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百年孤独》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4-16 08:03:36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仅因其名字就足以流芳百世。因为孤独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人生命题。只要人类存在,孤独便不会从地球消失,但孤独却会因人不同。那么《百年孤独》讲述的又是谁的什么孤独呢?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看过很多书评,认为这本书晦涩难懂,简直无法阅读。我想可能是因为除了这本书里反复出现的名字,更源于作者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和跳跃的时间线,让情节离奇到无法理解,导致这本书不像普通小说那么轻松易懂。但就像《人间词话》里讲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将书里的人物、情节与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结合起来,或许能理解一点那百年的孤独。

这里简单说说拉丁美洲史。拉丁美洲即美国以南美洲,因为这里居民的语言(西班牙语占统治地位、巴西为葡萄牙语、海地为法语)均隶属于拉丁语族,因此又被称为拉丁美洲。百度上短短几句话概括了拉丁美洲的由来,却无法概述拉丁美洲被血泪浸染的过往。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哥伦布于15世纪发现了新大陆,自诩带着上帝的旨意,却大面积地屠杀当地的印第安人,加之病毒的传播,使得古老的印加文明全面毁灭。因为缺乏劳动力,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作为奴隶为自己日夜不停地创造财富,也带来人种大融合。自此拉丁美洲的人民自出生就被欧洲白人们歧视。在被殖民近300年后,哥伦比亚于1810年宣告独立并继续与西班牙斗争近百年,终于赶走了西班牙的奴役,但随之又陷入英美的经济打压和掌控,致使哥伦比亚及其他拉美国家一直处于政治混乱、经济落后的局面,直到现在仍然无法摆脱被剥削、压榨的命运。了解这些以后,再对应《百年孤独》这本书,我们就发现魔幻不过是马尔克斯的障眼法,现实主义才是让这本书经典和不朽的原因。

《百年孤独》书里人物众多,主线围绕着布恩迪亚一家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人物命运展开。书中开篇以最主要的人物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回忆开始。他是作者寄予最大希望的革命者。他虽然不爱任何人,他发动革命并非因为理想或厌倦,只是因为纯粹、罪恶的自大,但他因为自己的人民受到欺压、杀戮而不满继而反抗。他明确支持自由党,与保守党分庭抗礼,但一度沦为专权的军阀,甚至由于立场的不坚定,白白放弃了即将到来的胜利,因此我认为他也是让作者最失望的角色。尽管他之后想再次掀起革命,改变让人愤怒的现实,但无奈时事已变,再无回天之力。就像马尔克斯上校(我猜是作者本人)感叹:“我知道你老了,可现在才明白你比看起来的样子还要老得多。”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应该有马尔克斯最亲近的外祖父形象,也有很多为哥伦比亚独立牺牲的自由党革命者形象。除此之外,书中很多情节不止一次与哥伦比亚的现实呼应。哥伦比亚由保守党与自由党轮流执政,但保守党出尔反尔,迫害异己、镇压群众,发动大屠杀,为了不让大权旁落,不惜牺牲国家利益,与英美,特别美国狼狈为奸,让美国在哥伦比亚大量投资石油、铁路、香蕉、咖啡园,使得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因此马尔克斯在书里对待“美国佬”的态度无疑体现了他对这个吸血鬼的憎恶,并且致死都不曾改变。

