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共情的力量》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0-10 08:35:06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共情的力量》读后感


共情,时下特别热门的词语,甚至成为了一个人情商的代名词。无疑,共情能力与情商是成正比关系的。

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做出相应回应的能力。

我以前一直认为共情都是正面的,积极的,看了书中开篇才发现,其实共情无处不在,销售精英会共情买家的心理,让买家在不经意间就下决定要购买商品;演员会共情剧本中的角色,那些成就极高的演员,大多是能与每一个角色达到极致共情的境界,包括那句歌词“我吹过你吹的晚风”,何尝不是共情。看了第一章的内容,才意识到,原来共情并不是好心人的特权,共情也存在着阴暗的一面,比如,纳粹分子在他们投放的炸弹上加上响亮的报警声,因为他们知道这种从天空中传来的奇怪声音会给地面上的人们造成恐慌。通过共情,就是那种能看透别人的内心和灵魂、知道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的情绪的能力——纳粹分子能够静心算计并掌控受害者的恐惧,以最终摧毁他们。共情比我们以为的要强有力得多。共情的力量既可以助人,也可以害人。

我认为,但凡人格健全的人,都具有共情能力,只是有的人钝感一些,有的人敏感一些。

我很喜欢作者这个比喻“利用共情来评估他人,就像给人做X射线扫描一样。”共情是让我们跨越人与人之间鸿沟的一座桥梁。在共情的引领下,我们能扩展自己的边界,到未探索的空间,去建立更深入,更真诚的关系。通过理解他人,我们能体验到生命中最具有意义的体验——感恩、谦逊、宽容、宽恕、仁慈和爱。

共情并不是只有有钱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或者读书人才能拥有的特权,共情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能力。而且共情是可以传播开来的——如果你“共情”别人,别人也会加倍地“共情”你。

    作者之所以想写这本书来研究“共情”,起因是他的兄弟大卫,原本是一个健康开朗的青年,但是在染上毒瘾之后陆续做了很多无法理解的事情,继而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他的离世,让家人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包括作者自己,他相当自责,后悔没有在与弟弟打最后一通电话时察觉到弟弟的绝望以及赴死的决心。他觉得弟弟在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把弟弟晾在一边,没有让弟弟感受到自己的爱意,如果当时可以回应弟弟平时甚少说出口的那句“我爱你”,也许弟弟不会绝望赴死。所以,作者希望通过研究“共情”来了解为什么弟弟会彻底放弃了希望,而家人们又可以做些什么来挽救他。作者相信,如果他再能与弟弟通话一次,或许可以让弟弟重返生活。他也想通过关注共情,去指导他人不要再去犯类似的错误,让其他家庭免受他和家人们曾承受的痛苦。共情,更是一场自我救赎,哪怕是最深的伤口,它也能治愈。

    共情也不仅仅是人类的特权,很多动物也有基本的共情本能。我还记得有一次我的心情十分不好,倒在沙发上大哭,我们家其中一只猫就跳上沙发来,趴在我的旁边,看着我,把它的下巴靠在我的身体上。那一刻,我似乎获得了某种力量。无论它是否能说话,也无论我的心情好坏,我感受到的就是我的情绪被容纳被理解了,我觉得此时此刻我的情绪正在被看到,被正面对待。这无疑让当时的我大为震撼。这就是共情的力量吧。

我开始反省,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做到对身边的人共情,尤其是孩子。其实也看过很多育儿的文章和书籍,可为什么就是在孩子犯错误的那个当下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我明明拥有共情的能力,可为什么在愤怒的时候依然选择了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其实,共情始于理解,但并不止于理解。共情并不是只是对对方说一句“我理解你的感受”,理解对方的感受只是漫长艰辛过程中的第一步,一旦有了足够的信息和理解,共情就要求你将想法付诸于行动。真正做到共情,要比有共情重要得多,因为我们带着共情所作出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将心中的那份理解都向对方展露出来。

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份对“共情”的新一层理解。希望我们都能将这份理解运用在自己的为人处世中,相信这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