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有点感兴趣、但又什么都不懂的书。读起来也是很辛苦,一是因为内容很深奥与专业,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二是因为英文原著翻译过来,很多长句读起来太拗口,不容易理解。我习惯于阅读一本书,不管内容怎样,都从头看到尾。这本书每读一段话都感觉好难理解。现在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对于里面的内容以及作者的辩证思想,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一本关于研究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书,必定不是一本容易理解的书。对于里面提到的内容,以前了解一点,现在又了解一点,后面想要系统学习,可再次阅读。
读这本的收获就是丰富了自己认知体系里面的局部内容,形成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自由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市场竞争体制”、“垄断”、“法律”等一些关键词,心中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读了半天就导言里面的内容读得最清楚。以下摘抄:
从人类社会近代思想史来看,19世纪之前,曾出现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部伟大政治经济学著作:一部是1776年出版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另一部是1867年出版的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前者揭示了人类社会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法则和国家富裕之道,而后者则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其他著作一起,构成了20世纪世界范围的中央计划经济的巨大社会工程试验的主要思想来源。进入20世纪以后,也曾有两部著作对现当代人类社会产生了至深和至远的影响:一是1936年出版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是1944年出版的哈耶克的这本《通往奴役之路》。
第一,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所能发现的最有效率且较为理想的一种资源配置体制。第二,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密切相关且前者构成了后者的基础和条件。第三,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第四,法制之下才有真正的自由。第五,法治的含义不是政府以法律来治理社会,而首先是政府的行为在法律约束之下。第六,“自由放任”理念是对自由与法治的最大危害。第七,民主本质上是实现自由和保障社会安定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他发现,“虽然在竞争社会中,穷人致富的可能性比拥有遗产的人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然而,只有在竞争制度下,前者才有可能致富,且才能单凭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掌权者的恩惠致富,才没有任何人阻挠个人致富的努力”。(竞争制度)
“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而只服从法律,他就是自由的。”哈耶克认为,只有在法治之下,人们才有真正的自由。(自由与法律)
自由主义的论点基于这样的信念:只有能创造出有效的竞争,就是再好不过地引导个人努力的方法了。(竞争)
尽管绝大部分的新思想,尤其是社会主义,并非起源于德国,但正是在德国它们得到完善,并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和20世纪的最初25年,得到充分的发展。(了解德国发展史)
自由主义的论点,是赞成尽可能地运用竞争力量作为协调人类各种努力的工具,而不是主张让事态放任自流。(竞争)
一个有效的竞争制度和其他制度一样,需要一种明智规划的并不断加以强调的法律框架。(竞争与法律)
用来说明计划的不可避免性的各种论证中,最常听到的是,技术的改变已经在数量逐渐增多的领域中使竞争没有可能,而留给我们的唯一选择是由私人垄断组织控制生产还是由政府管理生产。(竞争与垄断)
人们所说的垄断发展的技术原因,是指大企业对小企业对优越性在于现代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并且,应当注意,垄断的形成常常是规模大成本低以外种种因素的结果。
竞争制度不可避免地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才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不可避免)
最能清楚地将一个自由国家的状态和一个在专制政府统治下的国家的状况区分开的,莫过于前者遵循着被称为法治的这一伟大原则。
在市场系统的范围内,只有像所谓限制主义,才能够把保障给予特定的集团。所谓“控制”,即限制产量,使价格能够获得“适当的”利润,乃是在一个市场经济中能够保证生产者获得确定收入的唯一方法。但这一定会使他人开放的计划减少。每一种对进入某个行业的自由的限制都会减少行业以外的人的保障。
每一个集体主义制度都有两个主要特征:首先,需要有一个为整个集团共同接受的目标体系;其次,还需要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给予该集体以最大限度的权力的压倒一切的愿望。(目标、权力)
要做一个集体主义社会里有用的成员,他必须具有很明确的品质,这些品质又必须通过经常不断地实践来得到加强。(实践)
如果在极权主义国家人民所感到的压迫,一般来说,远不如自由主义国家的大多数人民所想象的那样厉害的话,这是因为极权主义政府在使人民照着它所要求的那样去思想这方面取得了高度的成功。(思想)
一切宣传都为同一目标服务,所有宣传工具都被协调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影响个人,并造成了特有的全体人民的思想“划一化”。(宣传)