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有多少幸福又有多少苦难!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奋斗。其结果无论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这段话是《平凡的世界》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每次读起,总觉得有一股力量。 那是新旧交替的时代,在70年代的黄土高原地区,那一代青年的成长与国家命运的巨变交织在一起,舞台就是“双水村”这个黄土高原上毫不起眼的村庄里。故事的主人公孙少平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之中,在文革那个动荡的年岁里度过了高中生活。他的高中是贫苦的也是丰富的。物质上每顿两个高粱黑馍和破旧的衣服敲打着他的自尊;精神上,书中广阔的天地赋予了他独特的精神世界。孙少平的成长中,有两个鲜明的特质,一是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二是敢于直面生活带来的挑战。这带给了他强大的精神力量。侯玉英中伤孙少平,孙少平却舍命相救;放弃哥哥的挽留,孙少平执意出走黄原;即便在最艰苦的情况下,孙少平也没放弃读书的习惯,寻求精神的升华。于是平凡的世界里,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不屈的精神力量。
书中序言中写道:“一个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为一个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生活的真谛是每个人都苦苦追寻的,但若是把生活的智慧汇成一本书,那一定是本篇幅浩大的巨作。何谓生活的智慧?但凡可以给人以启迪,使人逐渐成熟、领略个人价值与人生意义的都可以算是。书中的其他故事也让人十分动容,那些普通的青年们的内心无不涌动着对生活的热爱。田润叶热烈地爱着孙少安却被迫嫁给了李向前,但是在李向前双腿被轧断后又主动担起照顾李向前的责任;李向前真心爱着润叶,即便是结婚后备受冷落与润叶分居两地,他也不肯和润叶离婚,仍尽心孝顺润叶的父母,关心润叶的弟弟田润生;田润生是个普通的青年,却在目睹姐姐、姐夫的不幸后真诚而勇敢的劝说姐姐,并决心娶落难的同学郝红梅;孙少平的好朋友金波,仍念念不忘那位可爱的藏族姑娘。于他们而言,生活是苦涩的,因为爱情的烦闷和生活的变故,但正是在这些变故中,他们逐渐强大,成为不可小视的青年。他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体味着生活予以他们的痛苦和快乐。
幸福和苦难是书中交织在一起的两部分。幸福从苦难中来,或者说幸福来源于对苦难的承受和反抗。对于苦难,仅仅是承受是不够的。孙少平的父亲就是苦难的承受者。孙玉厚老汉有着中国农民最本质的精神,面对苦难、任劳任怨,恪守作为父亲的职责,而孙少安、孙少平俩兄弟才是对苦难的反抗。孙少安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在双水村开办砖厂,孙少平不甘心被禁锢于狭小的天地之中,身无分文地闯荡黄原。正是由于对苦难的反抗,孙少安摆脱了祖辈贫困的阴影,孙少平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所在。正如书中写道“在无数的艰难困苦之中,又何尝不包含人生的幸福。”只有更深入地了解苦难的意义,才能更接近幸福。
责任是人奋斗的支柱,也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13岁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帮父亲支撑家业,供养弟弟妹妹上学,对家庭的责任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当他成家后,面对妻子的分家要求,他陷入两难之中。虽然父亲理解他,主动提出分家,但他泣不成声,坚决不同意,家在他的心中已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责任。分家后懂事的妹妹不肯接受他给的钱,更让他感到委屈。是啊,生活富裕起来了,可全家人同舟共济的息息相关的感觉没了。同时新的责任又在等着他。年幼的儿子、体贴的妻子、新建的砖厂,这些都是他的责任,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孙少平在黄原揽工时,自问道:难道自己像牛马一样工作只是为了那1块5毛钱?不,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重要的是他承担了一个男子汉的责任,他在繁重的工作中体味到了人生价值的实现。正是因为对家人的责任感,才使他能忍受矿下的工作并始终对生活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使平凡的世界不平凡。亲人的牵挂、友人的支持、恋人的理解,甚至是陌生人的帮助,都是滋润我们心田的甘泉。孙少平在成长的过程中,曾一次次地体验过这种温情,从而坚定了他前进的步伐。温暖的家庭、金波的支持、田晓霞的理解与引导、曹沟书记和矿区医生的帮助、师傅的真诚,让他体味到这人世间的幸福,这也是他精神力量的来源,也可以说,正式因为这些人,孙少平才是现在的孙少平。
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但是《平凡的世界》仍然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激励,我们处在平凡的世界,我们拥有不同的人生,可有些赏闪闪发光的东西,会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