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3回
这次想说说刘备和刘璋。
最近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看了一本阅读教学书,余党绪老师的《走向理性与清明》,这是介绍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书,里面列举了大量经典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其中举例最丰富的就是《三国演义》,给我的阅读很大启发,这里借用余老师的思路来说说这次阅读《三国演义》的感受。
余老师在教学中针对《三国演义》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国王者”对待百姓的态度如何,他认为这是判断英雄的基本立足点。
比如董卓十恶不赦,就是因为他最大的恶是对百姓的漠不关心以及残忍。他曾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这是他的政治宣言,可见他的思维逻辑就是错的,没有百姓何来天下?所以董卓那么快被消灭就是这个原因。书上还描写了董卓死了之后被戮尸的场面,这就是对这类人的完全否定。
而相对比,刘备的表现就不一样了,每次夺得新地区的时候,都是首先安抚百姓,对百姓秋毫无犯,每到一处,百姓都对他热烈欢迎。这样的描写明显体现了罗贯中的民本思想,也是儒家传统思想,就是仁政,仁义来治理天下。所以刘备的仁德是作者大肆渲染的。
但是如果再仔细看看刘备的事迹,我们还是需要批判性思维,比如“玄德携民渡江”的情节,那么多老百姓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追随刘备,真的是仁义感动百姓吗?百姓要是安居乐业,不管是谁再仁德也不会跟随吧,所以最主要的原因是曹操在徐州杀戮百姓,还有新野县城被诸葛亮烧了,百姓没办法了,当然只能跟随刘备,刘备要是也不仁义,百姓就会跟随另外的人。所以刘备更多的是碰到了好时机。
相对刘备这样的仁德英雄而言,刘璋就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了。刘璋被其他政权抢夺者认为是“守户之犬”,软弱无能,但是站在百姓立场,刘璋一直以百姓为重。刘备入川,是来夺取西川的,但是刘璋却相信他是来帮助他的,坚信他,别人怎么劝也没用,原因就是他觉得仁义的刘备一定是值得信赖的,而且当他得知刘备真正的用意的时候,他虽然恼羞成怒,但依然有自己的底线,就是百姓。他不忍心驱赶百姓,不敢动民以备敌,这也许又要被那些当权者说是妇人之仁,但是就是这种妇人之仁让刘璋选择了投降,因为他觉得对不起百姓,他认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是百姓,所以他放弃了战斗。
想一想,从整个历史发展来看,刘璋才是真正的仁义之人,刘备是仁义,但是他总在仁义与功名之间徘徊不定。
74--85回
这个月读到关羽张飞死了,还有刘备曹操也死了,大人物似乎都死了,有点难过。
桃园三结义留下佳话,哪知道就这样三人陆续死去。
关羽是在和曹仁对战中,被毒箭射中胳膊,然后刮骨疗毒,这段故事也是大家熟知的,现在读起来有点夸张。我看文字描写都觉得可怕,关羽就算能忍,也不至于谈笑自如,刮骨之后还能立刻活动手臂,精神大振,这看来都是为了突出关羽的形象而夸大了事实。不过关羽的确是个能人。
可惜败在了这次与孙权的对抗中。最主要就是被吕蒙骗了,吕蒙装病让陆逊代替自己,关羽听说吕蒙病危陆逊代替他时心情很愉悦,觉得孙权目光短浅,怎么能用陆逊这样的人。于是放松警惕,撤了荆州的兵去樊城,自己专心养伤。看来关羽真的上当了,这次太大意了。吕蒙于是带队扮成过路商人,靠近荆州,最后悄无声息地夺取了荆州,进入荆州安抚百姓,不抢不掠,还安顿好关羽的家人,于禁也放了送还给曹操。吕蒙这边夺了荆州,曹操又派兵来打樊城救曹仁,徐晃打败了关平,夺了偃城。关羽伤还没好,徐晃又来攻打,关羽虽然上阵了,但毕竟伤了手臂,无法力敌,再加上前面那些消息,关羽一下子承受不了。怒气冲塞,疮口迸裂,昏绝于地。
接下来关羽派马良、伊籍赍文三道,星夜赴成都求救;一面引兵来取荆州,自领前队先行,留廖化、关平断后。结果呢,一边是刘封因关羽当初和他的私怨,结果拒不出兵,没来相救;一边是又被孙权骗了,孙权这边设计,留下北门引诱关羽出城,关羽果真准备走北门小道离开,关公自与关平、赵累引残卒二百余人,突出北门。最后关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知父被擒,火速来救,背后潘璋、朱然率兵齐至,把关平四下围住,平孤身独战,力尽亦被执。
本来还有活命的机会,毕竟关羽名声响当当的,所以孙权想劝降,但周围人说到当年曹操如此礼待关羽,关羽却过五关斩六将,于是孙权狠心把关羽父子给杀了。关羽死后,赤兔马也不吃食料最后死了。
看到这里觉得好心酸啊,关羽父子死得有点不值得。
而曹操呢,因为孙权把关羽的人头送过来后,就总是做噩梦,都是那些死去的人来索命,于是头疼欲裂,最后竟然死了。我没想到三国里曹操会死得这么早,而且死得这么草率,果真是罗贯中不中意的人物啊,写得也太简单了。
刘备知道关羽死了后真的伤心不已,准备报仇,要去打孙权。张飞听说关羽死后也非常痛苦,也和刘备一样想着先灭东吴。张飞去见刘备,两人痛哭。刘备准备出征,学士秦宓再次劝告,差点被杀。张飞后来继续脾气暴躁,痛打下属,结果造成逆反,范疆、张达准备乘张飞喝醉要杀了他,张飞一开始是总想到关羽而难眠,结果喝酒消愁,一喝酒误事,被两人杀了,砍了头颅,张飞就这么白白死掉了。两人杀了张飞后投靠东吴去了。真的是一连串的伤痛啊!
