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找了很久,并没有找到关于作家愚人的相关介绍,只有在提及《八极神童》这部书曾经挂名在金庸、上官鼎名下的时候,才有人提及这本书真正的作者是愚人。于是不由得感慨时光流逝,就《八极神童》本身的文笔来看,这本书具有一定的流畅性,在新派武侠出现的时候如果是一部报刊连载作品,应该也会有一定的读者喜爱,只是,如今却连作者是谁都查不到了。
大约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期,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八极神童》,那个时候,这本书署的是金庸的名字。当时,“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说法还并非每一个武侠迷都熟知的,而且我也刚刚才上初一,因此我并不知道这本书是“伪作”。只是觉得这本书没有我之前看过的金庸小说好看,而且写作风格也有所不同。
如今重读《八极神童》,感觉和三十多年前差不多,我认为《八极神童》的呈现方式虽然是新派武侠小说,但是实际上的行文手法却更像是古老的“评书”。我可不是说评书本子不好看,《隋唐演义》、《明英烈》……等我都非常喜欢,但是当我以期待一部武侠小说的心态去阅读,看到的却是一部“评书”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感觉上的落差的。
虽然依旧无法为这部小说而“投入其中”,但是这次阅读《八极神童》却让我好好梳理了一下“自己到底不喜欢什么样的武侠小说”。我这个人很喜欢读书,小说类的读物,我偏爱武侠小说与科幻小说,对于我不喜欢的作品,我是根本读不完的,看不下去就“弃读”,对于那些我能读完的小说,我才会写读后感。
实际上能够让我“不喜欢”的小说写作手法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第一,故事中的女性角色过于矫揉造作,整天哥哥妹妹的,稍有不顺心就耍小姐脾气……,我觉得我看的是武侠小说,不是言情小说,没必要忍受这些;第二,故事主人公的武功并非辛苦修炼得来的,而是依靠着什么宝物、药物……速成,这样让那些靠修炼增长武功的角色显得很无聊,简直是鼓励“不劳而获”;第三,主人公一出场武功就超一流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在整部书中居然没有人能够与主人公旗鼓相当,这就让故事中的反派没有座位,而且也让反派所有的阴谋、陷阱……失去了悬念。
如今的我,已经不会轻易地去评判一部小说的“好坏”了。因为我并非书籍创作年代的人,不了解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到底是怎样的,但是我认为我觉得可以用“喜欢”或“不喜欢”来评价一部武侠小说,就比如这部《八极神童》,看完整部小说,我还觉得这本书叫《无极神童》不是更好吗?更何况这本书几乎把我不喜欢的武侠小说细节描写方式都“用了一遍”,哈哈!
最后要说一点的是,我觉得《八极神童》主人公的名字白瑞麟给我的感觉也不错,从评书年代的白玉堂到白云瑞,如今白瑞麟这个名字也让我觉得符合“古人”的起名习俗,不像现在的很多“古风”小说,起名的方式都是违背古人“有吉祥意味”的风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