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10篇)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4-06 08:19:35归属于读后感范文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10篇)
 

篇一:《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其中第11篇的内容——《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令我感触特别深,引发了我对教学工作的一些思考。每次读到这一篇,我都在反思,我的语文课教给孩子什么?他们“储存”的知识有没有得到“流通”呢?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有没有与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兴趣相关联呢?结合教学实际,我有以下两方面的感悟:

一、既要教会“存储”,也要教会“流通”

语文教学中,我们做得最多的,就是让学生读、写、背、悟,也就是知识的存储。如古诗、名言、各种类型的词语等,我们都要求学生背得滚瓜烂熟,这样考试的时候就能有个好成绩。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时候,我们让学生积累词汇和优美句段。这些知识就像“存储”起来的“货物”,如果不能进行“周转”和生长新的知识,学习对学生来说就变成了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改变这一状态,我们需要抓住机会或者创造机会,让学生把“存储”的知识“流通”起来。

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通过三首古诗和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秋天别样的风景,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积累9个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学生把秋天的古诗和词语都背会了,怎么流通呢?恰好当时正是金秋时节,让学生周末去观察宝鸡的秋天有什么特点,再尝试运用积累的词汇和课文的构段方式,修辞手法,描写自己眼中的秋天。等到周一,孩子们呈现出的习作有廊桥下如一大片粉色云彩的粉黛子;有硖石的红枫大道如新娘嫁衣般火红的枫叶,让人想起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有层林尽染的秦岭……随机抽读几个学生的习作,及时评价优缺点,对学生能把积累的词汇在习作中恰当运用这一行为进行强化。

教材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做,学生必会因此兴趣高涨,渐渐喜欢上写作文,学会用存储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那么知识就不仅是目的,也是获取新知识,提升能力的手段。

二、知识要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兴趣相关联

我在这学期三年级的期末考试卷中,发现了一个现象。有一道仿写句子题,原题是:妈妈累得气喘吁吁。仿写:得。有一个班的孩子全部写的是: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很多老师在后期复习时,把一些考点做了梳理,并让学生读熟背会,考试就用这个标准答案。但是这样的方式,学生思维被固定住,学习过程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这样的学习体验,无疑是非常无趣乏味的,难怪复习的时候孩子们都兴致缺缺,十分浮躁。

相反有一个班的试卷中,这一道题孩子们答得各不相同,极有个性,如:“妹妹哭得泪如雨下”,“他跑得比兔子还快”,“教室干净得一尘不染”……很显然,这个班的老师没有禁锢孩子的思想,知识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兴趣相关联,思维更加活跃,所以孩子们的答案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最典型的是我们教材中三至六年级,下册中都有综合性学习活动,分别是“中华传统节日”、“轻叩诗歌大门”、“我爱你,汉字”、“奋斗的历程”、“难忘小学生活”。如果我们按照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收集、整理资料,合作交流,撰写研究报告,将对孩子的精神生活、智力发展和能力提升产生多大的助力呀!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篇文章,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学生的学习中占首位的,不是熟背、死记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是一种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的目的,而要成为手段,要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触碰。

篇二:《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阅读优秀的作品能够提高自己的认知,充盈自己的心灵。放假前名师引领共同体推荐的假期阅读经典教育名著是《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通过阅读我受益匪浅。我把这篇心得的题目拟定为“给自己的建议”,是因为在读《给教师的建议》时,内心颇受震撼,读了这本书后结合自身的工作与书中给出的建议,我深刻认识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在很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十分可行的答案。这本书不是空谈教育理想的空中楼阁,而是对每位教育一线的教师真正发挥启迪和指引的明灯。非常荣幸读了这本经典著作,接下来我想浅谈一下自己的收获。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和个性的引导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和潜移默化的。通过书中的故事,我们看到了教师如何以身作则、关心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激励着我,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使命和影响力。

其次,这本书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和引导。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天赋和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我们不可能期望所有的孩子身上全是真、善、美,他们身上还会有消极、孤独、失望、冷漠等不好的特质。教师要做的,正是帮助他们逐步战胜或克服那些“病菌”的消极作用,强化有益部分。书中的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梦想和困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这让我明白了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最后,这本书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理念。不间断的阅读能带来不断的丰富和更新。教育其实就是精神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来讲,都是这样。“我们工作的对象——学生——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今天和昨天就不一样。”用昨天的知识无法教好今天的孩子。要想给学生提供的永远是清澈的、新鲜的知识和思想,就必须通过不间断的阅读和学习保持自己的“水源的清洁”。书中的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他们注重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这让我明白了教师应该是一个永远学习的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上述就是读完这本书我最直观和深刻的体会,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我们塑造的是正在形成中的人,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在被塑造着,我想,这种被塑造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如果一个教师追求自我成长,我想阅读是最好的方式。

