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曾国藩家书,奈何自己才疏学浅,水平还达不到完全通晓的境界,后悔的是当初没有认真静下心来学习文言文,也很遗憾没有遇到一位启蒙语文老师来点拨我一下,指点迷津(还有很多原因)。看了《曾国藩的正面和反面2》这本书,了解了一些曾国藩倾尽全力的教导他的弟弟们读书,学习,尤其是对他的九弟曾国荃的指导,从读书学习,为人处世,以及带军打仗等等方面,可谓呕心沥血。
我当时就在想,我要是有这样一位厉害的哥哥经常的鞭策自己不断的学习,手把手的教导自己解决工作上的问题,以及耐心的开导情绪和性格上的问题,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呀。
我想大部分人也都会对有这样的哥哥羡慕不已吧。
但是呢,这本书在讲述曾国藩指导弟弟曾国荃的行军打仗的时候,发现,曾国荃依然有着和我们人类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有些事情必须要自己摔得头破血流后,才能恍悟过来什么坑?什么才是道理?
也就是别人给的再好的建议或再大的帮助,只能让自己受益于一时,不能受益终身,或者倘若自己不去从经历的这些事情中反思觉悟的话,就会造成对别人的依赖,反倒会败于长久也。而当自己亲身经历了,摔得头破血流后自己所醒悟过来的道理和智慧才能受益于终身。总之,就是要自己不断的反思。
因为对于所做的错事或者所获得的成功,如果不去总结反思的话,就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仔细去反思的话,你所做的事或所获得的成功就有着非常大意义。即使一件事让你输掉了所有,但是只要人在,志气还在,一切都可以再次出发的。
这是我所收获到的。
曾国藩当年也是年轻气盛,有着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报效国家之情,但后来2次被罢官返乡回家反思之后,才真正懂得,在乱世中报效国家,很多事情不是空有一番热血就能干成的,还需要考量很多现实因素,如保持对外圆滑但对内保持清醒.......
之后将这些道理多次好言相劝弟弟曾国荃的时候,弟弟并未能懂得长兄的用惨痛代价换来的教训之言,依然是自己一意孤行,犯了几乎和哥哥当年一样的错误,遭到的代价依然是被罢官回家
当弟弟经历过这2次的返乡醒悟之后,才真正懂得兄长的一片苦心呀。在没有经历这些事情之前,哥哥三令五申的强调都没有用。所幸,弟弟最终明白了。在再次重回朝廷的时候,吸取了之前的惨痛教训后,为朝廷尽心尽力的同时,也慢慢磨平了身上的棱角和锋芒,度过了一段平稳顺利并且成绩斐然的晚年。
有贵人的帮助肯定很幸运的,但不管有没有,最终还是要靠自救(自我反思总结)的,自救才能让自己终身受益。
每个人都是如此。所以,从这角度上来讲,那我们也不用太羡慕那些有关系的人或者出身条件好的人啦。他们只是在人生的某一段旅程中受益他们人生中的贵人或他们家庭背景。
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那些起点靠在非常前面的人,毕竟只有少数,自然会领先于大多数人。但我相信,这大多数人中的起点差距也没有想象那么大啦。
曾国藩写给他另外一个弟弟曾国潢的信中写到: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所以,学习与外界无关,与他人无关啦,厉害的人也都是把基础功做到非常极致的。曾国藩在考取秀才,进士时所付出的努力的绝不亚于今年的省重点高考状元为高考所付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