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百年孤独》读后感:重复本身就是一种孤独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0-06-02 07:53:04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百年孤独》读后感:重复本身就是一种孤独

有人曾说,如果只能选择一本小说流传下去,那么一定是《百年孤独》。

什么是孤独?网上盛传着,疑似林语堂先生的一段话:

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但我觉得如果仅仅是这样,难免显得两位大家肤浅了,因为如此说来,似乎“孤独”仅仅是一种现象:如果你独自一人,那么你就一定孤独。这样的解释难免有些矫情和肤浅了。好在,有人经过查证,发现林语堂先生似乎并未说过类似的话。

当然,书读完了以后,不同于其他人,或感叹大师构造的孤独感,或感叹其炉火纯青的插叙、倒叙的写作手法,又或者是感叹其充满魔幻主义、精准的笔触。我囫囵看过经典之后,却对书中想要表达的孤独,找不到任何解释和共鸣,不由得只能叹息:“朽木不可雕,朽木不可雕啊”。

一次,和朋友聊到这本书,我将书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大概描述了以后,朋友说道:“重复本身就是一种孤独”。这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

《百年孤独》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重复:最明显的重复,就是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名字上不断重复着“奥雷里亚诺”和“阿尔卡蒂奥”两个名字,当然,还有乌尔苏拉、雷梅黛丝、阿玛兰坦等名字也出现了重复。

但这种名字上的重复,其实暗含着命运的重复:

取名为“阿尔卡蒂奥”者,往往欲望充沛,或是求知欲,或是情欲,或是物欲。

取名为“奥雷里亚诺”者,往往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且最后都非自然死亡。

“雷梅黛丝”者,拥有绝色的美貌和至纯的灵魂,充满着纯真,最终也都非自然死亡。

“阿玛兰坦”者,往往是不伦之恋的主角。

“乌尔苏拉”者,一是乌尔苏拉·伊瓜兰,她是这个家族的第一代。如果要说书里的主角,我想绝不是书的一开头就出现的奥雷里亚诺上校,而只能是他的母亲,乌尔苏拉·伊瓜兰。她是书中最令人尊敬的人,尽管老公疯癫;二儿媳被毒死;大儿子与养女结婚,背叛家庭;二儿子出去干革命,孙子在家里干革命,但她依旧勤劳、善良、包容、正直和豁达,是整个家族的希望所在。正是她找到了何塞·阿尔卡蒂奥苦苦寻找的入海口;也正是她,使布恩迪亚家族每每从摇摇欲坠、荒芜丛生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她似乎无处不在,每天从清晨到深夜,伴随着细棉布裙柔和的窸窣声一直四处忙碌。全亏了她,那泥土夯平的地面、未经粉刷的泥墙和自制的粗木家具才永远一尘不染,旧箱子的衣服才永远散发着罗勒的淡淡香气。”

人到中年,“她反倒越来越活跃,她一直忙于自己兴隆的事业。”“她扩大了糖果小动物生意,整夜不歇地开着烤炉,产出一篮篮面包以及品种丰富的布丁、蛋白酥和小饼干,几个小时之内就在通往大泽区的小路上全部售出。”

白得象鸽子的新宅落成之后,举行了一次庆祝舞会。扩建房屋的事是乌苏娜那天下午想到的……为了出色地实现自己的愿望,乌苏娜活象个做苦工的女人,在修建过程中一直艰苦地劳动,甚至在房 屋竣工之前,她就靠出售糖果和面包赚了那么多伪钱,以便能够定购许多稀罕和贵重的东西……一块儿运采的有维也纳家具、波希米亚水晶玻璃器皿、西印度公司餐具、荷兰桌布,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灯 具、烛台、花瓶、窗帷和地毯。

