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儿》读后感
今天读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的那些事儿》第壹部。作为一本通俗历史读物,确实很好的发挥了吸引读者的功效。怎么说呢?从中午到天黑一直在看,并不觉得枯燥,一口气把第壹部读完了。
回家后,翻翻网上对其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本书是参照史书来写的,可信度很高;也有人说错误有很多,中前期还可以,后面就“不行”了”。按照我读完第一本书的理解来看(本人读书不多哈),这本书很明显的有很多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和分析在的,关于书中所述事实的真实性,我确实不知是真是假,谁都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谁又敢说百分百真百分百假呢。或许有一些偏离历史的真实性,但是大致的基调和方向应该是没有问题,毕竟和中学所学历史是吻合的。
然后,接下来,就要开始马不停蹄的记录下这本书的要点和自己的心得体会了,咱们不能让这本书白读呀,得留下些东西不是
《明朝的那些事儿》第壹部我觉得可以分成三大块:
第一:讲朱元璋如何从一个农民到将领,最后称帝的故事;
第二:讲建国后朱元璋对内对外所采取的稳固朝政策略/制度/行为;
第三:那就是藩王之乱。
通读本书,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的当属和朱元璋争土地抢占权力的两位“邻居”——张士诚和陈友谅。按照书中对其的描述,两人之所以会败给朱元璋,前者是“器小”,后者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知己知彼,再加上又有能人干事在身边,还有老天注定的天命加持(我一直搞不懂,为啥在鄱阳湖之战为啥会突然刮起大风,让朱元璋部队顺利使用火攻大败敌军,成就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历史战役,太巧了,“庸民”的我想把它解释为“天命”。要不然后面朱棣的几场也是靠大风扭转局势的战役,没法解释了,太巧了!)。这两人中,我很佩服张士诚,自古得民心者得我心,张士诚拿下江浙一带,治理得颇有见地,后面虽然败给了朱元璋,但是江浙一带的人们一直很感谢他的功绩,也是因为不够屈服于明朝的统治,曾被朱元璋加重赋税,一直到后期才得以缓解。
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明朝的开国元勋,都是赫赫有名的名将。徐达、常遇春、郑国公常茂、冯胜、李善长、李文忠、邓愈、汤和等等。除了汤和、徐达(也有人说是朱元璋送的蒸鹅吃死的)能够善终(常遇春是战场中暴病而死),其他的没有善终,还有那个有名的刘伯温也是,多么聪明人哇。
为什么朱元璋能够和这些将领门打江山,却不容许人们和他一起守江山呢?还是从小时候朱元璋早年时候留下的心理事件说起哇,再加上早年间经历的各种背叛实践(朱元璋侄子曾经背叛过他,对此对他还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朱元璋的角度说,他杀大臣,就是为了不让他们威胁自己以及自己子孙的皇权,他要让他建立的明朝,让他的子孙能够顺顺利利、安安稳稳的经营下去。为此,聪明能干的“杀不尽”。别怪我这么说,也不看看后面给自己孙子留下的都是些什么“货色”的垃圾,名将都杀完了,活着的老都老了,最后居然重用像李景隆、黄子澄这样的蠢蛋!真真看到后面要被气死,一盘好局打得稀巴烂(当然,那个侄子皇帝也是“贡献”了不少力),好好的政权就这样被谋反者给夺取。
当然这些名将们自然是骁勇的,但是对于他们行为,道德,如果脱离战争这个场景,我是不能赞叹他们的。杀戮终究是不好的,尤其常遇春还喜欢杀降。
还有一个让人不能忘的誓死守住济南城的铁铉。拼死守住济南城3个月,使得城内民众免受战争之苦,忠勇刚烈,是在令人敬仰!当时的铁工祠也是因此站,修建而成。这人是不能不让人不服的,太忠义了!最后朱棣夺位之后,被处以凌迟,全家也难免灾难。但是英雄自会名留青史,后人都还记得他!在如今,很多山东各地建有“铁公”祠庙,皆是祭奉铁铉。
这本书,关于战争的描写是很多的,前期战乱和藩王之乱嘛,肯定很多战争场面的描写的,本人因此重温了下中学所学的一些知识。
“故知胜有五:只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小本本记下了)
还有一个从朱元璋治理宰相胡惟庸中学到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哎呀,突然想到前些年大火的宋朝时期背景的古装电视剧《知否》,“弱小”的明兰就是这么治理大娘子和宠妾送过来的下人,以及后面侯府送过来的各路妖魔鬼怪的。真是大智慧,明兰这个处置结果是永除后患,以后得有安生日子。但朱元璋处理胡惟庸的这个方法,没错,宰相是彻底打趴下了,但是后面起来的呢?却来了动摇根本的隐患。
总之,朱元璋是个不凡的人,废话,这还用我说,都当皇帝了!但是吧,本人不青睐这样的皇帝,尤其是其后面的统治方法。历史上皇帝几百个,这个不喜欢,下一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