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4-29 06:56:27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第三章 人所拥有的财产

作者在这一章中论述了人的各种需求,这与当代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类似。作者引用了伊比鸠鲁的需要三分法:1、天然的和迫切的需要——食品和衣物。2、天然但不迫切的需要——满足性欲。3、既不天然也不迫切的需要——对奢侈、排场、铺张和辉煌的追求(没有止境,要满足也非常困难)。视线以内的需求能得到就幸福,得不到就痛苦,视线外的则不会对他造成影响。

作者认为金钱满足了抽象中普遍的多种需要,所以人们热爱金钱。但应把手头上的财富视为能够抵御灾祸的城墙,而不是任由寻欢作乐的许可证。这一点个人深表赞同,但这样的道理也只有在手头的财富绰绰有余,而自身又明白挥霍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时才能领悟。

作者觉得富人视财产为必不可少的东西,因而小心、节俭;穷人把贫穷视为理所应当,因而把财富用作享受或挥霍。这里倒是有悖于一般人对穷人和富人的印象。习惯上我们大多认为富人挥霍无度,穷人勤劳节俭。此处作者持相反态度,且亦有理有据。说明一个人节俭还是勤劳与其财富或有联系,但没有必然联系,穷和富也只是一段时期内的表象。我们只能作如下论断: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节俭有度的人,比挥霍无度的人更容易积累财富。

作者说与其说一个人拥有妻子、儿女,还不如说妻子、儿女拥有他。朋友反倒更应该被划入一个人的拥有物里面,但甚至朋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互相拥有的。个人认为,叔本华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互惠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都是有舍有得的,一味的索取和一味的奉献都会产生问题。这里可以用年轻人最关心的话题——恋爱来说明。社会上一些缺乏思考能力的人一味地宣扬恋爱的美好,“有对象就是幸福的,没有对象就是可悲的”,这难道不是在糊弄更多缺乏思考能力的人吗?恋爱双方固然从对方身上获得了自己所需的关怀,但也同时要在时间、精力、财力方面做出诸多牺牲。恋爱以及婚姻中的太多问题,不都是某一方有意无意地打破了这种双向关系的平衡所致吗?有些恋爱双方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却偏偏笃信着“恋爱的美好”而死撑着不肯放手,最后造成了更多不必要的损失,不是很可悲吗?有些人虽然没有恋爱,甚至选择不去结婚,但他足够自尊自爱,没有从异性那方获得关爱的需要,也不用作出时间金钱方面的牺牲,那么他一样可以很好地度过一生。之所以社会不鼓励甚至反对一切不以成家立业为目的的人生,是因为社会需要崭新的血液以补充劳动力。如果独身主义成为风尚,那么社会就无以为继了。

第四章 人所展现的表象

作者在本章中论述的问题,恰好对我造成了长时间的困扰。而作者的观点又字字珠玑,故本章只作逐条归纳,而不加赘评:

1、我们总是过分看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这是人性的特殊弱点所致。但他人的看法对我们的幸福并非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尽量减低我们对待别人意见的敏感程度,无论受到赞赏或讨厌时都应如此,因为这两者悬挂在同一根线上。

2、大多数人都浅薄不堪、目光狭窄,没必要在乎他们的看法。看重他人的看法是本末倒置,是一种虚荣,为了手段而忘记了目的。我们的忧心、烦恼、操劳、愤怒、恐惧确实都因在意他人看法而起。

