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一本很薄的书,在编辑部没事的时候速读完的,读的时候不很细致,注释统统跳过,后来古文也跳过了,只看注释,即便如此,依然觉得写的太好了。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当时还没有科举,政途靠世袭和军功,读书人多是做君主的幕僚、家臣之类的。如果一个人在一国的君主那里得不到赏识,他们就去别的国家,把自己的治国主张说给君主,看看哪个买账。国与国之间若是外交,也是派使者去,互探虚实。这样的人称为纵横策士,他们的游说可能给自己带来荣誉,也可能给自己带来祸端。《鬼谷子》这本书,就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策士为受众所写的一本书,教给人们如何进行游说。(《史纲》中说,纵横家好像是从道教发展而来的,本书的捭阖也是当成阴阳来看待的。)
这本书的内容或许有点阴谋与厚黑的意味,在教科书中不易见,一般的寻章摘句也少有它。而且书中的一些道理带有很强的时代色彩,在战国那样的诸侯争霸的环境下才适用,现在已经不再适用了。但是读书要去伪存精,如果读透了,再仔细揣摩,在生活中试着运用,也会有很大帮助。
比如在谈项目的时候,要想促成合作,通过谈话摸探对方虚实是常见的。在和领导相处的过程中,如何揣摩领导的心思,也有帮助。揣摩领导心思这个有很多人很厌恶,不屑一顾。可是我却很认同一句话,“领导是你的人脉”,一定要用好领导,这会给你带来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揣摩领导心思并不一定都是为了溜须拍马的迎合,而是为了知道他志在何方,什么水平。如果判定水平不高,或是方向错误,那就运用鬼谷子中的游说技巧,对其施加影响。这并不是随便吹嘘,确实有人能做到,虽然他是国师.... 但是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谈判技巧,还是有点帮助的。当然了,这并不是所有人看了书都能学会使用的,需要看完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试着使用,不断打磨。
这本书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面讲捭阖的原理,后面讲如何使用。一本好书,一般都要包含基本的三个部分,即概念、原理、如何实践。先生说,一本好书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概念。这个好的概念的部分我理解的其实就是与一系列的逻辑原理相自洽的核心。一般后半部分会联系到实际运用中,或者是未来展望之类的。
所以读书,前半部分是弄明白这本书的逻辑,后半部分是看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考试喜欢考运用,因此后半部分尤其要认真背。
运用和实践的部分我其实比较薄弱,就是运用看那三套书再加上“如何做”系列的书来看,掌握总的方向。
当己方的实际情况或目的等与对方完全相同时,可以公开自己的真实情况显示给对方;当与对方不同时,就不能公开。这个办法是否可用,首先要搞清楚对方的考虑和谋划,来探究己方与对方是同还是异。是离是合须等待时机,先从对方的意愿来尽量满足他,然后适时而动。如果用“捭”一定要周到,如果要“阖”一定要严密。
可以从事情好的一面来进行游说,劝诱对方开始行动,促成游说得到成功;也可以从事情恶的一面来进行游说,阻止对方的谋略策划实施,使他终止行动。
与品行高尚的人言说,就要说好的事情;与品行卑劣的人言说,就要说坏的事情。下与小,均为阴,故可以用低下的去求合志向渺小的人;高与大,均为阳,故可以用高尚的去求合志趣高远的人。
如果对方在说,就可以使用象征、用事例作类比,也可以根据对方所用的象征和事例,摸到对方虚实。如果对方沉默不言,就用象征引诱其开口。不断变换己方言辞中透露出来的象征和事例,对方有一定反应的言辞就倾听,对方沉默了再引诱。要运用这个办法,己方要先做好准备,要能平心静气,明察事理,议论万物,分别好坏。如果未见到对方实情,就说一些迎合对方的话,引导对方说出实情;如果得到了,就按照己方已经设计好的对策去行事。是进还是退,都据此来定夺。总之,如果己方不先定,那么就不能驾驭对方。己方先定然后驾驭对方,做到计策谋略不露行迹,对方找不到识破己方的任何缝隙,这是获得对方实情的最高境界。
如果要弄清对方是有还是无,搞清对方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方法是顺着他的爱好和欲望来推测出对方心里的真实意图。可以暗暗排查对方言辞,然后依据已知情况反问过去,以得其实情,了解到他的旨意。
怎样才能打开君主的内心世界?方法是“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
对一些爱好道德仁义并想用仁义来治国的君主,就要以讲道德仁义来结交他,这不是投其所好,而是让他觉得你能帮助他。
对一些喜欢建立自己心腹的人才队伍的君主,要以与他结党成为他的心腹的方式来结交他,以得到他的信任。
对一些爱财喜欢奇珍异宝的君主,就送给他们金银财宝,以接近他们,并得到游说对方和任用的机会。
对一些系喜欢声色犬马爱好美色的君主,就送给他们美女、歌舞、玩物等满足他们的喜好,对方收到这些,在内心里就接纳了你,也就获得了游说和任用的机会。
运用这种方法,要坚持三原则:力求自保、内心相合、等待时机。
制人之术:利用对方的心理弱点来控制人的行为。
根据情况或者先不断地积累赞扬,为彻底毁他做准备;也可以使用对方喜欢的物质来引诱刺激以达到目的;或者根据实际形式来说话;也可以根据对方的缝隙漏洞,结合前面的方法来实施。
针对诸侯国君主,必先了解该国综合情况,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天时地利人口情况,了解他的好恶品行性格智力才能气度,知悉他最关心最想解决的问题。
针对普通人,第一步,知悉对方才能,知悉其意向主张与我相同与否,对方的智慧所在、才能所长,以便抓住控制他的关键。第二步,先赞誉他,顺着对方的意愿说出对方喜欢听的话,抓住把柄之后,就去控制他,或用把柄胁迫他,或造舆论压抑他,使之屈从于己。
在使用这些方法时,一定要做到自知,要对自己的才智、权术、能力与手段有正确的估量。
“公”的观念一直是我国传统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古人在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朴素的公共理性。一个“忠”的人一定是一心为“公”的。因此,臣之“忠”或“不忠”都取决于君是否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一心为公”。君主要是能代表社稷的利益,代表国家集体利益,臣是可以死忠的;如果国君不能代表国家的利益,臣可以规谏君主的言行、匡正君主的缺失,并以此作为臣下的重要职责;如果国君不听规谏,臣甚至可以将他赶下台。
不是道德最高尚能够通达高深道理的人,不能治理天下;不是费尽心力苦苦思索的,不能穷尽事物的原理;不是精心地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就不能给事物以成功的命名,以达到名实相副;天赋的才干不够聪明,就不能用兵打仗;为人处世虽然忠于实际但没有真诚的态度,也是不能了解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