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捡星星》by不问三九。不问三九老师的书,到现在来说,看过三本了。第一本是《离婚之后我还穿着你的外套》
第二本是《刺青》
第三本就是《捡星星》
前两本写的都是关于两个三十多岁的人之间的恋爱,思想很成熟。
外套那本破镜重圆看起来舒适又治愈。
刺青带着一股救赎的意味,能让人看到希望,向往爱情,向往洒脱却深情的周罪,向往阳光又勇敢的萧刻,不,也许不能说向往,应该是羡慕吧,他们彼此相遇,相爱,互相拥有,只有萧刻能治愈周罪的伤。不问三九老师用来描述的语言朴素却又深情,那是一个让我深深向往的世界。
说回来《捡星星》 这本描述的恋爱故事,发生在两个更年轻的人中间,从大学,到社会 ,短短七十几章,却描绘出了两个人的成长与救赎。放浪不羁的秦放,等等,到这里我有点卡壳,该怎么样来概括刑炎呢,他冷酷却深情,他不懂爱,却一直在爱,直至后来,终于学会去爱。
书中每一个人物都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司涂与韩小功,周斯明,和刑炎他们的四人组,他们身上的伤太痛了,通到让人无法呼吸,他们说他们每个人都是阴暗的,他们互相怨恨,但他们其实也爱这个世界,深爱对方,他们说,他们不是朋友,只是生活在一起,但他们的根始终在那里,他们互相缠绕,永远都会回去。
关于成长,秦放与刑炎在这段感情中都曾有错处,很难说是谁更对一点,但也真是他们那个年纪的特点,让人迷恋的地方,是他们有属于年轻人的,热烈的爱,勇敢的爱,以及他们的倔强,轴,甚至分开后的洒脱,对感情的尊重,一切的一切,不论好与坏,都是那么的迷人。他们两个人摸索着前进,分开后各自变得成熟,以更好的,更成熟的姿态再相遇,或许行差踏错,但终究一同前进。
另一个角色,在成长这一方面深有体现的就是周斯明,原生家庭的事故让他们四个人失去了一切,绑在了一起,而周斯明,是四人组中最自卑的存在,他用暴躁与倔犟掩饰自己的自卑,像是憎恶世间的一切,但是又从他义无反顾想抓住与世间唯一的联系,从而去承担起没有血缘关系的爷爷的医药费这方面来看,他又是内心柔软善良,却脆弱的,庞大的医药费让他欠下不菲的债务,然而他拒绝接受帮助,甚至以过激的方式处理这些事,拒绝谈话,一根筋,他确实是错的,但又是那么的让人能够谅解。
韩小功面对找上门来的债主,做出了替他还债的决定,那时韩小功和刑炎就知道,周斯明会离开,他恨这里的一切,恨每一个人,他们身世相同,然而他们却都比他活的更好,但是其实他也深爱着每一个人。周斯明以决绝的方式离开了这里,成为第一个逃离的人,但时过境迁,没了债务,生活变得轻松,年纪也逐渐增长,虽然没有过多的笔墨写他的经历,但他再次出现在读者视野中,就已经是一个成长起来的形象,秦放对韩小功说“他真的变了挺多。”
韩小功说“总要长大的,离开我们了,身后也没债追着,生活平平稳稳的,渐渐也就把那些别扭的情绪都收了。”
他还说“眼镜只要不一直盯着黑色看,都能看见色彩。”
从前的周斯明眼里只有恨,恨命运不公 恨世间凉薄。而后来的他,逐渐能看见色彩,便收起了锋芒,做了更好的大人。
关于韩小功,他似乎一直看的透,别人看不清他,然而他对一切都看的明白,他说不要一直盯着黑色看,秦放便问他“那你呢?你看到了吗?”