篇三:《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在寒假期间拜读了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翻开书的第一页,目录映入眼帘,多个标题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让学生记住基本知识》、《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看到这些标题,我仿佛找到多年挚友,感叹为何“一个上世纪的前苏联教师”,他的观点和建议放在当下,竟一点儿也不过时!并能解决我当前教学中的许多困境!读着书中的建议,再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解读,觉得受益匪浅,思想和境界都得以提升和进化。

读到给教师建议的第33条,突然眼前一亮——《把每个学生引向兴趣发源地》。“兴趣”这个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常被大家提起,也是每位初中音乐教师追求的目标,音乐课堂教学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翻到第93页,我内心充满好奇与期待……。

通过深入研读《把每个学生引向兴趣发源地》这一章节,让我对音乐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无穷的魅力,能够触动人心,激发情感。作为音乐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是传授音乐知识,更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美,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发源地。

在我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记得有一次,我教授了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歌曲的内涵,我特意准备了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通过讲述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我发现学生们对这首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学习,还在课后自发组织起来进行排练。

此外,我还尝试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会引入一些文学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通过音乐的渲染,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时,我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音乐元素和风格,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无限可能。同时,我也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展示,让他们在音乐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把学生引向兴趣发源地的重要性。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选择,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在未来的音乐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发源地。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用爱去育,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热爱音乐、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学生。

篇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的确如此,这个学期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它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对学生的那种人性化的尊重与热爱。书中还特别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足够的尊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大师眼里,德育教育绝对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式的响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细节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去谈论爱,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缺了些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的笔下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提“建议”的形式,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他不喜欢大而空的说教,而是联系教育生活的实际,用了很多生动的事例和实际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单述得生动、给我们提出许多饱含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建议。整本书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篇五:《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世人皆将教师美誉为“红烛”、“春蚕”、“灵魂工程师”,称教师这一行业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相信每一位教师同仁,最初都是怀揣着无限的憧憬与渴望入行的,我们期待着站在这一方神圣的三尺讲台前,圆满的履行好“教书育人”的天职,早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读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们也将能够更清晰深刻的领悟到,到底什么才是能令我们长久立足于教坛的“基本法则”。

教师,以热爱为基石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写道:“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爱是最好的教育”,热爱其实是我们教师身上最宝贵,最基础的品质,是平地起高楼的“基石”。

作为一名小学校长,今后我会继续弘扬敬业爱岗的校园文化,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管理,引领学校的每一位老师怀揣着一颗纯粹无瑕的心,全力以赴的完成好自己分内的任务,毫无保留的为孩子们奉献自己的一切。我们要时刻谨记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而不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在诱惑频出的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虔诚热爱,一定会是帮助我们在行业内站稳脚跟的一块天然基石。

教师,以积累为要务

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经常感慨自己的时间不知道去哪儿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开会、培训……“忙”是我对个人日常的最简单概括。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时间仿佛是格外充裕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上课的同时,还要研究儿童思维,要举办各种活动,要从事专业书籍的写作,同为校长,他的时间似乎有着特别高的利用率,他坚持每天最好能听上2节课,一年下来大约要听400多节课,他一直将听课、分析课堂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他看来,听课不仅是了解一位教师的必要途径,还是滋养自身灵魂的源泉,所以他甘愿数十年如一日的在听课上花时间,继而在大量听课的基础上实现“厚积薄发”。

时间是公平公正的,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我们一天的时间都只有24小时,在这方面花的时间多了,那方面可用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而想要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每天都能抽出空闲来听课,我们就必须制定好每日的工作规划,并且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相信只要一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去,我们一定就能在潜移默化的积累中拥有雄厚的专业资本。

教师,以反思为阶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始于一个人为理想所鼓舞,能认清自己,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甚至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应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在引领学生学会思考的同时,也要努力让自己学会反思与总结,缺失了这一环节,学习和成长也必将成为天方夜谭,因为我们职业生涯中的“阶梯”没了。