刘备执意御驾亲征,与陆逊对战中,又因一时失策被火烧连营,一败涂地,好不容易人救了回来,但是还有很多人死于这次战争中,也有很多蜀兵投降了。东吴陆逊大破蜀兵于亭彝陵之地,刘备奔回白帝城,赵云引兵据守。刘备回到永安宫,染病不起,渐渐沉重,梦见张飞关羽来见自己,知道自己不久已,于是白帝城托孤,和孔明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当然不肯。刘备去世,刘禅继承帝位。诸葛亮继续辅佐。
读到这些,觉得三国实际上英雄不再,大势已去啊!
86--97回
今天再来说说诸葛亮,因为三国中蜀国的后半段时光是关于他的。
在易中天的解说中曾说到:传统社会的中国人,其实是一直有梦的。第一个叫“大同梦”,也就是回到部落时代。第二个叫“小康梦”,也就是回到邦国时代。这两个梦都实现不了,就开始做“治世梦”。这是帝国时代的“中国梦”。治世梦也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希望有一个仁慈而明智的好皇帝,这就是“圣君梦”。其次是希望各级官员清正廉洁,这就是“清官梦”。如果圣君和清官都指望不上,则希望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是“侠客梦”。圣君,清官,侠客,是中国人的千年梦。这三个梦,罗贯中都帮我们圆了。圣君就是刘备,清官就是诸葛亮,侠客或侠士就是关羽和张飞。三个梦三个代表,都在刘备集团,尊刘贬曹岂能不大得人心?至于历史的真相,则无人关注。
诸葛亮是清官代表,是罗贯中笔下的理想人物,至始至终没有离开他的理想,甚至有点乌托邦的境界了。他要恢复的汉室是正统的是有理想化制度的,所以他能被刘备邀请出山,因为当时的刘备也是理想化的。但是后来的刘备就不再那么单纯了,他开始走向野心,他打曹操打孙权,目的不在于恢复汉室,而是建立自己的王国。而诸葛亮不是这样想的,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去世前的故事里很少出现诸葛亮了,刘备实际已经把诸葛亮晾起来了。
刘备最终要死了,死之前托孤,选择了诸葛亮,就是因为他知道诸葛亮是理想的政治家,他会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不会为了私欲野心而毁了蜀国,这就是刘备最放心的地方。而诸葛亮也没有让刘备失望,一种忠心耿耿,在没有刘备的日子里,诸葛亮一直以辅佐者身份坚持自己的理想抱负。那篇著名的《出师表》就是他的良苦用心。
但是就是因为诸葛亮太理想化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和他人,清明得无以容纳小人,反而使得蜀国最快灭亡。我们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诸葛亮严格按照标准做事,反而使得忠奸两方人都不舒服,最后结果是治理不好国家,最后灭亡。理想是远大的目标,而现实还是要容纳各种问题的。我突然想起《铜牙铁齿纪晓岚》里的和珅,为什么他可以安稳活那么久?皇帝为什么看不出他的奸邪?实际是皇帝聪明,他知道忠奸之人他都需要,这是一种制约,是现实必需的。诸葛亮就缺了这份情商。
易中天说:“事实上,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和诸葛亮,不过是长江的前浪和后浪;作为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的曹操和诸葛亮,则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这枚硬币就是人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诸葛亮既然被看作天使,曹操就只好去做魔鬼;诸葛亮既然是后浪,曹操也只好死在沙滩上。”
天使般存在的诸葛亮啊!
98--120回及总结:
看完最后一部分,看到的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比如司马师司马昭,比如诸葛恪,比如曹爽曹芳,这些名字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感觉英雄已逝,也感到人才辈出。对于结果,我似乎已经不感兴趣了,谁得了天下又如何呢?世界就是如此分分合合,争争扰扰,今天你得了天下,明天他得了天下,天下还是那个天下,但生活却从来没有宁静过!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首词说尽整本书,说尽天下事,说尽人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