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这本书已经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也正因为如此,即使时间流逝,这本书依然焕发着动人的馨香,不但没让人感觉到过时,反而日久弥新。
以下是我在读书的时候的一些感受批注,与君分享:
当你丢掉你的课本,烧掉你的听课笔记,忘掉你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的细节,你的学习对你来说才是有用的。
【批注:真正属于我们的知识一定不是带着笔记本而说出的,一定是我们脱口而出的,也一定是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一部分的。今天我们如何理解我们已经学会了,我们应该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已经被改变了模样。】
在这个阶段,教师责任重大。老实说,除了少数一些具有天赋的教师以外,我认为,带领整个班级的学生沿着精确学习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同时又没有某种程度的兴趣的减少或损伤,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不幸的两难选择,首创精神和训练都是需要的,但是训练往往又会扼杀首创精神。
【批注:这句话虽然有点消极,但是也确实安慰了我,让我知道高标准的要求其实很多人做不到,也给了我一个激励,让我要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只是想提出这样一个忠告: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完全解决。
【批注:是的,好的老师是用100个方法教会1个学生,而糟糕的教育是用1个方法教100个学生,并对没学好的学生进行否定。今天的教育现状这样令人糟心,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大家都有些懒惰,希望有一个统一的灵丹妙药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希望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直接套用,有时候是成绩,有时候是升学,有时候是绩效。这些都被当做简单的公式,但是都不能解决复杂的教育课题。我们应该谦卑下来,试图为这种单一的指向去发展更加多元的一些思考与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应该在研究中开始,在研究中结束。毕竟,教育从整体上来说,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做好准备,去迎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历,用相关的思想和适当的行动去应付每时每刻发生的情况。教育如果不以激发首创精神开始,不以促进这种精神而结束,那么它一定是错误的。因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批注:活跃的智慧是多么艰难的一个标准啊,没有什么量化的指标,只有一个灵性的印象,但是确实真的要如此。如今聪明的国人已经放弃了去追求有些“虚无缥缈”的智慧,转而求一些看得见的成绩、名头,或许是因为智慧的目标太高了吧!正如有一些人已经放弃了追求爱情,就只想找一个伴侣寄生一样,看上去更务实了,其实也更加痛苦了。】
这种力量的最深刻的表现就是美感,对于所实现的完美境地的审美感。这一想法不禁让我想问,在现代教育中,我们是否对艺术的重要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批注:今日与朋友在探讨举办一个单身活动,旨在培养青年人的互动,大家都一致感到室内的活动很难施展开来,而户外的环境却让许多美有了意外的收获,无论是大自然的风景还是荆棘都激发了大家对美的感受与对爱情的向往,也让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充实起来。这种讨论我感触很深,我想这是大家最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令我们疑惑、好奇,也激发了我们更多的情感与共鸣,这是环境带来的美育,是不可替代的资源与支持。】
我一直担忧,如果我们不能用新方法来迎接新时代,维持和提升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水准,那么迟早,那些落空的愿望会转化为狂野的爆发,我们将重蹈俄国的覆辙。
【批注:这段历史有些不是太清楚,需要我去查证一下,但是如今我们确实处在一个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各种妖魔鬼怪的价值观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确实要回归浪漫精神,去寻见真正的意义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