在小学教育领域,一直有着很多偏见,一些从业多年的老教师,心中的刻板印象就更多。他们在某一时刻形成的观念,即便过了很多年都不会改变,他们对某个学生一直有着固定的看法,在做某件事时,也始终遵循着固定的流程,比如上课,备课,他们一直习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哪怕知道自己还存在不足之处,也不会想到去反思改进,时间一长,与新教师相比,他们反而会渐渐原地踏步,失去了入行时间久的优势。

教师,以阅读为滋养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稻粱谋”,对于读书,中国人长期以来的观点是相对“功利”的,多数人是为了实质的利益而去读书,而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虽有400多处提到读书,但他的想法却相对“单纯”,是出于教师本身提升素养,滋养灵魂的需要,我们才需要多读书。

回想走入校园的这些年,朝夕相处的除去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热情友善的同事们,真的就只有一本本沉默无言的书了,它们是一个个不会说话的良师,在我遇到困难时帮助我,陷入迷惘时指点我,情绪低落时鼓励我,在书的陪伴下,我不仅拥有了更高的教育素养,而且心灵的“内核”也更稳定了,整个人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气息。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名孩子,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积累,学会反思与总结,真正的爱上读书,这是我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中领悟到教育真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愿在今后的日子里,身体力行的将真理融入实践,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追逐桃李满天下的“园丁梦”!

篇六:《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一百条建议》,反复读了几遍,它朴实的语言,发生在我们教师身边的一些案例以及其中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些建议,对于我来说都颇具吸引力。

下面我就这本书中第56章《为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该做些什么》、第57章《怎样随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而加深对家长的教育工作》、第58章《怎样同家庭一道指导儿童劳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信任鼓励,乐学上进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愿意好好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写道:“儿童脑力劳动的人道化,使这种劳动由于想要给亲爱的妈妈和爸爸带来快乐而高尚起来。这是推动儿童自觉而勤奋地从事脑力劳动最有力和最强大的刺激力量。”

文中列举了这样一个事例。四年级的学生科利亚说:“我应该好好学习,妈妈有心脏病。”这孩子感到,假如他的成绩单上出现了不及格的分数,母亲的心是会难过的。她想要让母亲安心。她知道用自己的劳动可以使母亲放心,不让她不安。

换句话说,想使学生愿意好好学习,并力图以此给父母带来快乐,那就要珍惜、爱护和发展他作为劳动者的自豪感。要使学生愿意好好的学习,父母的角色重要。我们要时刻保护、尊重、关心孩子的心灵,使每一个孩子愿意好好学习。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定地相信,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妈妈、爸爸)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看来,要想使孩子们愿意好好学习,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要让孩子们感觉到他的学习能为父母带来欢乐,感知的前提是孩子和父母、老师之间的互相理解,父母不能只用分数来衡量孩子,孩子也要体会到父母的心情;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孩子们体验到那种学习的成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果一味地拿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能力,这样会让某些学生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产生自卑感。只有让学生从心底里感知到那种成功的喜悦及学习带给别人的欢乐,才能使孩子们自觉的好好学习。

二、家校共育,助力成长

我带班的学生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开学时,他是一个令家长和所有任课老师都很失望的学生,基础差,分班时,三科总成绩不仅是我们班的最后一名,还是全级最后一名。就连家长都放弃了孩子的学习,他自己更是破罐子破摔,上课捣乱,作业不做。我多次找他谈话,和他交流,但收效甚微。怎么办呢?放弃吗?但老师的职责和自己的良心是不允许我这样做的。

我想光靠老师单方面的作用是不够的,我要把家长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共同努力来帮助他。可当我问他,家长的联系电话时,他却说不知道。于是,我就请他回家转告家长,让家长来学校一趟,我能感觉得到他满心的惶恐和不情愿,马上改口说,不要担心,老师让家长来学校,是想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怎样把你的学习搞好,我非但不会告你的状,还要把你近段时间的进步告诉家长,让家长为你高兴和骄傲。

他同意了。但我的内心还是不踏实,家长会来吗?让我惊喜的是,家长下午如约而至,我当着孩子的面,好好地把他夸了夸,然后我们又交流了很多,我能感觉到家长对孩子又充满了信心。

从那天开始,孩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对学习又产生了兴趣,愿意好好学习了。上课积极发言,家庭作业也认真做了,我不时地会给家长报喜,当然孩子的进步也越来越大。考试成绩早已不是班里的倒数第一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儿童的乐观精神、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这是一条把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的牢固的绳索,是一块吸引父母亲心向学校的磁石。一旦儿童对世界的乐观主义的感受遭到破坏,那么学校和家庭之间就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是啊,一些后进生,常常因功课落后而感到低人一等,长期的自卑使得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老师批评,家长指责,同学们嘲笑,所有的这些,都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们心上,背着这么重的思想包袱,怎能好好学习?