她一直害怕和表哥结婚会生出长着猪尾巴的孩子,所幸,她从未见证这一诅咒落在布恩迪亚家族。但在她死后,阿玛兰坦·乌尔苏拉,也就是第二个“乌尔苏拉”,难逃不伦之恋的宿命,终于应了那可怕的诅咒,生下长着猪尾巴的第七代后,就难产而死。随着第七代被蚂蚁吃掉,第六代奥雷里亚诺消失在飓风中,百年家族就此完结。从第一个乌尔苏拉开始,到第二个乌尔苏拉结束。马尔克斯仿佛用这样名字上的重复来暗喻,整个百年布恩迪亚家族在重复中难逃孤独的宿命。
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显然的,马尔克斯通过这部作品告诉我们,孤独并不是一种场景,花好月圆,却孑然一身的时候,未必就一定孤独,觥筹交错、言笑晏晏的时候也未必就不会感到孤独。事实上,我们越是努力融入人群,越是努力排解孤独,我们越是容易陷入孤独。正如马尔克斯所写: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经济学上有一个“边际递减”的概念,较为简单的比喻来说大概就是,当你饥饿的时候,第一个面包或许会给你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但吃到第二个、第三个面包的时候,其带来的满足感将不断递减。从特殊推导到一般,物欲上存在边际递减的规律,那么所有的欲望也应当存在边际递减的规律。因为这从我们的经验来说,同样成立:比如,当我们想玩游戏的时候,其实越是玩下去越会觉得空虚,越是难以满足我们的欲望,也就越想继续玩下去,这也大概是一些青少年出现网瘾的症结所在;而作为成年人也存在类似的经验,比如,在减肥的时候,越是吃肉,就越是感到空虚和愧疚,不管怎么吃都会感觉到无法填饱自己的肚子,从而出现报复性饮食,导致减肥反弹。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每个人都能从身边找到相同的例子。这大概就印证着欲望满足确实存在“边际递减”的规律。
而一方面,我们通过满足欲望而得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不断递减,但另一方面,欲望本身又在不断刺激中不断膨胀,从而才有我们常说的“欲壑难填”,最终难逃孤独的宿命。正如《人民的名义》里贪婪虚伪的赵德汉处长一样,他贪污受贿,在家里藏着大量的现金,但平时却住着小破楼,骑着自行车,吃着杂酱面。这样的贪婪既没有给他改善他的生活质量,也并没有让他实现任何价值,只不过是不断去填补他扭曲的欲望。这样的案例,我们也见到不少,这些身陷囹圄的领导干部在无休止地满足自己扭曲的物欲时,一定是备感孤独与恐惧。这种孤独来源于欲望无休止膨胀,而满足欲望又难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这种恐惧除了对党纪国法的畏惧之外,一定还有对人生尽头的虚无的恐惧。
事实上,欲望是在所难免的,而只要有欲望,就一定难逃孤独的宿命。因为我们越是努力去填满这些欲望,就越不得不面对这些欲望疯长,而幸福感不断递减的现实。这么说起来,似乎不管怎么做,人生最终总是要走向孤独,走向虚无。那么我们如何面对孤独?如何克服孤独?我想,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抵抗孤独,因为我们难以抵抗,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在孤独中获得平静与幸福。
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在他的著作《圆圈正义》中,谈到了边沁与小穆勒(哲学家、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现多译为“米尔”)的幸福观。他明显赞成穆勒关于幸福的观点。
边沁认为,幸福没有高下之分,口腹之欲与心智之养没有区别……但是穆勒却认为,幸福是有高下之分的……穆勒的说法比边沁的观点应该更加合理……如果幸福没有高尚和庸俗之别,那么一切都会变得平庸……那么,如何区分高级和低级的快乐呢?穆勒告诉我们,越是能够体现人的尊严的快乐就是越高级的快乐。