布恩迪亚七代人,男人多于女人,但对男人的褒奖无多。除了前面说到的上校,其他可以说乏善可陈。他们的懒散、纵欲、享乐、对不切实际的事务夸张的着迷,就像刻进基因无法改变,但他们本质不坏,也从未伤害别人。他们就像拉丁美洲男性们的折射镜,从不同面让读者们感受到南美洲的风土人情。反观对女性的赞美,书里要多的多。如果说马尔克斯是女性主义的支持者,我觉得并非不可能。乌尔苏拉用柔弱之躯苦苦支撑这个家族,包容一切孩子,哪怕不是自己的血脉,也尽心尽力地抚养,眼见着最亲的人都先自己离去,依然坚强地承受一切厄运。与乌尔苏拉类似的还有桑塔索菲、佩特拉,还有给家族带来短暂快乐的蕾美黛丝,或许这里面有马尔克斯最爱的外婆形象吧。但让我沉思的是两个外来女性:丽贝卡以及费尔南达。丽贝卡来到这个家的经历非常离奇,和她一起送来的信上写着她是乌尔苏拉远在马纳乌雷的远房表妹,但乌尔苏拉却不记得有这样的远亲。她吃土的行为古怪至极。虽然乌尔苏拉将她赶出家门,但乌尔苏拉年迈之时发现丽贝卡的血管中流淌的是陌生人的血液,但她拥有无畏的勇气,正是乌尔苏拉希望自己的后代具备的品质。在翻看关于拉丁美洲的资料时,我发现位于加勒比海最东端有个叫巴巴多斯的小国,哥伦布将甘蔗带到这里,荷兰人贩进黑奴,使一个小岛成为15至17世纪最大的甘蔗生产国。与此同时,这里的森林、植被和动物都成了单一作物的牺牲品,导致这里的孩子只能长期吃木薯粉和土豆。这类食品由于缺少矿盐,孩子们处于本能的需要吃起泥土,而这竟然被欧洲人说成是“非洲恶习”。对照这一切,还有谁比丽贝卡更能与巴巴多斯的历史更贴合呢?又有谁能让作者借乌尔苏拉之口代表世界隔空向丽贝卡忏悔到:我们对你太不公平。

全书针对女性可以说都是正面,包括帮忙照顾孩子的印第安女人比西塔西翁,除了费尔南达。这个自认为总有一天会成为女王的妄想者,作者对她虚伪和恶毒充满了讽刺,并且在最后的预言中直言她不会给这个家族带来幸福。她追求繁复又无用的礼仪还有过度的奢靡生活;她蔑视这个家族,并逃避心灵的忏悔。她让我不由得想起西班牙皇室这个一切恶行的始作俑者——他们巧取豪夺,最终却只是给别国做嫁衣,并未再现荣光,反而因果轮回,让西班牙自己变得腐朽不堪。正如书中写到她身披泛黄的白鼬皮斗篷,头戴金色纸板制作的皇冠,她自己如此老迈、虚弱,离生命中的美好时刻已如此遥远。除了以上分析的上校、丽贝卡、费尔南达,我猜想书里每个人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但因我的知识浅薄,有些人物确实无法得出结论。

以上是我对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人物的分析,如果只看人物,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林。回归书中,整本书在作者的组织下像是从一粒沙开始最终建立了一座城堡,又像千万条无关细流最终汇入大海。一开始布恩迪亚家族如创世纪般建立起一座城市到最后这个家族如预言步入幻灭,过程和结局处处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又觉得水到渠成。虽然是拉美文学,但我看完书不禁想起了红楼梦,想到了那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我认为这本书既是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的兴衰史,也是哥伦比亚以及整个拉丁美洲的兴衰史。拉美大地在进入文字记载的历史后,就一直背负着其他国家、民族不能承受之重。这样的过往无法诉说、不愿回忆,却留下深深的伤痕在每个拉美人的血液里,世世代代痛楚又无处可逃。并且经历了前期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清洗,后来白人和印第安人、黑人的人种融合,加之欧洲以及美国天生的种族优越感,让拉美人对自己的身世自卑又迷惑。如果让一个中国人与自己的祖先对话,我们应该会很容易找到自己理想的时代或者文化,但如果让拉美人回想自己的来路,想必是痛苦大于自豪吧。我想这些造就了作者乃至每个拉美国家人民的孤独并浸入骨髓,也才造就了《百年孤独》。

曾经在看白先勇的《台北人》时,我认为白先勇的笔触冷静又克制,但他却用悲悯的情怀看待着笔下的人物。我觉得马尔克斯也是同样,他不是只对自己笔下的人物,而是对自己的故乡、文化以及所有拉美国家的过去现在将来的思索和怜悯。不知道马尔克斯的孤独在写完这本书后是否有了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他在书的最后写到:“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纸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或许作者写这本书是希望不再有人来承受他们的那份孤独;也不再让世界重蹈他的祖先、国家曾经遭受的那些苦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