怎么做呢?

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要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

我们做教师的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哪怕是孩子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不是学习方面的,也要满怀深情的表扬鼓励,以此来树立孩子的信心。更要有一颗爱心,时时刻刻维护孩子的自尊,不讽刺、挖苦他们,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信任和鼓励。这样,才能使孩子愿意好好学习。

关于家庭,我常思考,家庭教育为什么很重要?

首先,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人生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带给孩子什么,往往就决定孩子会成为什么。其次,父母是孩子最长久的老师。父母本身就是儿童最初的世界,他们不仅是第一任老师,实际上也是儿童终身的老师、最长久的老师。人的行为习惯、个性特点、认知风格等,都是在家庭中初步形成的。人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追溯到儿童时代,追溯到家庭生活。

正因如此,家校合作是如此重要。

我经常跟自己讲,孩子来到你的教室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半成品了。他的人格特征,他的认知风格,他的行为习惯,他的很多基础性的东西已经形成。有一些孩子的基础已经很好,你只要继续呵护他,帮助他,给他更好的滋润,让他发展得更快。有一些不是很理想,就需要你用心矫正,而这种矫正,有父母们的支持和帮助就一定会事半功倍,有时甚至需要矫正的正是父母。

三、用心沟通,合作共进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那么家长在引导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如何和孩子一起“微笑”着度过三年初中生活?

借助家长会,我深入到班级,用话家常的方式、轻松幽默的语言、生动亲切的事例和家长们分享我的教育智慧。

1、做孩子的“垃圾桶”。处在初中阶段的孩子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初中的孩子们还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家长要学会做孩子的“垃圾桶”,懂得孩子的难处,让孩子的情绪有一个宣泄和释放的窗口。

2、学会肯定孩子的进步。在“双减”背景之下,学生在校时间明显延长,如何正确认识分数的意义也是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从教育学来看,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发展潜力和水平不同,因此应根据孩子的具体实力和能力水平去看待孩子取得的成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孩子的阶段性的进步就极为重要。

3、我们以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为目标,“优秀”应该具有多重定义的标准。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孩子的品德树立。道德素质能够决定孩子成长的方向,它在孩子成长过程起着极为关键的导向作用和基石作用。

4、引导孩子做好四件事。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的,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让孩子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充盈精神。热爱一门学科。在初中阶段注重培养孩子对一门学科的长期兴趣,并将其发展成终身的爱好,会让孩子一生受益。热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源,它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乐中学,在学中成长。热爱一种劳动。让劳动在家庭教育中日常化,洗碗拖地帮助干家务、买菜烧饭锻炼生活技能,这些都属于劳动。劳动让孩子与生活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热爱劳动就是热爱生活。订阅一本期刊。教育具有多种形式,其中家庭学习氛围营造就是重要的一环。不如从订阅一本英语或文学期刊开始,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让孩子时时翻阅,教育就在潜移默化之中从学校走进了家庭。

每次家长会,我都会和家长们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注意点,又站在同为孩子家长的立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拉近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距离。

家庭和学校作为教育的共同体要始终达成共识。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同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知识共建、精神共勉和生命共生的一体,郑州经外教育集团五中校区将进一步强化家校融合,深化共育内涵,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助力。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语言朴素却饱含善意、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非常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去领悟它精髓之所在,从而能更好的完成我们作为教师的使命。

篇七:《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初出茅庐、涉足社会时,总有人问:你喜欢什么?有什么特长、爱好?我也曾苦思冥想、颇为搜肠刮肚的思量了一番,最后汗颜的发现,除了喜欢读书我好像一无是处,真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呀!