他笑着说“看到了啊,我的生活一直挺有色彩的,难过的事确实不少,但我依然是个很会给自己找乐子的人,大方向是好的,人活着总不可能越活越糟。”
他命运多舛,本该受尽折磨,因为刑炎与周斯明的保护,才得以健康成长,他心怀感激,不曾怨恨,过的潇洒又自由,他什么都看得清,看人最是透彻,无论在他身上发生什么难过的事,他似乎都能一笑置之,这是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幸,他也找到了能与他厮守一生的人。
文中最后,对于所有的成长,有这样一段总结:他们再一次回到了这座城市,刑炎生在这长在这,可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对这里只有恨,只想赶快长大了逃离,然而现在真的长大了,发现当初那些恨早就一点点散了。
那些曾经执拗的坚持,走过了发现不过就是自己给自己画的圈。人生永远有真正有意义的追求,永远都有需要做的事。
书中关于告别的部分也有很多,他们一直都在试图离开,离开那个让他们变得不幸的地方,也离开过去,最后他们也真的做到了,从周斯明,到刑炎,又到韩小功,只有司涂,一直留在了那里,他是一个纽带,他维持着四个人脆弱的关系链,他就像根,不,应该说,他与根融为了一体,所以他不会离开。韩小功离开前,曾和秦放道别。
他说“人生总要告别的。”
是啊,所以文章中这样总结他的话“人生本来一直都在告别。成长和告别,永远不会停下来。”所有的告别,在司涂去世的部分描述到了极致。
司涂说不想道别,文中写“道别太有仪式感了,道别过后再眼睁睁看着死亡来临,这个画面让活着的人能记一生。………司涂过的洒脱,他也想让所有人都洒脱。”所以,司涂不道别。他无所谓恨不恨,只要大家都好。(其实早在文章前半部分,就有过铺垫,几个人看电影时,对于死亡,曾有几句讨论,电影里的人几乎都死了,司涂认为这样的结局反而是好的,韩小功不解道“一起活着不好吗。”
司涂那时说“哪有那么幸运的事,死去的那个长眠地下,留下来的却要永远缅怀,永远想念,多残忍。”
如今看来,这条伏笔埋的颇深。)
在此之前,他们曾一个一个离开他们的根,然后又重聚。
又再一次因为司涂,他们一个一个又短暂地回到了这里。而后离开,所幸,这次虽然没有约定好下次见面,但大家都心照不宣,他们终究会回来,曾离别的恋人也将会再次互相拥有,他们有了留恋,因为他们在这世间有了所爱。
对于司涂的去世,华桐说“各人有各命,活过的那么多年不留遗憾就行了。”
秦放则认为“不可能不遗憾,长大很不容易,长大了没安逸几年就走了,这一生看起来都有些遗憾。”
华桐又说“不是经历过困难就叫遗憾的,长大不容易不代表这一生就不好。可能因为我是一个旁观者,我倒觉得这是很完整的一生,缺失的固然多,但该有的都有了,挚友那么几个,也有很爱的姑娘,苦的甜的都尝过,尽管苦难很多。如果命运就该这样,停在一切都还算舒适的节点,也很幸运不是吗,至少苦日子都过去了。”
书中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这造就了每一个角色的血肉,华桐站在旁边者的角度,说出了这一番话,从道理上讲,这是很对的,但就像文中说“话是对的,但是从感情上未必能接受。人毕竟是情感动物。”
从这里也能看出作者强大的文笔力量,与人物塑造的细节。
文中最后,关于告别的总结:
“他们说,这里是他们腐烂的根,他们毫无留恋。
然而此时此刻,他们却都回到了这里。
人生好像总是在不断告别,别后各自去变成更好的人,然后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再相遇。”
不知不觉写了很多,这是第一次写观后感,写的有些混乱,也有些冗长,但总觉得说不完,这本书有太多值得喜欢的地方,带给我的感触也很多。书中的世界精彩迷人,感谢作者富赋予他们生命,感谢作者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故事看完了,然而关于他们的一切,却像一场没有结局的电影,永远值得留恋与深思。
最后分享另一些摘抄的句子。
人在孤独中恨世界,和充满希望地爱着人,眉眼间都不一样。
梦总像一场老旧的电影,色调昏黄,连阳光都是暖的,明亮但不晃眼。
想念一个已故的亲人,钝刀磨肉。不尖锐,但持续发散,让神经酸胀麻木。
一块石头要漫长的岁月才能生成,在孤独又没有尽头的时间里,它们长久结聚在一起。原子从宇宙中来,在一颗星球上找到落点,移动、转化,到现在你看到的,这个绝美又浪漫的颜色。
“它们一起经过漫长、漫长的时间河流,来到这里。我的手里,你的眼前。
他用低沉的嗓音在深夜里缓慢地说着这些,像古老的法师在人耳边唱吟咒歌,勾走人类的心脏和灵魂
“我把它磨成这个形状送你,送给你的是一块石头,也是时间长河里永恒的伴随和长久。”
“别恨世界,世界因为你的存在,还是很高兴的。”
他俩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暖昧,别人也都知道。恋爱前这个阶段很勾人,每一句话都能拆出别的意思,人群中彼此一个眼神都透着不一样的温度,这是恋爱过程中满足感最强也最期待的一个阶段。
但它通常是短暂的,很难长久维持下去,因为感情既然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那必然要再走一步。或进一步或是退一步,总得有个结果。
人还是要有个热爱的东西,算个寄托,心里总想着,就不觉得孤独
成年人交往,首先学会的就是不迁怒,不会像小孩子一样质问,你们都知道凭什么不告诉我。立场就是立场,没有为什么。
人看自己总是看不清。
一个人守着一栋老房子,守着一份会变得越来越久远的记忆,这样的人生听来太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