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鸿章传》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9-10 07:41:54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李鸿章传》读后感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雾满拦江译写梁启超作的《李鸿章传》,近期读来颇有感触,故写一写相关内容,整理思绪,也了解了很多未曾了解的历史事件。同时也感受到了同时代人物梁启超对于 政敌,对于传奇人物的“盖棺定论”,从传记对象的角度写出了那些历史事件及其左右改变历史走向瞬间。观今亦鉴古,无古不成今。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同为历史书人物中的梁启超,又表达其在国家兴亡之际,哪怕本人被迫流亡海外,远离政治中心,退出了权利舞台后,对民族,对世界格局之思考。

     工业革命之后,大航海时代开启。世界联系变得原来越紧密,作为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文明一直未曾中断的中华民族而言,迎来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最后一幕。一方面,是中央集权的根深蒂固。儒家治国里面下,替天子牧民的政治体系,像梁启超说的那样,很难发生西方世界进入工业社会后,科学进步,民智开启,产生从底往上的政治改革,譬如法国大革命。生产力进步,国家权力需要对外扩张后,身为世界一员的中国,很难不受外部干扰。而且清政府本身还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一直依赖满蒙联合,对国家占据了大多数人口的汉族时时戒备。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并不会等主角慢慢改革,发展,而是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先独立发展,慢慢相互影响,融合,产生碰撞,结果有的消亡,有的继续向前,有的互相融合。历史浩浩荡荡,从来不会为了谁停下脚步。

       书中并没有详细说明李鸿章本人成长生平,家庭环境等。只是先从社会背景,到李鸿章个人崛起历程再到洋务运动,总理大臣,参与国家大事开始再到赋闲,庚子之乱后被起复,直到病逝依然鞠躬尽瘁的生平。

       首先,对于家庭成长不提,好像是出于对于后来种种军国大事而言,个人奋斗经历彷佛无足轻重,又或者对于每一个能够在史书留名的人而言,都很艰难,充满传奇。譬如都要历经如科举的层层选拔,人才的重重遴选。百万挑一的水平,虽然励志,但终究还是有落窠臼之嫌。但从读者我而言,李鸿章一方面是安徽人,算家乡地方名人。“宰相合肥天下瘦”,从小知晓,李鸿章故居,也是在合肥,常常路过。不由不让人家长里短,一方面出于身边历史好奇,另一方面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品行,担当。当然要关心其成长历程。恶之花结出善之果,毕竟少见。查阅资料,李鸿章算是传统意义上读书人家,其祖父即是传统耕读人士,其父靠科举发迹,进入仕途。观其家族重视家庭教育,导致其人才济济,家业兴旺,不得不说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从这个角度来说,其个人并不是全靠天赋异禀,天才艳艳,然后成为主角拯救世界。而是一步步,遇贵人,凭实力,走向个人成功。

        谈起李鸿章早期经历,或者开始展露头角,一步步走入权力中心,就不得不提其师曾国藩。“人有冲天之志,非运无以自通”。 李鸿章年轻时代亦是处处飘零,心怀天下愿难伸的有志青年。毕竟,对于个人而言,地位与权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天平天国运动,这个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可以说是乱世出,英雄现的时代。未被真正重要的李鸿章,跟着近代能被称之为“圣人”的曾国藩做幕僚,做军中参谋,个人见识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曾又非常看好提携他,不得不说,按照梁启超所言,如果李鸿章自对内开始,或者直接到洋务运动高峰时就病逝,没有后来代表国家承担对外屈辱,但其却要承担“卖国贼”的评价,甚至于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相比,这对师徒作为晚清“中兴名臣”亦又是一段佳话。

        然历史没有如果,就好像太平军最后,李秀成在金陵城破之际,依然能够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军民一心,组织反抗力量,差点将曾国荃全数歼灭,不失为一代英豪。作为传记作者梁启超写到此处,亦不禁感概其军事政治能力,个人魅力,也设想如果洪秀全与李秀成易位处之,也许当时天下格局或许早就变了。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亦是当世豪杰。不禁感叹,人皆英雄,立场不同,终究浩浩荡荡,飞散于历史尘埃,可敬可叹。

         回归此书,作者写人物生平经历的事件过程中,经常将李鸿章与各个人物对比。希望从各个角度反映出独属于风云人物的唯一一面。那些让其建功立业,彪炳史册的业绩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不得不说,中肯乃至于全面的评价不仅可以更好叙事,显得中正不失偏颇,又反映出虽“道不同”,但英雄相惜,功过是非作者拿出来公正评价,已是相互成就。对于其功业之肯定,也是对其不足批评,方显客观。譬如相对于李秀成人格魅力相比,李鸿章破苏州城后,言而无信,杀八王,即损君子之道。不过太平天国消亡之后,内战便少了一大半。到了剿灭捻军,已是李鸿章军事政治才能的独当一面,一枝独秀,全面展现。前期从曾国藩军中学到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坚韧不拔,到自己组建的淮军中,开诚布公,团结部下,不得不说已是达到了声望顶点。成功已是水到渠成。