朝迎暮送,弹指二十余载一挥而过。期间,弱水三千,吾只取一书饮。繁华三千,读书饮尽悲欢。读书是我课余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唯一。周末、假期必定奔走于图书馆。记得再次阅读《红楼梦》后,一两年的时间都在借阅和《红楼梦》有关的评论、研究、揭秘,印象最深的是百家讲坛刘心武的观点,甚至专门借阅了他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

我喜欢看的是各类小说,尤其是现代白话文小说深得我心,但也因它文辞深奥晦涩给我的阅读带来很多不便,看这类型的小说时,常常需要再借助工具书查字音、查找一些词句的意思、解释或出处。费时费力,颇有些艰难。可这正像品茶、喝咖啡吧,苦涩艰难反而余韵悠长。所以,每当听完一节课进行现场点评时,当“如沐春风、耳目一新”,诸如此类的成语脱口而出时,我自己都吓一跳。当然,什么时间看过的记住的这些词句,早已无法考证。

厚积薄发。尤其近几年总结经验、上交材料或交流讨论,我越来越发现,我在享用“玩物丧志、不务正业”看小说的福利。才女、出口成章、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谬赞虽然让我愧不敢当,但对语言文字的快速领悟、正确把握运用,让我如沐春风、扬扬自得、沾沾自喜。

磨刀不误砍柴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教师们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

所以,我非常赞同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的话:“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

读书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文学素养潜滋暗长,更可以提升教育的爱心和社会的良知。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蕴”。要明白,读书不只是为了工作需要,而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每天不断地读书,采撷知识的沧海一粟,注入我们知识储备的海洋中。日积月累,会发现教学工作也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这也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博览群书、厚积薄发!

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溪流,使自己的知识常流常新,变得越来越宽广。只有多读书,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才会将教育工作完成得更出色。教师的知识渊博,会谈吐不凡,会让学生对我们充满敬佩之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所以,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自己首先要热爱读书,并带领学生一起走进书籍的世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用读书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充实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智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更应有长流水。所以,老师们都听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读书吧!

篇八:《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博览群书的书海生活视为课堂教学的智力背景,视为教学计划的第二道大纲,视为精神生活的有机部分,视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源泉。书籍对于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基于此背景下,学校用心良苦的给每位教师配备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细细品味该书,就像本人听作者轻声细语的讲诉着,刻苦铭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事例,就像旷野源头的小溪快活而清新,清澈而又让人身临其境百看不厌,使我豁然开朗,面对棘手的学生也有了应对之策。

苏霍姆林斯基既是一名教育科学家,又是一名教育艺术家,他所创造的美丽的作品永远是我们的楷模。尤其是他的和谐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很值得我们今天来学习,我国十多年来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把提高每一个孩子的素质作为教育的目标。素质包括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个人身上都具有某些好的素质,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素质,他说:“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未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花,要点燃它,就需要火星……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的发挥出来。”所以任何学校,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把这种思想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作为自己教育行为的准则才能够让素质教育真正高质量的推行下去。

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就是要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精神生活,他说:“形象的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成人是成才的基础,有品德才有后面的一切,他强调,道德教育要从童年抓起,童年时代由谁来引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今后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孩子的初始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他做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他把开始教育和培养的儿童比作一颗大理石,几个雕塑家带着自己的刀子同时来到他旁边,要把他塑造成一座雕像,使它具有灵性,体现出人类的理想。这些雕塑家,第一是家庭,家庭中最细致和最有才干的雕塑家是母亲,由此可知母亲对于孩子的塑造性是最强的,母亲如果是一位精巧的、智慧的、精神健美的、受道德美的崇高概念所鼓舞的雕塑家那么孩子的内心深处对善与美就会有反应,会想要给亲爱的妈妈带来快乐而改变自己。比如我班上就有一位行为习惯较差的孩子总是言语上与我作对,但凡批评了他一句,立马就能跟老师针锋相对,以至于班上普遍认为没有老师能管得住他了,于是我请来了他的母亲,在他母亲面前明显收敛了自己的脾气,是因为这孩子感到做了不好的事情母亲的心是会难过的,经过他母亲长期以来唐僧般的碎碎念使他渐渐改掉了这些坏毛病,因为爱母亲的心让他想要让母亲放心。