——罗翔《圆圈正义》

接着,罗教授进一步得出结论:“看来,只有着眼于永恒的功利主义才能让我们不再根据眼前的利害得失作出选择,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会走向融合。越追求德行,越能体现人的尊严,获得更大的快乐。”
这也正是我想说的,要想在孤独中获得平静和幸福,就只有着眼于永恒的功利主义和更能体现人的尊严的乐趣。而这个乐趣应该来自三个方面:坚持克制欲望、深入认知世界和持续不断地劳动创造。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便在于,人能够进行高层次的思考,懂得制定和顺应道德与规矩,能够自我克制。倘若放任自由,任凭欲望的驱使,沉迷于不合时宜、不合道德的欲望中,那么我们就将失去人的尊严,与一般动物无异。事实上,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还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又或是共产主义、资本主义(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思·韦伯,在其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最后两章中专门研究了禁欲主义,他强调,资本主义精神与宗教伦理的核心是禁欲主义),都对克制欲望提出了系统的看法与要求。我对于这些文化和信仰的钻研还太浅,不敢“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罔谈度人金针,只是我相信,哲理大抵相通,克制人欲正是经验的,从古今先贤身上都能够得到印证。
当然,克制欲望并不等于彻底的禁欲,完全地舍弃欲望。因为,从现实来说,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存天理,灭人欲”早已被证明是“超经验”、不现实的了。欲望的存在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在欲望的影响下应该如何采取行为。英国哲学家、古典经济学家曼德维尔在他的《蜜蜂的寓言》中,以蜜蜂社会为隐喻,大胆指出,私人“恶德”会开出公共利益之“花”,如果仅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怀来建立一种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只是一种“浪漫的奇想”。他因此激进的观点而饱受争议。
这正应了罗翔老师所提炼的小穆勒的观点那样,只有着眼于永恒功利主义,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才能走向融合。因此,节制欲望,使其保持在一个可控的、合乎时宜、合乎社会道德规范、不至于使自己过于沉溺的范围内,才能使我们既保全自己的道德,又能够不至于让自己因功利主义的诘问而饱受折磨。君子所以温如玉、德如金,唯在节制。
此外,在所有欲望中,对世界的求知欲应该成为我们最大的欲望。读书、学习、交流、旅行和工作等等,我们的所有行为,固然会帮助我们得到更高的平台、更好的伴侣、更多的朋友、更优质的生活等等,这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欲望,既是合乎道德,也有益于增强我们不断奋进的动力,当然值得我们去追求。但我认为,这些还不是我们追求的最根本的东西。最根本的应该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无穷求知欲:我如何认识亲情,如何认识爱情,如何认识进步,如何认识褒奖,如何认识批评,如何认识生和死,等等。
网上盛传着一句话,“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据说这是复旦大学的一则校训。出处无考,但我十分赞同。我们在不断加深对世界认知的过程中,一定会获得许多我们想要的、追求的,这固我所愿,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抱任何功利化的、刻意的目的,去从每本书中、每次交谈、每次进步、每次旅游中,去看到、听到、学到更多我们之前所不理解的事情,这将让我们充实,帮助我们成长。因此,只要我们每天都用心做好每件事,从任何事、任何人身上去学习,就一定会有改变的。正如罗曼·罗兰所写:“任何努力决不落空,或许许多年都会了无音讯,却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思想已经有了影响。”
以这种无穷的求知欲,去攻击自己所有的无知,能够更好帮助我们在孤独中感受幸福。

最后,我仍然赞同中国古代“入世”的思想,而不赞同“出世”的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人必须要进行劳动,才能收获幸福。没有劳动,就不会有生产力,没有生产力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马克思根据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将人类社会分为6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文化和制度的影响下,社会生产力直接决定着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明确提出: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因此,不管是节制欲望也好,还是不断深入认识世界也好,最终我们必须要落脚在实际行动上。这是因为,唯有为人民服务和辛勤劳动才是最永恒的美德。马克思不是曾说吗?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先贤珠玉在前,身体力行告知了我们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
反观中国古代的魏晋时期,得位不正的司马家族对世家大族的过分倚重,从而形成了尚清谈、好奢靡的门阀阶级,清谈风与奢靡风席卷整个魏晋社会,麈尾与五石散成为玄士们的标配 ;石崇、王恺在金谷园一掷“万”金,最终招来“永嘉之乱”,生灵涂炭、社稷倾覆,门阀豪族一朝身死,为天下笑。东晋权臣,桓温北顾中原,慨然叹息:“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王衍,西晋玄学领袖)诸人不得不任其责”。“魏晋风度”之下,埋藏着无数百姓的尸骨与血泪。
由古观今,那些只注重克己与修行,心无群众、心无历史,重清谈不重实干、重享受不重劳动的人,即使私德再完美,终究有亏大德、有负公德。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一定会因感到虚度年华而悔恨,因感到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他临死的时候,他绝不敢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回到《百年孤独》这本书上来,读完以后一直想写篇读后感,但是一直不敢动笔,怕写不好。从4月份读完,到现在,书后感反复酝酿、思考,利用1个周末和一个空闲的夜晚时间,把这篇文章写完了。虽然已经写了5000多字了,但仍然感觉没有写到位,很多东西没写到,很多地方又写得太啰嗦了,这都在于自己的笔力和思维能力太过薄弱,在这里向坚持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说声感谢。文章里引用了许多最近在看的书,很多引用与观点都是不太恰当、不太严谨的,诚恳邀请各位朋友提出批评与指导。
第一篇书后感就当是次不太成功的尝试吧,会继续努力,再次感谢各位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