3、虚荣使人健谈,骄傲(褒义)让人沉默。确信自己的突出长处和非凡价值的人,才可以真正骄傲得起来。

4、名声总是逃离追逐它的人,但却会尾随对它毫不在意的人。

5、我们羡慕一个伟人,并不是因为这个人被那些缺乏判断力、经常受到迷惑的大众视为伟人, 而是因为这个人确实就是一个伟人。

第五章 第六章

这两章中的内容没有一个明确的线索,更像是随笔甚至不同时期短文的拼凑。这里只选一个关键部分作评析。

作者认为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这里作者看到了世上大部分事物总是同时兼具快乐和痛苦的双重属性。个人认为,忽视这种双重属性的例子有很多:只看到恋爱所得而看不到恋爱所失(上文提到过),只看到获得一件财物的好处而看不到自己将在保管和摆弄这件财物上投入的时间和金钱,只看到生命的意义而看不到生而为人的考验(在父母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和物质准备的情况下,被冒失地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其生命对其而言痛苦大于快乐)……但是为了逃避痛苦而一味地避世,痛苦固然是没有了,快乐却也一并被挡在了门外。所以有些追求快乐又不想痛苦的人,以为没有痛苦就是快乐,也去学着遁世者回避俗务,到头来却发现事与愿违,获得的只是宁静,而不是快乐。快乐和痛苦从来都是相伴的,选择了一个,就亦要接纳另一个。

总结

全书读罢,有些意犹未尽,这里再对叔本华的哲学作四点思考:

1、叔本华的哲学,确实揭示了许多宝贵的真理,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科学尚未成熟),大多源自个人和前人的经验,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或可信的科学证明,充满了主观色彩(如随意地评价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庸俗的,却没有严密的推理论证为什么是这样),和感性色彩。也难怪,叔本华逝世后四十年才进入了二十世纪,也就是为我们当今科学奠基的那个年代。

2、叔本华有意无意地制造了一些对立,无论处在这些对立双方的哪一方,都会因此而受影响并产生痛苦,因为叔本华强化了这种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印象,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痛苦。在没有触及社会底线的事情上,事实如何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相信什么。如果一个浅薄的人本来生活得有滋有味,现在有人告诉他这世界上还有高尚得多的生活,并且成功让他认同了这回事,而他实际上又不可能变得高尚,那么这就给他带来了痛苦。同样,如果一个高尚的人本来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过的是一种被称为“高尚”的生活,而知道这个事实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反过来只会让他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名声,让他产生了难以满足的虚荣心,那么这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所以制造对立,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3、叔本华强调高尚,强调不在乎外界的名利,实际上却是一种在乎名利的行为,因为一个真正不在乎名利的人,不会著书立说,或者著书立说时不会参杂如此多的个人情感,而只是尽量客观地阐述一些科学的东西。又或许叔本华意识到,要著书立说就要在一定程度上违背自己不在乎名利的原则,但他为了更崇高的目的(比如启发世人),而牺牲了自己的原则,那么这样的行为就是值得歌颂的。

4、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或多或少都在制造一些对立:“高尚——浅薄”“至人——常人”“伟大——渺小”等,却又或多或少地在传达一种淡薄、超脱的思想:“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叔本华)“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真味是淡,至人是常”(洪应明《菜根谭》)等。未免显得有些自相矛盾,或者说著书立说与坚持自我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范围放得再广些,定义“快乐”“痛苦”又何尝不是在制造对立,制造矛盾呢?物质世界的对立和矛盾还不够多吗?何不放下这些对立。只要认识到这世界上的一切都只是常态,是某些内在规律的外在表象,不符合规律的事物不会出现——即“存在即合理”,尽量将个人主观情感调节到满足基本社会交往的需要即可,那么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对立和矛盾吗?一切都是“常”。认识这点容易,但做到确实很不容易,甚至只能无限接近这一目标。但是毕竟还是希望,自己也能给那些活在有意无意的对立所造成的痛苦中的人,一点慰藉甚至出路。

后记:

读后感写了这么多,近来却又想到:人与人之间的见识和经历都大不相同,对于没有确定含义的一个抽象名词,比如“快乐”“幸福”,理解会大相径庭,这就造成了很多时候人们自以为讨论的是同一个概念,但其实每个人都在自说自话而又不自知、他知,最后稀里糊涂地达成“共识”,抑或不欢而散,本质上都是荒谬的。自己评价作者思想的时候大概也犯了很多这种“鸡同鸭讲”的毛病,值得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