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的姐姐》影评观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4-06 10:50:45归属于观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我的姐姐》影评观后感

其实,我是一个没有啥文采的人,只是在我自己的公众号里随便写写,就当小时候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样。之所以写,也是因为有所感触,这部电影反映了社会上很多现实及伦理问题——重男轻女,二胎问题等。里面的每一个角色特点都比较鲜明,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缩影,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有人性的弱点,并没有像有些影视剧人物一样,为了突出主角的完美无瑕,特意将配角说的一无是处。

这个角色,她的身上涉及了当代社会两大热点问题:1.重男轻女;2.二胎开放后,面对那些年龄相差太大的老二,在父母遇到突发事件或已无能力抚养的情况下,老大应不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管?安然代表新时代的女性,敢于说不,而她的姑姑(朱媛媛饰)则是上一辈女性在封建思想下的牺牲品。她和姑姑这两条线,我觉得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也能反映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观念的变迁。影片的一开始,就是车祸后现场,出事司机的车上挂着一张“全家福”——一对夫妻和一个小男孩,从这里就埋下了重男轻女的伏笔。接着,一个短发女孩出现在了镜头,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她出奇的冷静(因为车子的全家福,警察还质疑了她的身份,通过核查才确认了安然是出事者的女儿),紧接着就是葬礼现场,也就是安然和弟弟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弟弟是安然上大学的时候二胎开放之后再生的,今年只有6岁,为什么他和姐姐第一次见面是在葬礼上,这么多年为什么没见面,这里也反应了一个问题,安然和父母关系不好,可能大学没有回过家)。弟弟背着书包刚从幼儿园被接回来,面对这一切,他都不知道意味着什么,甚至去偷吃上供的糕点。处理完这些事后,一大家的亲戚围坐在一起,他们一致认为安然必须抚养弟弟,而安然坚决反对,因为她要卖掉房子,考研,去北京学医,逃离这个不愿意待的城市,她想为弟弟找收养家庭。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一大家子都在商量房子,弟弟抚养权的问题时,安然不停的在房间里找东西,找的是一封申请书,她问那些人,你们知道瘸子是怎么走路的吗?这样一拐一拐,她边说边模仿着。为什么会特意问这个呢?因为她的父母,在安然小的时候,为了要一个男孩,给相关部门申请证明,说她们的女儿是残疾,允许他们怀二胎。但当她父母带着检查人员上家调查的时候,撞见了穿着红裙子在镜子面前转圈的安然,计划泡汤,父亲大发雷霆,挨了一顿打(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安然的妈妈是矛盾的,当父亲打安然的时候,妈妈哭着抱着安然让爸爸别打了),面对父亲的责罚,安然大喊我不是瘸子(所以小安然转圈被撞见,个人倾向于是她故意而为之的)。

亲情真的可以割舍吗?

对于这个弟弟,安然的感情是复杂的。一开始,我觉得甚至都有恨的心理,因为父母从小因为安然是女孩,就在准备着生男孩。因为重男轻女,安然从小到大受到的都是责骂,挨打,甚至为了弟弟,不惜让她一辈子顶着残疾证度过,高考的时候本可以报北京的一所医学院学临床,因为父亲觉得女孩子应该早点挣钱,偷偷给改成了川内一所学校学护理(因为当的护士,还被医院的一名医生讽刺你这么能干,为什么不去学临床而干着护士),从小到大缺失的爱,让安然活得像个刺猬,里边一段她和男朋友(梁靖康饰)比较经典的话:大致就是男友说,那个医生(嘲讽安然的)家里背景很大,让安然算了,但是安然却说,一个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女孩子(因为是女孩,从小寄养在姑妈家),当她被人欺负的时候,她打得赢也要打,打不赢也要打。经历了这些,安然不愿意抚养弟弟是可以理解的。看到豆瓣上的一些评论,虽然是开放性的结局,但是有的网友还是对最后接受弟弟表示失望,甚至有的还说安然最后还是成为了扶弟魔,我不太赞同这种看法。尤其是扶弟魔这个词,我强烈的反驳,首先,这个词正常理解应该是弟弟本可以有能力养活自己,但是好吃懒做,总是向姐姐索取,而姐姐明知道弟弟是这样的人,还一味的去帮衬,甚至牺牲自己。但是电影中的弟弟,他才6岁,他都没有到养活自己的能力,况且你怎么知道长大后的安子恒就不能成材,不能回报姐姐的养育之恩吗?第二,如果影片最后安然签署了那个协议,这也是能理解的,但是亲情真的割舍得掉吗?先说安然的弟弟,在葬礼上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后边处理好事情之后,安然不愿意带弟弟,弟弟被姑妈带回家住了两天,可是即使知道那个家没有爸爸妈妈了,只有一个想把他送走的姐姐,他还是要姑妈带他回姐姐那,他生怕姐姐把他丢了,总是粘着姐姐,记忆最深的是在地铁那段,弟弟要上厕所,姐姐在外面等他,当弟弟出来的时候,姐姐不见了,他惊慌失措,边哭边找,后边安然出现的时候,虽然埋怨他,但还是抱着她了(这个片段,安然是真的故意的,在试探);后边安然生理期,那么小的弟弟踩着凳子给她煮热茶(具体煮的是什么当时没看仔细);知道了姐姐不想养自己,弟弟两次妥协,一次被舅舅带去,另一次是自己主动找寄养的父母,但是小家伙的眼神戏真的太让人心疼了,眼里慢慢的渴望,寄希望姐姐会留下他,尤其是最后一次,寄养父母让安然签下永不见面的协议,虽然弟弟在外面把弄着足球,但是从假装不在乎——以为姐姐会签字的失落(那一汪泪水)——到姐姐拒绝签字带他走先失声大哭再到欣喜,都能体现出他对姐姐的爱和依赖。再来说回姐姐,姐姐的思想也是不断在变化的,给弟弟买肉包子,在幼儿园拍弟弟表演边拍边笑,给他穿鞋,背他回家,在弟弟被舅舅带的时候发现弟弟耳朵夹烟和小朋友打牌的时候直接推翻舅舅的麻将并不断打舅舅,可以看得出姐姐最后也是慢慢的把弟弟当成了自己的至亲了,所以,亲情真的不会被割舍,安然去接受弟弟,抚养弟弟,也不是说安然最后也走了姑妈的老路,成为了封建思想的牺牲品。再者说,弟弟是她在这个世界唯一的亲人了,如果最后安然真的放弃弟弟,那么能保证她将来不会后悔吗?个人偏向的结局是,安然用卖房子的钱带着弟弟一起去北京实现梦想。