由于我们班的学情普遍困难学生较多,使我在教育教学这方面非常的困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教育工作中最硬的核桃之一是对困难学生做工作,面对这些困难生我一直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但是读到苏霍姆林斯基所给的第十条建议“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时,他提出的反复防止遗忘的练习和阅读的力量来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让我觉得可以一试,因为困难生他们比一般学生的理解和记住教材上要多花三五倍时间,第二天就忘了所学的东西。因此,在教学后我常常隔两天就要让他们做防止遗忘的练习,这样持续一个月后,他们的语文默写生字词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我们班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对于学习都是认为在替爸妈完成任务,只要老师不在的自习课大部分同学就克制不住自己想要讲小话的欲望,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思考是否能够在班级捐献一个图书角出来,在自习课的时候同学们便可以自主借书来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益书籍来代替枯燥无味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找到快乐,慢慢自发的爱上学习,越是困难的学生,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越大,他就越需要阅读。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学生思考的愈多,在周围世界中见到不懂的东西愈多,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就越强,愈能找到对于学习的兴趣。

不只是学生需要阅读来开阔思维,刺激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那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坚持读过的书。读书是教育的基础,但这基础亦是通往成功的通路。所以读书无论何时都应当被重视。我们有远见的校方给每位老师提供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给我们教师疲弱无力的心脏注入了一记强心针,让我们如同喝了心灵鸡汤般一股暖流流过全身,有力量继续与学生们斗智斗勇!

篇九:《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这个寒假和工作室成员开展了“品味经典,共读好书”的活动,我再次捧起《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细细品读了起来。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典著作。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教师的建议》是专为中小学教师写的一本教育经典著作,书中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富有深刻见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育人和自我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是一部教育实践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本书里闪光的教育思想却永不会过时。

一。热爱读书,润泽心灵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里,苏霍姆林斯基虽有400多处提到读书,但他的想法很“单纯”,是出于教师本身提升素养、滋养灵魂的需要。他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更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他还说,“教育者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应当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教师的底蕴就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得多,不一定底蕴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一定没有底蕴。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书,可以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读书,可以铺垫教师的精神底色;读书,可以为灵魂寻找精神的家园。教师只有亲近书本,喜爱读书,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才能在书香中享受温暖,拥有诗意的人生。

回首走过的岁月,是书籍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华秋实;是书籍陪我领略了一个又一个的日出日落;是书籍给我带来了智慧和力量。新的征程,新的时代,让我们做一名爱读书的教师吧,让我们的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来一场灵魂长足的旅行吧。

二。热爱学生,呵护成长

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里,我还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热爱。他深爱着每一个学生,他关怀着每一个生命,他呵护着每一个心灵。他与学生朝夕相处,与他们一起活动,一起读书、一起旅行……他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他关心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他曾32年如一日地写着自己的教育日记,所有的一切,带给他的不是抱怨与痛苦,而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幸福与成功。读到这些,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从教21年来,我一直把“用心灵赢得心灵”当作教育的最高境界,坚持用爱心感染学生,用耐心激发学生潜能,用信心引领学生成长,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从当上班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诫自己:一定要热爱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从建立班级的留言本,收阅随笔,与学生谈心,建立网络交流空间,留特殊作业等等,我与学生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当我感冒了,学生就会悄悄给我留言,嘱咐我一定要多喝水,注意身体。办公桌上不时会多出小盆栽、金嗓子;衣袋里也有学生悄悄塞的小糖果、小字条;逢年过节的鲜花和祝福……这就是叩响了学生的心窗,得到悦耳的回音。魏书生曾说:“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作宏伟的世界去研究,你就会发现无穷的乐趣。”的确,身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平凡而辛苦,却也时时享受着天底下最纯美的幸福。当年我怀孕,依然带班,有时身体不适,觉得疲惫劳累,这些,没能逃过学生们的眼睛;课堂上,他们认真听讲,全力配合,不让我劳累;自习课上,他们安静学习、自修,不让我操心;学生们还懂事地劝我:多休息,他们会管好自己的。看着他们自律的表现,听着他们暖人的话语,我感动不已。还有逢年过节的鲜花、礼物,还是毕业多年学生的问候、祝福,都让我时时感受着作为班主任的幸福和快乐,这也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搬离新校后,班主任的工作强度和辛劳与日俱增。说实话,有时真不想干了,特别是在无法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时,但每每走进教室,看见学生那清澈的眼眸,如花的笑靥,一切的苦和泪,都值了。现在,我有四个学生放弃了优越的条件,回到了母校,和我一起并肩奋斗。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时,他们说,是受我的影响,在向老师身上,明白了什么是“师者大爱”,他们愿意像我这样,教书育人。我想,这也许就是爱心的力量吧。只有当教育者走进受教育者心灵的时候,教育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三。热爱教育,坚守初心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其中最集中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他分别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他指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他对教育的思考是最接地气的,他对教育的表达是最生动的,他对教育的坚守是最执着的,

