒目少年》有感

按:我以为,“怒目少年”者,无怪作者生在一个无可奈何的年代里,面对种种的无可奈何,又不能无视苦难中的血泪,于此又是如此的无可奈何,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剥夺我对弱者的怜悯和对强者的抗议,所以怒目以视之,这是作者的权力,也是最无可奈何的挣扎!以证明我的存在!
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位长着白胡子的老头对我说,王鼎均老先生的四本回忆录得按照编次看才有味道,不可错乱。梦醒,觉得这个梦很有韵味。这也许是因为书中的内容感动了我,让我对其中的人物念念不舍,难以忘记的原因所致,可能是其中的内容和我心中的某个经历相似的缘故吧!
王鼎均老先生的这部回忆录,我虽然利用闲暇只读了两本,但作者的用心和叙述的方式,让我很受启发。一部回忆录,不仅是个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同时也链接着家史、校史,乃至国史。

诚然,就战争而论,从个人到国家,从国家到个人,个体生命的保障乃是国之所重者。若无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承担,若无人之国,国破山河的意义恐怕就要重新定义,所以,无论战时或是和平时代,人是一切,人是国之根本所在。
在战争面前,特别是在抗战时期,举国四万万同胞,合成一人,共同抵御侵略,无数生命在一个共同的意识之下,甘洒热血,不记得失,甚至于在这一国家意识之下,也有许多无辜的生命被践踏,被无视。正如作者所叙,在抗日战争期间,除过战争伤亡以外,还有许多诸如抓的壮丁,在途中因为饥饿,传染病等无力行动而就地掩埋者亦不在少数。还有因“抗日需要”而乘机搜刮民力民财,无视同胞苦难,致使一般家庭瞬间覆灭者亦不胜枚举。而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敌占区,也同样发生在国共统占区。类似的事情不仅在一般民国的回忆录中清晰可见,即使在后来的《白鹿原》中也有许多印痕。我每每读到类似的文字,整个人仿佛置身于黑白色的世界里,令人窒息,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我有这样的心境,证明我并不是一个强者,还可能算是一个懦弱的人,想必和我一样的人不在少数,因为战争的残酷和因为战争而产生的丛林效应,使弱者变成了蝼蚁,也使强者惶惶不可终日,也就是说,在战争面前,无论强弱,都可能成为炮灰。
《怒目少年》这本书,共分为四部,并在文末附加了一篇《附录》。如果从文意判别,可以分成三部,第一部是少年时期,这一时期,作者经历了家塾从成立到受战争所迫,不得已解散,到日军占领山东,举家躲避战乱途中的种种经历,作者在生死瞬间亲睹了大家庭的散落和亲戚间为了生存所作出的种种抉择,于此,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不加任何个人的是非对错,而是将事一一陈述,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空间。第二部分是作者求学,读书,学校迁徙时的经历,整个文字里无不透露出他有对人生,对现实,对文学的学习、思考和追问。作者在后方读书的学校是山东的民国战将李仙洲所办,他深知教育的重要,他想为自己的家乡培养多一点的青年才俊。
当然,在民国时期,有一个尤为奇特的现象,就是军阀们都喜欢办教育,比如山东的韩复榘,山西的阎锡山,广东的陈炯明等等,无一例外。想必教育强国是当时的共识,可惜日本侵略,将这一共识打碎了一地,军阀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拾起来,但终究是国运难当,毕竟在战火连天的岁月里,抗战才是重中之重。第三部分讲述了二十二中在西迁路上及到达汉阴后发生的事情,比如皇协军里也有一些人为了脚踏两只船,日后好见面的心态,对于国军明里暗里也有妥协和配合,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二十二中才能顺利到达预定地点。随着西迁的一步步完成,二十二中的教育质量和整个学风也在每况愈下,而种减缓式的缓坡,无不与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
西迁途中,有人失恋,有人失友,有人失去时生命,但是在抗战的背景之下,对于个体来说很重要的东西,其实并未能引起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所幸者,还有一两个良心未泯者,没在关键时刻都能予人以温情的呵护。每每读到类似的人物事件,我的内心亦会被感动,被温暖,想必我也可能是个多情的人。
二十二中,成为了国立中学,虽然因战火而消失,但是二十二中的创办者,在耄耋之年,引以为豪的并不是他的屡屡战功,而是他亲手所办的这所学校,出了多少人才。假如没有战争,这位战场上的将军有可能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又以此为例,无论权位有多重,势力有多大,与人为善总是一件美事,百年之后依然有人在感怀和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