前面已经说过,安然代表的是新时代的女性,她敢于说不,而姑妈,则更像是一面反向镜子。看完电影,我对姑妈的感触是最深的,她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牺牲品。她有两次重要的人生转折。安然的奶奶,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即使姑妈考上了俄语专业的中专,但只能把念书的机会给了弟弟——安然的爸爸,因为是爸爸是男孩,她接受了;第二次,因为弟弟生了个女孩,奶奶连夜给远在俄罗斯做生意的姑妈叫回来帮弟弟带安然。她的一生是悲惨的,丈夫重病,瘫痪,她不仅要看店,还要照顾丈夫,自己的儿子、女儿也不让人省心。但是她也是善良的,她虽然会埋怨安然不应该抛弃弟弟,但是安然受欺负的时候,她会问安然有没有打回去,会挖西瓜最甜的部分给安然吃,面对病重的丈夫,她也是尽心尽力的去照顾。她心里有没有抱怨过我不清楚,但是到最后,她自己甚至都成为了这种思想的人,从受害者转变成了施压者,她总是以自己的经历教导安然,做姐姐的就应该这样。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耐人思考的问题。(感慨一句,细节处理得很好,后边,安然问姑妈那个俄罗套娃的底座呢,姑妈说丢了,这里给了特写,还是很耐人寻味的,套娃也不一定非的那个样式,是不是可以说传统观念也是可以打破的)

说实话,这个角色我刚开始是排斥的,自己的亲姐姐去世了,居然能在葬礼上和别人打麻将,视财如命,年纪很轻的时候和女友生下女儿,后边离婚,女儿对她不满,甚至结婚都没邀请他......但是他会特意去报女儿教的舞蹈班,即使因为上课接电话被赶,会在女儿结婚当天让安然替自己去用定情时的照相机给女儿拍照;会替安然去接弟弟,虽然要了钱;会偷偷的去祭拜姐姐姐夫;也会担心自己死了之后没人送终。这种人,社会上很常见,一般都是因为是男孩,被溺爱长大,后边一事无成,所以也是为重男轻女、过度溺爱带来反思。而且这个人物在这部剧增添了一点喜剧色彩,让整部剧看起来不那么压抑。

安然和男友相恋5年,毕业后留在了同一家医院上班。他家境殷实,住高档小区,脾气温和。他会在安然家出事之后陪在身边,让她去他家住;会在女友和背景强大的医生吵架时怕她被辞退而劝她冷静,甚至安然气急朝他吐口水也不生气。但是他和安然有不一样的理念,他安于现状,一心想和安然结婚,过两个人的小日子,所以他总是拖着不跟妈妈说和安然一起考研去北京。最终,也因为这个原因,安然和他提出了分手。其实这一对情侣也是一些现实情侣中的缩影,一方不安于现状,想往上爬;而一方趋于稳定。不能说哪个人有错,很多人也会因为这个困扰,所以这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总体上,这部电影真的值得一看。思考,而且真的是吹爆演员的演技,尤其是弟弟安子恒的扮演者,实际年龄只有4岁,演得真的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