今年是我站上讲台的第21个年头,硕士毕业后我来到汉中中学,一直担任高中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21年来,我一直坚守在思政教育的讲台上,从未间断。对党忠诚、对教育热忱,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誓言。因为忠诚,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守。这份坚守,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以身垂范传递给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回首21年的岁月,有过年轻气盛的躁动,有过不眠不休的焦虑,有过遭受挫折的痛楚,也有过峰回路转的惊喜、浅尝甘霖的雀跃。慢慢地我发现,走入讲坛犹如航海,教海扬帆,只有以爱为舟,以勤为桨,才能在航程中收获意料不到的惊喜,体会到身为人师的幸福!这种幸福,更多的来自于将一个个学生的弱科变为强科,将一个个学生送到名校,帮助一个个家庭从对孩子的焦虑变为欣慰甚至欣喜。

人间春色本无价,心底热爱总有情。热爱是一个人内心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热爱,可以让自己攻坚克难,挫而不折;热爱,可以让自己在美好时光里被温柔以待;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篇十:《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从教30多年教育工作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结晶。它构成了一套完整又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于本书,有太多值得思考的内容,以下四点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一、要多阅读书籍并学会思考

书中关于书籍有这样的论述:“阅读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通过阅读不断补充知识的营养,要使教科书成为我们自身知识储备中的一滴水,我们真正教给学生的只是这门知识的基本原理。同时,我们也要教会学生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很多还模糊不清,甚至感觉上课自己像是在听“天书”。究其原因,知识可能对他们来讲往往成了滞销的货物,知识的积累似乎只是为了“储存”,而“不能进入流通过程”,得不到运用,所以,我们更要教会学生去阅读。愈是学困生,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似乎越多越大,此时,他们就愈需要阅读。阅读能让他们学会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书籍和由书籍唤起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是防止读死书的最有力手段。所以要教会学生去阅读并学会思考,时间久了,你会惊奇地发现阅读能给你和你的学生带来许多许多的好处。

二、指导学生学会劳动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惊讶于劳动的作用。就像北师大王义高老师所写的:科学地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典方针,借此真正地做到了“一育促多育”,即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创造潜力和天赋才能的开发。每次苏霍姆林斯基遇到教育问题时,他总能以具体的某项劳动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劳动中找到真正的答案,他觉得解决教育难只有通过汗水,有老茧和有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所以,在如大扫除、值日或集体活动的时候,让学生不要吝啬自己的汗水,让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找到那些需要用心才能寻找到的答案……看完这部分内容,我突然想:以后我有了孩子,肯定不会骄纵或溺爱,我会指导我的孩子从小要学会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促进他的全面发展。

三、重视话语的力量

书中写道:“有的话语像患呆小病的人那样瘦弱难看,有的话语像枯草的影子一样没有力量和感情。有的话语像永恒的星辰那样光辉灿烂,永不熄灭,为人类指引着道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上课之外,我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学生讲很多话。我们也经常说,说话是一门艺术,对待不同的事情如何处理,如何说到学生心坎里更是需要好好思考。那些金玉良言不能再三重复,否则就会变成陈词滥调,变得像一个懒散匠人手中的工具那样拙钝。所以,在漫漫教学路上,多思考,多磨练,努力使我们的话语成为指路的明灯吧!把氛围感拉满,因为生活是自己的。

四、热爱自己的学科

你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是否热爱还是有所踟蹰?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你可能会说:“当然啊!这是我大学读了四年的专业或者这是我本硕一致的专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那么幸运!不管何种原因,我们都要热爱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要让自己做学科的主人,要对教学大纲了如指掌,要明白教科书的知识只是这门学科最基本的内容。只有把自己知识的1%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教师的知识只有愈丰富,他个人对知识、科学、脑力劳动、智力生活的态度表露的愈鲜明。这种智力财富,就是教师对自己学科、对科学、学校和教育学的热爱。常有人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其实现在一桶水也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教育资源不再稀缺,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更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同样,教育,是永恒的事业;教师,是永恒的职业;探索如何当好一名老师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足可以看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的封面写着:教育学典范之作,成就优秀教师的必读经典。我深感,《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必定会像明灯一样指引着我,引导着我更好地在教海中探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