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作者:埃德加·斯诺 翻译:董乐山
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后兼任《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1933,他认识了美国著名的进步新闻记者史沫特莱,并结识了鲁迅、宋庆龄等一批民主进步人士。1936年,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名进入延安采访的外国记者,采写、发表了大量的关于陕北苏区、中国共产党、红军的报道。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当年10月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引起巨大反响。1938年2月,《红星照耀中国》的中译本(更名《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几十年来畅销不衰。斯诺毕生致力中美友好,成为中美两国问题的专家。
书中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等情况。其中,着重描写了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等人物,通过他们的口述以及与他们的长篇谈话,解释了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此外,还介绍了作者与无名的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对话,展现了他们的力量、愿望和热情,以及他们不可征服的精神。作者给予红军长征很高的评价,认为长征是中国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也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同时,书中 还对中国社会革命运动进行了预测,认为中国社会革命运动有挫折、有退却、有起伏,但最终会取得胜利。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修辞方式部为灵活多样,作为一个力求客观报道事实的记者,大量使用各种修辞手段不仅未影响其文字的客观性,反使读者对这事实有更真实的了解与把握。修辞手段的运用,成为传达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有效方式。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这本书是一部划时代的巨作。外部压力对中国共产主义产生了消极的压迫和影响,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红色中国,而且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更是不可战胜!可谁知道,正是这样一支神奇的部队,给了人民,给了国家和民族真正生存的希望!在这本著作中,赋予了我重于求实独立的勇气和谋略。我还明白了,能吃苦不畏艰难乐观的人,未来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
阅读完本书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光辉历程,随着斯诺的脚步擦亮了我心中的信念之灯,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给予我的自豪之感,从而令我决心去努力奋斗,让红色精神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