      内乱结束,离开军事舞台后,政治经济开始考验这位清朝”裱糊匠“。 到这里,梁启超一锤定音给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并确信其为真知灼见。那就是知军事,不知民政。知道外交,不知道内政。知道朝廷,不知道国民。时势造英雄,却不能造时势。但又公道来说,先行者很难,做不到也很正常,很难”责备贤者“。从这里,看出作者内心,对于军国大计,站在全世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解决。就是利用自身声望,发挥出变革力量,知人善任,团结群众,有勇气和责任担当改革先锋角色。而不是取中庸之道,一方面摈除弊习,又不断引入新的不好习气。不能引领潮流,只会因势利导,这也会后来种种失败埋下伏笔。

        说说洋务。见贤思齐,一直是儒家乃至于传统教育中,读书人信奉的道理,更何况,被人轰开国门,被动通商的经历后,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到了世界发展,了解了自身羸弱。但仅仅表面的自强自立,只有技艺的学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一直以来,天朝上国自居的盲目自大一时难以转变。更何况,任何变革,都会有阻力和顽固派。本身洋务运动的展开,虽然取得了成就,仍然有很多空中楼阁。然世界格局的发展并不会等待着巨人的苏醒,邻国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的崛起已然决定着变革到来,而大国又要开始了风雨飘摇。

       中日之战,是李鸿章前期积累名望埋没的定局。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对于朝鲜战争导火索,通过作者的描写,分析了主要政策制定者犯的错。最后,对于评论家“一人对一国”的论断,最终导致北洋舰队失败的格局表示可以部分认同。对于为国捐躯的邓世昌等可歌可泣。然整体军队的溃败是集体麻木的结果,并不能归结于一人罪责。

         "国乱思良将,国安思良相"。前期的平天平军,平捻军,已经让军事家李鸿章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惜列强瓜分中国的关头,其又更多承担了不该承担的所有罪过。错误犯了很多,从作者的角度,外交需要辗转腾挪的智慧,更需要安身的实力。不能仅仅靠”以洋制洋“的狡黠蒙混过关,只会扬汤止沸,割肉饲虎。譬如对于朝鲜问题,缺少了对国际共识了解,处理不当。对于《中俄密约》,妄图假借列强之手,开了不好的先河,导致后续一系列外交失败,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在经历赋闲期间,治理黄河,两广总督之后。义和团运动,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又被推到台前,斡旋于列强之间。生命其后也走到了终结。一代豪杰,就此落幕。全书细致的各个事件描写,不由感叹作者用心,也不由对人物心生敬佩。传记结论作为终章,对比了霍光,诸葛亮,郭子仪,王安石,曾国藩,左宗棠,李秀成,张之洞,袁世凯,梅特涅,俾斯麦,格莱温特,伊藤博文等中外历史人物之后,才是方方面面放映出梁启超所有认知一面。对其个人修养,品格,轶事认同,一个能忍人所不能忍,厚积薄发,处变不惊,不气不恼,具有很多伟人,成功者的品格。然不足之处确实太过于守成,与曾国藩明白兔死狗烹,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行为后,李也很多情况下依然太过保守,知道中国正处在三千年之大变革,却没有力排众议,完成可能的历史使命,虽然环顾寰宇,并没有比他更有能力的人来完成此举,不由不让人扼腕叹息。

    我想,还是摘录作者相关语句可能更为合适描写李鸿章生平吧。”他在没死之前对待责任从来不推卸,却从来没有为后人考虑过立百年大志的志向,就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中国从上到下所有人的心理都是这个样子,李鸿章只不过是他们的代表。不过,今天政府里二品以上的高官、五十岁以上的大员没有一个能赶上李鸿章,这是我敢于断言的。唉!李鸿章的失败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今后内忧外患的风潮将要比李鸿章时代还要严重数倍,今天想要再找一个像李鸿章这样的人也几乎不可能。想到中国未来的前途,我不禁毛骨悚然,不知道最终是什么局面“

    百年已过,中国已然全新面貌,面对新的内外挑战。世界格局亦今非昔比,合作对抗成为主流。通过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也让我们思考当下,思考如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个人,社会的不确定性都在必然的。顺境,逆境,运正,运背都是平常。个体,局部都难以脱离整体的干系与影响。或许一方面是完善自身,磨练心性,内聚而成长。另一方面,绝不闭门造车,更要知时势,顺时势,造时势。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方是成就自身,不辜负历史赋予责任的有效途径。人物的成就得失,褒贬争议是我们以人为镜,明得失最为宝贵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