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看《流年河》之前,先听作者翰儒(县文联主席彭汉如)介绍,作品讲述的是发生在素有“水乡”“竹乡”之称地处客家地区的流年镇的事。
“水”“竹”深深的印在作家翰儒的头脑中,才会形成如此优美的文字:“……有了竹林,竹乡人的生活很踏实:男人没烟抽、没酒喝了,镰刀一响,去竹林砍根竹子扛到圩镇买去;女人要添新衣、想糖吃了,镰刀一响,去竹林砍根竹子扛到圩镇买去。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竹,坐竹凳,睡竹席,用竹筷。男女老少几乎都精通竹编。……”“捉笋蜂,挖笋虫。剥竹壳,割竹笋,一年四季总有忙不完的乐事”
“那时,流年河上还没有建流年桥。平湖大队去圩镇要坐船过流年河。……”“暴雨下了三天三夜后,山洪像猛兽一样来了。……洪水之上,只见一些农舍、楼房、远山。像一张巨画,画面的内容竟变得如此简单。”“流年镇一年要闹几次山洪,要出现几次水浸街。……”“郑顺势亲历了山洪暴发的苦楚和乐趣。”“在鱼虾活跃的季节,流年河边有许多人在垂钓。”
描述“水”“竹”的文字虽然着墨不多,但这些文字足以说明:“水”“竹”对流年镇的重要。它不仅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好处,方便了人民群众,而且给大家带来了乐趣。当然,一次洪涝灾害就可能把辛辛苦苦一年劳作的粮食冲得一干二净。可见这个年代人们生活的艰难与生活的不易,同时,我们可以窥见作家的文字功底了得。
六十年代出生的郑顺势、欧阳月云、吕一笔、林才上、丁观照,他们被学校刷下来后不能参加高考,由此引出命运多舛,生活坎坷,人生百态的话题。
故事的主角郑顺势在被学校刷下来无缘高考后,觉得“……我没出息,我没用,你们那么辛苦供我读书,我竟然被学校刷下来不能参加高考,辜负了你们的一片苦心,没脸见你们……”,因而不敢回家,但又无处可去,心情复杂,忐忑不安,后在欧阳月云的帮助下进了欧阳景山的照相馆。慢慢地,郑顺势的生活趋于稳定,如果照此下去,像他这样勤奋、肯学,他会在流年镇开第二个照相馆,还可能与欧阳月云或是欧阳雪儿成婚,但是,这只是读者的想象,然而作者笔锋一转,照相馆李旺盛老板的雇工张一定诬陷郑顺势买鞋不给钱,再加上“相机掉到水里”这件事,碍于面子,自尊心强的郑顺势离开了照相馆,由于有要干出的样子给弟弟、妹妹做个榜样的决心,于是,就产生了迫切离开流年镇到珠江三角洲去打工的想法。
到东莞打工,郑顺势在工厂认识了宋仙,本以为他俩会白头偕老。谁知见钱眼开的宋仙,跟郑顺势玩起了躲猫猫。宋仙的辞工让郑顺势心神不定。上班的分神、出错,导致郑顺势被工厂炒了鱿鱼,最后铤而走险去了深圳。
在深圳,郑顺势抓住管理上的漏洞,干了一些违法的事情,贩卖黄色影碟、刊物,赚到了第一桶金。由于结识了孙小美,在她的帮助下,郑顺势越做越大,并且改邪归正,做遵纪守法的商人。郑顺势头脑灵活,勤于动脑,在商言商,讲究信誉和策略,善于抓住商机。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郑顺势在深圳创办的顺顺投资有限公司,下面有好几个子公司,业务领域很广,有房地产、酒楼、工厂、专卖店、小百货等。他这个董事长和他的公司在深圳很有知名度。”可见他公司的资金充足,实力雄厚。
郑顺势赚钱后,回馈社会,回报家乡,流年河建电站捐资五百万;平湖小学建教学楼捐资八十万元;欧阳景山照相馆添置新器材装修门面三十万元;流年中学建学生宿舍楼捐资一百万元;新建一座流年大桥捐资五百万元;铺水泥路捐资一百万元。
郑顺势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知恩图报,充满了正能量,而对陷害自己的张一定,却表现出了大度的胸怀。当听到张一定“喝酒骑摩托被撞死后,并没有表现出高兴,激动,解气的表情,而是淡定地说:那么着急走干吗?”正如欧阳景山心里想的——小顺的内心强大了!
那拨六十年代出生在流年镇的高中同班同学表现出来的感恩,正能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恰恰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