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带给我最新思考是文化背景,伊斯兰文化,作者朴实的语言里让我第一次去正面思考这个宗教。
阿米尔的爸爸是表面信奉宗教,其实是无神论者。他是依照自己规则生活的自由人士,他总是先看社会规范是否如情如理,才决定遵从还是拒绝。宗教对于他就是外衣,让别人看的。
哈桑和阿里,虔诚的信徒,他们忠诚,朴实,忍耐,勇敢,大多数阿富汗人的精神写照。
霸王孩---阿赛夫,原教旨主义者,塔利班的代表,残暴无耻,暴殄天物。
这三类人都在伊斯兰文化下的生活,但是差异很大。这个宗教也许不是我想象中那么可怕,不应该谈之色变。里面还有很多小人物,他们信奉安拉,日夜祷告,宗教渗透在日子里的点点滴滴,他们对亲人爱护,对朋友忠诚,保护弱小,鄙视残暴,好像也有人情味,,,,
对对对,找不到恰当的词来形容这种感觉,人情味。也就是那片神秘土地,那种绿色信仰,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有人性和温情的。也难怪作者发表这篇小说后,赢来了很多人对阿富汗人的同情……
战争带来了什么?主人公阿米尔在个人返回故土寻求救赎时,浓墨重彩的写了阿富汗战后的疮痍,作者的笔就像是一台照相机,带着读者身临其境的在破败和死亡中行走……
索拉博的遭遇是阿富汗儿童命运的典型缩影,他是幸运的,他有个有良知的伯伯将他救出深渊,走向新生。可是那些逃不走的几十万孩童呢,他们的父亲死在野蛮的战场,他们的母亲因为宗教禁锢没有谋生能力,他们自己食不果腹饱受欺凌……可是他们还是个孩子呀,他们何错,也受这般苦难?
战争啊,战争……每每思考人间的惨剧,我都会对自己说,上天一定没眼,tmd,上天要是有眼的话,冤有头债有主,凭啥成年人的错误让孩子买单,他怎么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人间有那么多眼泪和悲剧……
阿米尔,他是怯弱的,他时刻都是怯弱的,但是不影响他的真实,不影响他良知的纯洁。他是很真实的一个人,他懦弱,他对良心的谴责选择逃避。可是,人性的璀璨之处就在于他有缺陷,因此,正是这些缺陷让我们才有机会面对自己的缺陷,并去克服,从而超越自我。正如阿米尔之后的作为,他顶着炮火和铁拳去拯救哈桑的孩子,他不仅是弥补命运的失误,更是一点点克服自己的缺陷。
而阿米尔的父亲,在没有揭示哈桑身世之前,阿米尔的父亲近乎神一样的伟岸完美,勇敢、正义、智慧、富有爱心。可是这样华美的人设下,掩藏了最深的痛苦和罪恶---他性侵仆人的妻子,生下永远不敢承认的孩子。
试问,有谁可以透视到道袍包裹下的身体是怎样的污秽?
小说对我而言,最有趣的是,通过品读别人的喜怒哀乐,使我对自己的喜怒哀乐变得云淡风轻,变得更加勇敢,勇敢和解自己的缺陷和局限。
故事中的主角是凡夫俗子,有爱有局限,有与生俱来的必须承担的痛苦和使命,在历史的狂刀中下自救。我知道,纵然,我有万千不好,可是依然热爱、依然接纳、那最真实的自己,因为总有一天我也会踏上那救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