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春末闲谈》读后感15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1-30 08:41:37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春末闲谈》读后感


【写作背景】

《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的北京

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实行白色恐怖政策。

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经”(妄图用封建思想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瓦解革命运动),出现了一群所谓“特殊阶级”,鼓吹“特别国情”。

鲁迅的“闲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他将深刻的思想借用具体平凡的事物和生动的形象加以表达,看似信手拈来,漫不经心,闲谈之笔,实质是触发思考的导线。

【原文浅析】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那时候大约是盛夏,青蝇密集在凉棚索子上,铁黑色的细腰蜂就在桑树间或墙角的蛛网左近往来飞行,有时衔一支小青虫去了,有时拉一个蜘蛛。青虫或蜘蛛先是抵抗着不肯去,但终于乏力,被衔着腾空面去了,坐了飞机似的。
将细腰蜂比作封建统治者

而小青虫则是被统治的人民

她将小青虫封在窠里,自己在外面日日夜夜敲打着,祝道“像我像我”,经过若干日,——我记不清了,大约七七四十九日罢,——那青虫也就成了细腰蜂了......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意,而青虫的婉转抗拒,则活像一个不识好歹的毛鸦头。
古人将细腰蜂捕食的场景看作是

父母教育儿女

儿女不领情而抗拒

这把残酷的掠夺蚕食理想化为父母对子女的恩养,这也是一种麻痹与欺骗

委婉的显示了这种传说的

荒诞与离奇

这如同古代残暴的封建统治者

对人民进行剥削、压榨

却被美化为这是应得的荣幸

麻痹人民的思考

使之成为奴隶

而且,这细腰蜂不但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残忍的凶手,又是一个学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她知道青虫的神经构造和作用,用了神奇的毒针,向那运动神经球上只一螫,它便麻痹为不死不活状态,这才在它身上生下蜂卵,封入窠中。青虫因为不死不活,所以不动,但也因为不活不死,所以不烂,直到她的子女孵化出来的时候,这食料还和被捕当日一样的新鲜。
古今中外的统治者

妄想永远作威作福、奴役人民

为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制造舆论,制定教义和办法的儒家圣贤们早就渴求实现

人民心甘情愿做奴隶的黄金世界

只有君主才能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威

孟子的“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更是严格区分了

“劳心者”和“劳力者”的等级界限

劳心者统治人民

而劳力者应该无条件服从统治

在他看来

统治阶级应该受到劳动人民的

生命和血汗供养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对于劳心者而言

劳力者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家畜。

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要被治就须不活,要供养治人者又须不死。
不知道将来的科学家,是否不至于发明一种奇妙的药品,将这注射在谁的身上,则这人即甘心永远去做服役和战争的机器了?那时我也就皱眉叹息,装作一齐发愁的模样,以示“所见略同”之至意。
它于青虫,只须不动,所以仅在运动神经球上一螫,即告成功。而我们的工作,却求其能运动,无知觉,该在知觉神经中枢,加以完全的麻醉的。但知觉一失,运动也就随之失却主宰,不能贡献玉食,恭请上自“极峰”① 下至 “特殊知识阶级” 的赏收享用了。
统治者却面临着无法解决的矛盾:

既需要劳动者能运动,会劳作以贡献玉食

又需要他们无思想,不反抗而甘为奴隶。

这样的麻醉剂是无法发明制造出来的。

当时封建遗老们大肆贩卖圣经贤传

以抵制革命的思想潮流

胡适提出

学者应“进研究室”“整理国故”

而不问政治

茶馆老板和某些文学家以“莫谈国事”

为避祸良方和处世格言

教育家为了禁止学生们自由思想

号召大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治世良方”

要禁止人民思想,除了欺骗和压制外

是别无良策的

人能说话,已经是祸胎了,而况有时还要做文章。所以苍颉造字,夜有鬼哭。鬼且反对,而况于官?
先生尖锐地讽刺到

最好是让人们不会说话,也无文字

返朴归真到猿猴时代

但禁止集会和禁止言论此二大良法

只能从外表上

禁止人民的行动与反抗

而无法禁止他们的思想

当思想的种子种下去之后

即使实行最残暴的专制统治

也只会加速反动统治者的灭亡

沙俄专制统治的崩溃和

罗马诺夫朝 “覆守绝祀”

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于是我们的造物主——假如天空真有这样的一位  “主子”  ——就可恨了:一恨其没有永远分清  “治者”  与  “被治者” ;二恨其不给治者生一枝细腰蜂那样的毒针;三恨其不将被治者造得即使砍去了藏着的思想中枢的脑袋而还能动作——服役。三者得一,阔人的地位即永久稳固,统御也永久省了气力,而天下于是乎太平。今也不然,所以即使单想高高在上,暂时维持阔气,也还得日施手段,夜费心机,实在不胜其委屈劳神之至……


读至此段,忍俊不禁。鲁迅的幽默,常常表现在正话反说,要阐明正面道理,却假借反面人物的口气,从他们心理意识的角度反写出事情的是非曲直。

按照对方的心理逻辑

将对方的论点与主张推向极端

从推理论证中显示出

论敌思想主张的荒谬错误

叫做归谬显象法

从反动统治者的愿望出发

推想出他们对“我们的造物主”

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的三重怨恨:

没有永远分清“治者”与 “被治者”;

没有赋予统治者以细腰蜂的毒针;

没有做到砍掉奴隶们的

“藏着的思想中枢的脑袋”

还能动作和服役。

这三种荒谬的设想实在离奇

但却从本质上反映出治人者

即阔人们的强烈愿望

显示出隐藏在种种谎言与涂饰之后的

剥削者的本相。

文末引用《山海经》里的刑天:

“他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

这不正是统治者们希望看到的吗?

可即便如此,陶潜先生诗道: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可见无头也会仍有猛志

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了。

刑天的传说和陶渊明的诗句都表现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信心和乐观态度,统治阶级的妄想 终将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