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西游记》与《西游记传》互补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19-01-05 10:32:33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西游记》与《西游记传》互补

      《西游记》(一百回本)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大家都熟知的四大名著。但明代文人杨志和所编著的《西游记传》就不为民众熟知,尽管按照不少学者的观点,《西游记传》应是《西游记》的简本,可细读这两个版本,就会发现它们在文字上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它们是互为印证与互补的。
   现就拿“唐僧辞行者”这段故事来分析,先来看《西游记》中的情节: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西游记》第27回)
   再看《西游记传》中的类似情节: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要发誓,你有难,我还来救你。但此去非我本心,难当你这等赶逐,我去则去了,我心上十分痛楚。师父端坐,容弟子拜别。”深深拜了四拜,唐僧并不睬他。那行者泪垂喉硬,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你早晚伏侍师父。倘有妖精拿住师父,你说老孙是他大徒弟,使妖精不敢害他。”唐僧骂道:“你好大的英名,我倒要你遮盖!”行者见他不肯回心,没奈何才去。又嘱咐八戒道:“你这个唆嘴的人,我把师父交付于你,你明日没有师父还我,老孙实不饶你。”言罢,纵一觔斗,直至花果山水帘洞去了。(《西游记传》第23回)
   这里来探讨一个问题:既然都是在描写“行者辞唐僧”的相关情节,《西游记传》有哪些不同于《西游记》的地方昵?原因有三:一是《西游记传》明确有“但此去非我本心”这句话——行者在临行前向唐僧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尽管您将我贬出取经队伍,但我并不是真心离开您。一旦您有难后,我同样会来救您。而在《西游记》里面,尽管行者的内心并非不挂念师父。师父一旦有难,他也不会坐视不管。但是,至少从文字上看,行者直接强调的是自己决心离开唐僧,而不是强调唐僧有难后——行者该怎么办?二是《西游记传》没有像《西游记》那样详细描写行者向唐僧拜别的情节。作者杨志和可能是认为该情节的重要性不强,不值得浪费篇幅。但是,行者在《西游记传》中可是向唐僧深拜了四次,也证明了行者对唐僧的那份感情。《西游记》中的行者则是施展变化本领,四面围住唐僧下拜。两个版本在这里想表达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只是《西游记传》更强调简洁。
   三是在《西游记传》中,尽管行者要离开唐僧,但他仍然开口嘱咐八戒。而在《西游记》中就没有这一情节——吴承恩这位作者可能认为行者怨恨八戒向唐僧进谗言(否则唐僧也不会赶行者走),因此不愿在临行前理睬八戒。相反,行者倒是提醒沙僧要当心八戒。《西游记传》的描写更能突出行者的可贵之处:尽管要离开唐僧,但自己仍然挂念这位师父的安危,因此不计较八戒刚才向师父进了什么谗言。而是强调:既然我要离开师父,他的安危就拜托在你身上。如果你没有尽到保护师父的责任,我也不会饶恕你。看到行者的这番话,使人不但更同情他,也更敬佩他!对于“行者辞唐僧”这一段故事,还真是能比较出两个版本的差异。再细看其他情节差异可能会更多。因此应认识到:尽管《西游记传》算《西游记》的简本,但前者并不是简单地对后者进行删节,前者自有它的特殊价值,这特殊价值在于两部著作的互为印证与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